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樵(1889年2月—1936年10月),原名王彌安,字九光,譜名玉清,又名王鼎,別號擎宇,安徽合肥人。 ![]() 王亞樵,號稱“民國第一殺手”。除此之外他還有抗日志士、民族英雄、斧頭幫幫主、暗殺大王等稱號。 王亞樵自幼聰明過人,目睹清政府官員欺壓百姓,對政府官員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當時,英、法、日、俄、德列強入侵、瓜分中國,清廷無能,民族面臨滅亡。王亞樵常常與青年志士談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慷慨悲歌。 王亞樵秉性倔強,嫉惡如仇,見義勇為,不屈不撓,鄰里友人多贊亞樵有古烈士風。他與朋友組織“正氣學社”,探討文天祥生平事跡,結識吳旸谷、柏文蔚等。 王亞樵于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入會后,積極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在合肥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 王亞樵先后還加入了社會黨、安那其主義(即無政府主義)研究小組和中華革命黨。參加了宣傳討袁護國運動,以南方代表身份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 1920年,王亞樵去安慶組織民權協進會,反對武人干政,遭通緝,再次流亡上海。1921年接管安徽旅滬同鄉會,組織上海安徽勞工總會,創建斧頭幫。 ![]() 1923年11月,王亞樵暗殺了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事后投奔軍閥盧永祥,任浙江縱隊司令。1926年國共合作出師北伐,常恒芳任安徽宣慰使,王亞樵任副宣慰使,分赴各地宣撫軍民擁護北伐,打倒軍閥。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國內政局起了巨大變化,無黨派進步人士、中國國民黨左派等都由反軍閥轉向反蔣。 王亞樵是反蔣人士,自始至終不與合流,不論何派何系,只要反蔣他就合作。在王亞樵的策劃組織下,暗殺了安徽建設廳長張秋白、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 1931年6月,王亞樵在廬山刺殺蔣介石未成,7月刺殺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王亞樵任淞滬抗日義勇軍司令,率領3000余人開赴太倉戰場,配合十九路軍抗日。 王亞樵組織鐵血鋤奸團,刺殺漢奸日寇。暗殺日本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日本侵占東北,受到國際譴責,“國聯”推薦英國李頓爵士率國際調查團到華調查,發表談話,偏袒日本。王亞樵策劃鋤殺李頓,未成。 1933年11月,王亞樵赴福州參與李濟深、陳銘樞等發動的“福建事變”,失敗后到香港。1935年11月王亞樵派孫鳳鳴刺傷行政院長汪精衛,數次在滬、寧、廬山等地謀殺蔣介石,未遂。 ![]() 王亞樵放話,誓與蔣介石對抗到底時。蔣介石也立下誓言,不惜一切代價,追殺王亞樵。 戴笠是王亞樵一手扶持起來的兄弟,他對王亞樵的了解,勝過任何人。于是,蔣介石派軍統戴笠領導追殺王亞樵行動。 但王亞樵何等聰明,幾次交手下來,王亞樵都成功逃脫。最后,戴笠決定智取,他找到鐵血鋤奸團成員余立奎,以綁票的方式將余立奎關進監獄,余立奎誓死不叛變。 戴笠等人找到余立奎小妾余婉君,以重金收買,企圖通過余婉君將王亞樵引出來。戴笠知道,王亞樵與余婉君這位“朋友妻”,早年曾經有過一段不能言說的感情。王亞樵重情義,只要余婉君向王亞樵求助,王亞樵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 1936年10月20日,拿了軍統重金的余婉君,依照軍統特務的安排,以要事為由,請王亞樵去她家商談,不知情的王亞樵只身前往。 ![]() 王亞樵到達余婉君住處時,軍統的十幾個特務已埋伏在余婉君的房中。等王亞樵一進門,特務就立即向王亞樵撒一把石灰,王亞樵眼睛被迷,但仍堅持與特務搏斗。最終,王亞樵身中五槍,被刺三刀,當場死亡,殘暴的特務用刀將其臉皮剝去。余婉君也被滅口。 與其說王亞樵死于輕敵,或是死于美人計,不如說他是死于重情重義。如果王亞樵在和戴笠決裂后,果斷除掉戴笠,又或者,他不在亡命時分還想著幫助情人,大概會是另一番結局! 毛澤東主席曾評價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涂。”原國民黨軍統少將沈醉曾說:“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卻怕王亞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