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圈內有一些人非權威期刊論文不發、非核心期刊不發、非SCI/SSCI論文不發。 你傾向于發哪一種,不發哪一種呢?有發的就行,我不挑 發刊不易,且發且珍惜 但是現在大部分人不發普刊了,為什么呢? 1.現在大部分高校都要求CSSCI。甚至SCI/SSCI單位沒獎勵,發表論文還要倒貼版面費,發普刊的積極性自然就小了; 2.列學術成果的話,普刊不如核心期刊有視覺沖擊。以刊評文的大環境下,發普刊會覺得不好意思,可能會降低個人聲譽 3.發普刊難度太小了,沒有挑戰性 但是現在,普刊逐漸也高攀不起了。原因就是出版總署對學術期刊的整頓,對不注重學術質量、刊載拼湊、剽竊學術文章的學術期刊予以嚴肅處理; 2019年起知網對所收錄期刊的版面、頁碼和重復率均有新要求。如果你的思維還停留在long long ago,一定要看整頓的要求是什么。 文章篇幅增加——1P到3P的跨越 2019年10月整改之前,一個版面2500字符就可以發表成功,但是整改之后知網對其收錄的眾多普刊文章篇幅均把要求提高,每篇文章必須達到1.5版以上,否則知網將不予上傳收錄。現在呢?幾乎所有的知網期刊都要求3~4版起發。 如果你不信邪,偏要發,那勸你三思后行。當時有一個作者稿件已經審核通過下發錄用通知了,但是第二天編輯就通知要把文章撤稿,理由是文章版數不夠。 文章版數增加的直接影響是期刊收錄稿件減少。試想,期刊頁碼不增加的情況下,每篇文章都要多一個版面起發,是不是等于以前100篇文章現在只收30~50篇? 期刊頁碼縮減——每期不超過100頁 以前一本期刊雜志的頁碼少則一百多頁,多則兩百多頁。收的文章也比較多,比較雜。 整改后,知網要求期刊的頁碼必須不超過100頁。 發普刊特別是知網普刊的費用不斷提高,因為每期篇數減少,起發版面增加,在經費不足以維持生存的條件下,版面費會隨著物價和成本的提高而水漲船高。發表普刊3000-5000元/篇的時代悄然到來。 以教育類期刊為例,以前可能兩三個月就能出刊的,現在基本都要大半年甚至一年。 這是因為知網刊物被大幅縮減,滿足要求的雜志少了,而大家的需求沒變,導致一個雜志社攢了大批的稿子,每期出版篇數減少,只能順延下一期,導致出刊時間越來越長。 新聞出版總署和知網的整頓使學術期刊朝著越來越正規的方向發展,對于優化學術期刊發展環境、提高學術質量、促進學術期刊健康發展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核心期刊防掉北大和南大,普刊防掉知網和萬方,為了保住地位,普刊也必須做出行動提高刊物質量。刊物越來越正規,越來越嚴格正說明國內學術環境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提高稿件的質量是每一位作者必須做出的選擇。 更多學術講座、學術輔導、論文干貨、寫作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