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方子,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到過它,但現在大學教材對它已經不太重視了。甚至在《金匱要略選讀》中也把它放在“附錄”里。《中醫內科學》也不推薦使用它。 侯氏黑散·方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防風、白朮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人參、茯苓、當歸、川芎、干姜、桂枝、細辛、牡蠣、礬石各三分。 右末,用溫酒調方寸匕,服二十日,日一服,再冷食服四十日,共六十日止,則藥積腹中不下,熱食即下矣。 方劑的組成: 菊花四十分,防風十分,白朮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人參三分,茯苓三分,當歸三分,川芎三分,干姜三分,桂枝三分,細辛三分,牡蠣三分,礬石三分。 這樣可以令藥物積聚在腹中不下去,熱食即下,冷食自能助藥力。 四肢煩重是因為外面的風濕痹危害了身體內部,脾陽無法到達四肢,所以感覺四肢很煩重。心中惡寒不足則是因為氣血受到了內部的損傷,血液貧弱,體內的溫度無法充分升溫,所以感到心中惡寒。這些都比較好理解。 侯氏黑散·藥解 古人開發的藥方,每個方劑都有不同的作用,但這些作用可能并不為人所知,因此需要根據病情來選擇合適的方劑。同樣,每個方劑都有不同的主要成分,但這些成分的名稱可能也并不為人所知,因此需要根據藥味來選擇合適的方劑。 因此,中醫治療疾病時,需要仔細分析病情,選擇合適的方劑進行治療。同時,了解藥物的成分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療的原理。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侯氏黑散這個方子的組成。 菊花在秋季生長并吸收了金水之氣,可以平衡木之火,并抑制風邪。因此,它被認為是這個方劑的主要成分。黃芩可以清熱,牡蠣和礬石則可以收斂和澀精,防止陽氣外泄,潛陰鎮肝,加上防風可以去風。這些藥物的組合可以清除體內郁積的風邪并分解熱量。 當歸和川芎可以滋養和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治療風病需要先治療血液問題,血液流通正常,風邪自然會減輕。 人參、白術和茯苓可以補充氣血并強化脾臟,以防止濕氣滯留。 干姜、桂枝和細辛可以溫暖脾陽,驅散寒濕,并使陽氣能夠到達四肢。 桔梗可以化痰,促進肺部氣流通暢,同時也能將其他藥物引入胸腔中。 在服用這個方劑時,要加入一些酒以增強藥效。 張仲景的這個方劑將治療寒熱錯雜,虛實互見,陰陽失衡的病癥合二為一。 這個方劑是經過精心配伍的,理論深刻,可謂是中醫藥方的精髓。方中共有十四味藥物,其中菊花占了百分之四十的劑量。 菊花具有輕微的清涼作用,能補益陰液,同時也有泄熱的作用。對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目赤,或是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目眩等癥狀,都能平肝熄風,清熱止痛。泡水喝的話,單味的菊花還具有降血壓的功效。這個方劑中的菊花被稱為“君藥”,可見其重要性。 侯氏黑散·臨床應用用 知道了病機,我們就可以大膽地使用,在臨床上下列適應癥: 1.眩暈:視物旋轉欲倒,目開即覺天翻地覆。 2.頭重:頭痛沉重,悠悠忽忽,有空洞感覺。 3.腦冷:頭痛,腦內覺冷畏風,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慘淡憂郁,四肢不溫,稱為“厥陰頭痛”。 4.顏面麻痹:半邊顏面突然失去知覺,口眼喎斜,病在左,歪向右,病在右,歪向左。 5.眼目病: (1)胬肉攀睛:內眥生瘀肉,色黃赤如脂,日久漸厚,掩及黑睛。 (2)流淚:淚下無時,迎風更甚。若久流不止,能使昏暗難辨物色。 (3)目干澀:用腦過度,感覺兩目干澀,瞼皮沉重。 (4)目癢痛:澀痛多眵淚,羞明難睜,視物昏糊,胞瞼內滿布紅色細粒,名為“椒瘡”(即“砂眼”)。 (5)夜盲:入暮不能見物,到天明恢復正常,名“雀目”。用本方醮煮熟豬肝或羊肝。 (6)暴盲:平素眼目無病,忽然目盲不見,都屬暴盲。多伴見情緒緊張,為怒氣傷肝。 (7)老年性白內障。 6.半身不遂:上下肢偏左或偏右發生癱瘓,稱為“半身不遂”,又名“中風”、“偏枯”。前人以為風從外入發生癱瘓者,為真中風;如風自內生發病,為類中風。無論真中風、類中風,皆以氣血虧虛,痰多熱伏,久病體弱,風邪得以乘之,阻礙經氣,形成半身不遂。 7.胸痹:胸痛偏左,驟然發作如針刺,伴有氣悶窒塞,每次時間極暫,在受寒、勞動和精神刺激后最易出現,脈象細數或呈結代,屬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以胸骨后,心前區出現發作性或持續性疼痛或憋悶,疼痛常放射至頸、臂及上腹部為特征。本病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飲食不節,痰飲內生,情志不暢,肝郁陰傷等引起,而以年高腎氣虧虛者多見。 8.中風:凡人年過五十歲以后,自覺手指或單側上下肢半身發麻或木,經常頭目眩暈,上重下輕,行動飄然不穩,皆為中風先兆,倘再加言語蹇澀,唇舌發麻,中風為期不遠,少則一、二月,長則一年之內,如能服用本方,將息得宜,尚可防止。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經常使用侯氏黑散來治療患者的病癥,而這個方子的療效非常顯著。因此,我們不能讓這么好的方子被遺忘。 不過,對于“初服二十日用溫酒調服、冷食六十日”等說法,我并沒有采納。我使用這個方子時,只是按照一般常用法來進行調制和服用。 【開方服藥請找專業醫生進行咨詢,切勿自行抓藥服藥!】 ![]() END ![]() |
|
來自: 清清泉水wmrs1h > 《學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