上次講的中字頭央企的作業,多數自認為水平高的,自然是不屑于做的。少數做了,但真能理解的也不是很多。 為什么選一個股票前期的低點的價位,然后第一階段目標價翻倍? 你們記得我推薦的中國A股操作的5篇經典文獻嗎?其中有一篇叫《股市倍增術》,倍增的設計來自于那本書。 如是,你選股的時候,除了考慮最近的股價趨勢,要兼顧目前股價與目標價的潛在差距,差距大的后市空間是不是更大? 反之,已經到目標價的,就可能會出現盤整走勢,譬如$中國聯通(SH600050)$ ,前期低價3.23,最近最高6.45元,到位了啊。 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石油(SH601857)$ 作業以后漲得這么好的原因。它的近期最低點4.76元,倍增的話9.52元,潛在漲價的空間大嘛。 當然,市場是活的,人是活的,任何分析框架和模型都不能生搬硬套,股價沒有倍增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到時候你不能根據倍增與否來罵人。即使沒有倍增,你賺20個30個百分點很容易,這不就滿意了嘛。你又不是巴菲特,你難道做A股比我厲害?當然你做AI,不做中字頭,也不是我的粉絲,與我無關。 一般而言,我這個人,信口開河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說話還是相對靠譜的,是不是? 今年在雪球干的最冒險的一件事,就是布置了一個中字頭央企(主要是三張網、三桶油和基建狂魔)的作業。 因為這種事情大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萬一這個板塊大跌或者漲幅低于大盤,豈不是要被罵死。 好在老天有眼,自那時以來,大盤平均上漲了2個點,而有關中字頭央企的個股漲幅,除了前期個別漲幅過大或者已經基本漲到位的如$中國聯通(SH600050)$ $中國電信(SH601728)$ ,其他大多數股票的漲幅是遠遠高于大盤的,尤其是$中國石油(SH601857)$ ,漲了25%;中國鐵建,也漲了16%,如此等等。 我不是想說自己有多厲害,今年炒股厲害的已經掙了100%以上利潤的大有人在,我這樣的能算老幾? 但是,我那個基本面與技術面相結合的分析框架,確實是有效的,甚至有點兒神奇。 譬如中國聯通,價格的最高漲幅居然只與第一階段目標價相差了一分錢! 至于后市,我不預測,只是覺得距離目標位有比較大的差距,而去年年報今年一季報還符合市場預期,甚至邊際改善較大的,還是依然具有一定上升空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