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如切刀,顛倒即蘭葉,剛勁與柔美并存。 捺的寫法。 捺同鳳頭撇一樣,筆力轉折變化復雜,但是如果能掌握它的運筆行徑后再勤加練習,便不成問題。 捺,起筆尖同鳳頭撇的起筆一樣,如鳥頭狀,只是切的方向不一樣而已,起筆右斜上運筆,筆力重,再轉折向右直下運筆,即欲下先上,筆力由重變輕,最后調換筆鋒,按筆平捺而出,酣暢淋漓,瀟灑自由。 捺視頻示范: 捺單字視頻示范: 古帖中的捺: 選自《棣棠花 筍石二詩帖》 在瘦金體中,“捺”算是一個比較難寫,卻非常有美感的筆畫。正看有刀劍的寒芒,顛倒來看,卻成了修長柔美的蘭葉。 來看看“捺”的教程,和之前的模式相同,以宋徽宗的瘦金體《千字文》為底本。 首先,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字:冬 接著,重點放大該字中的“捺”,查看具體的寫法: 1:起筆露鋒,逐漸下壓寫出鳳頭。 2:纖若游絲,這里要細。 3:注意這里的角度變化很多,因字而異。 除了在形體上的寫法之外,“捺”還注重與字整體間的協調之美。“捺”在很多字中,都作為最后一個筆畫。稍有偏差,則字的整體失去神韻。 掌握了《千字文》之后,也要多了解“捺”在其他字帖中的寫法,在這里選取了《夏日詩帖》、《欲借風霜二詩帖》、《閏中秋月詩帖》中的代表字。 畏日正長凝碧漢,薰風微度到丹樓。——《夏日詩帖》 數尋蒼色如煙合。一片盤根似蘚封。——《欲借風霜二詩帖》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閏中秋月詩帖》 教程的意義在于幫助人思考。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練習與領悟,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