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作為二戰結束時期的轟炸機,為現代化的美國空軍鋪平道路?;厥自倏催@段發展史,有沒有值得借鑒之處,諸位看官自酌。 ![]() 1943年2月18日,隨二戰在歐洲和亞洲肆虐,一個笨重的桶形結構飛行器在西雅圖市中心以南約8公里波音機場的停機坪上。經驗豐富的波音試飛員Edmond T. “Eddie” Allen和10名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準備進行試飛。 ![]() 此架XB-29,是打擊軸心國的全新轟炸機僅有的兩架實驗原型機之一。它是當時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轟炸機,其設計與制造被嚴格保密。但是,眾多先進技術結合到一個機身中會帶來嚴重的風險,這種風險在飛行僅20分鐘后就會驚恐的發生了。 ![]() 1944年,第一次飛行......艾倫用無線電通知塔臺,表示發動機起火,必須立即返回陸地。第一場大火很快就熄滅,但隨后第二場火災又迅速發生,這個龐大的巨人以極快的速度失去高度,機組無法控制。兩名機組人員從燃燒的飛機上跳了出來,為勉強避飛機免與西雅圖市中心摩天大樓相撞。他們逃生太晚了,降落傘未能及時打開。 ![]() 轟炸機最終與西雅圖Frye & Company肉類加工廠相撞,機組所有人以及大樓內19人全部遇難。飛機和墜機性質都被列為機密。雖然報紙確實報道了墜機事件,但沒有任何照片或討論所涉飛機類型。(XB-29,有史以來第一款超級堡壘↓) ![]() 美空軍全球打擊指揮歷史學家肖恩·M·博漢農 (Shawn M. Bohannon)說:“B-29是一個開創性的計劃,就像任何此類計劃一樣,你想盡可能地向對手隱藏設計和開發階段,即使在飛機下線后,許多部件仍然存在一定的保密性?!?/p> ![]() 對于一個承受不起失敗的項目來說,這次事故是一個巨大的挫折。但是,盡管發生了悲慘的試飛和由于資源短缺與勞動力不熟練持續的生產困難——富蘭克林·羅斯??偨y仍然承諾在一年內在日本附近的中國部署至少175架B-29。美國政府訂購了1,500架新型轟炸機,但當羅斯福做出這一承諾時,只有不到15架B-29達到適航標準。 ![]() 影響持久的未來轟炸機競賽逐漸拉開帷幕?!昂芎唵危珺-29是現代美國空軍的門戶機型,它為美國空軍所有未來戰略飛機奠定了堅實基礎?!辈h農。 堪薩斯之戰二戰前線險惡的戰事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但堪薩斯州是B-29的戰場,因為工程師和裝配工人與惡劣的天氣和B-29一再延誤的生產作斗爭。 ![]() 隨著開發和生產同時進行,技術問題始終困擾著B-29項目。據估計,在正常情況下,B-29引入的每項主要功能通常都要經過長達五年的測試。相反,沒有任何該型飛機經驗的工廠,工人的任務則是組裝他們并不了解的大型轟炸機零件并隨時進行修改,以便將全新的技術與零件組裝在一起。(1945年獲得美國陸軍部批準解密↓) ![]() B-29是第一個采用加壓和隔音技術的轟炸機機艙,機組乘員能夠在不需要耳機的情況下進行交流并舒適地飛行。博漢農說:“他們在決定如何給飛機加壓方面極具創新性,這讓機組人員感到難以置信的舒適,雖然舒適感聽起來不像轟炸機真正需要的東西,但它會對機組人員的能力和整體戰斗能力產生直接影響?!?/p> ![]() “看看B-17轟炸機機組乘員疲勞程度是多么令人難以置信,在歐洲,乘員暴露在6,000米以上的自然環境中,你必須帶著氧氣瓶并穿著厚重的冬季飛行裝備。B-29沒有這種東西,這本身就足以增加轟炸機航程?!保˙-17腰部炮手↓) ![]() 該轟炸機的設計是為滿足陸軍航空兵團對“半球防御武器”的要求,意味著它需要超長航程。B-29最初是為歐洲前線設計的,但很快就清楚它將主要在太平洋作戰,這使得航程成為其設計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它還必須能夠載荷新武器系統的巨大重量,同時提供高空精確打擊能力。 ![]() 當時,只有一臺發動機可以勝任這項工作:2,200馬力的“萊特”R3350星型航空引擎(Wright R-3350 Duplex Cyclone是美國生產最強大的星型飛機引擎之一。這臺18缸的雙排、增壓、風冷、星型引擎。功率從2200到3700馬力(1640到2760千瓦)不等,具體取決于型號。 ![]() (R-3350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發,其設計經歷很長時間才成熟,最終才用于波音B-29“超級堡壘”提供動力。)。但在為B-29裝備引擎之前,寇蒂斯-萊特公司已經放慢其研發速度,這意味著該引擎在沒有經過充分測試的情況下安裝到B-29上。(F8F-2由R-3350提供動力↓) ![]() 為滿足新型轟炸機看似不可能的需求——為簡化生產進行大規模招聘和培訓,這徹底改變了飛機制造業。波音使用幾乎從未接觸過飛機的員工隊伍,成功將每架轟炸機制造時間從150,000小時縮短至僅20,000小時。戰爭結束時,波音在威奇托工廠每天可生產4.2架B-29。 ![]() 盡管如此,大多數下線的轟炸機仍未做好戰斗準備,不得不直接飛到空間非常有限并已經超負荷的改裝中心,許多飛機在嚴酷的堪薩斯冬季室外進行改裝和維修。 ![]() 負責轟炸機需求的亨利 H. “哈普”阿諾德將軍回憶道:“我感到震驚,各類型設備都短缺。引擎沒有安裝最新的配件,飛機還沒做好起飛準備。” ![]() 盡管做出巨大努力,但各類問題使羅斯福175架的承諾未能實現。但至1944年5月,130架B-29已完成18,500公里航程,前往印度和中國的新機場。不管是否準備好,B-29都已準備好投入戰斗。 ![]() 盡管B-29沒有完全達到生產目標,但阿諾德的成功是顯著的,年底之前,羅斯??偨y將阿諾德提升為五星級上將,使他成為美國空軍歷史上唯一的五星級上將。 正確的技術,錯誤的策略B-29無疑是當時建造最先進的轟炸機,包括更長、更窄的機翼和大襟翼,使其能夠在高空巡航,且擁有起飛和著陸期間的低速控制能力。 ![]() 多年來,飛行員仍會說,加壓和溫度控制讓許多機組人員感覺他們正在駕駛飛機的“凱迪拉克”。五個遙控武器系統意味著機槍手可以隱藏在機內與敵方戰機交戰,而不是暴露在槍支位置。炮塔包括駕駛艙上方和后方的一對0.50口徑機槍,靠近垂尾的尾部炮塔,及機身下方的兩個炮塔。 ![]() 1940年代的一項驚人的技術壯舉,使機槍手可以使用計算機瞄準具進行瞄準,并且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機內位置控制飛機的任何炮塔。 ![]() B-29還配備兩個雷達系統。第一個是AN/APQ-13或AN/APQ-7 Eagle雷達系統(取決于任務集),用于幫助精確瞄準。這些精確瞄準系統允許機組乘員通過厚厚的云層將炸彈投向目標,比老式飛機視距轟炸有顯著的改進。增加的第二個AN/APG-15B機載雷達火炮瞄準系統,幫助炮手準確瞄準敵機。 ![]() 1944年6月,在第一架XB-29飛上天空不到兩年后,美國陸軍航空隊首次將這款轟炸機投入戰斗。但表現不佳,部分原因是沒考慮到在不同高度(現在稱為急流)的強風。該任務要求100架B-29從印度機場起飛,目標泰國曼谷,但其中只有80架成功完成任務。 ![]() “B-29從一開始就設計有近9,750米的服務升限,因此它被設計為高空轟炸機,他們發現由于普遍惡劣的天氣,還有當時不為人知的急流,使它在日本轟炸高海拔任務效果不佳。風速超過240-320公里/小時會使高空精確轟炸變得不可能。”博漢農說。 ![]() 很快,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進行殘酷的跳島行動,占領關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等地機場,將B-29部署在日本大陸南端的攻擊距離內。高空精確轟炸仍未為達到預期效果。更糟糕的是,B-29一直在與持續的技術問題斗爭,這些問題都圍繞在如何維持龐大轟炸機保持在如此高的高度。 ![]() 執行過23次戰斗任務的B-29副駕駛華萊士·范·伊頓(Wallace Van Eaton)于2017年在修復的轟炸機駕駛艙內回憶道?!坝袝r我們的上方、下方、周圍都有敵機向我們射擊,我看到很多飛機被擊落。我們只是繼續前進,不得不相信主……而我還在這里。” ![]() 很快就清楚了,先進的轟炸計算機還不夠先進。由于云層覆蓋,轟炸機機組乘員幾乎看不到目標,迫使他們只能依賴無法補償強大的高空風的雷達和計算機系統。B-29的先進技術比之前任何飛機都多,但未能增加轟炸機優勢,令人感覺30億美元的努力像是失敗了。 ![]() 離開云端的高空柯蒂斯·E·李梅(Curtis E. LeMay)少將因擔任第3轟炸師指揮官名聲大噪,他在歐洲戰區作戰。到1945年7月,納粹德國已經窮途,這位將軍將試圖扭轉B-29在太平洋的轟炸行動。在接管第20轟炸機司令部后,李梅看過高空精確打擊方案,并立即將其丟棄,認為它是使用新型B-29的糟糕方式。 ![]() 李梅繼續研究新的轟炸機戰術,將B-29帶出云層,在日本城市上空低空尖叫,依靠燃燒彈摧毀日本工業園區。博漢農說:“他實際上采用為高空轟炸設計的B-29,轉而在1,500-2,100米進行低空轟炸。它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低空飛機,盡管它在設計時從未考慮過這一點?!保˙-29轟炸警告傳單↓) ![]() ![]() 在經歷B-29設計、生產甚至轟炸操作的挫折和失望之后,這架飛機終于利用李梅新低空戰術站穩腳跟。隨著B-29不斷向日本投擲燃燒彈,對這架昂貴轟炸機失敗的擔憂煙消云散。 ![]() 1945年3月9日一次任務中,334架B-29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群島機場起飛飛往東京,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向日本首都投下1,667噸凝固汽油彈,這次任務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轟炸行動。 ![]() B-29最高光時刻是在1945年8月6日。保羅·蒂貝茨 (Paul Tibbets) 在以母親名字命名的B-29“埃諾拉·蓋伊”號上,向廣島投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顆用于實戰的原子彈。 ![]() 蒂貝茨在2000年8月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早間版采訪時告訴鮑勃·格林:“機頭向上傾斜——我的意思是劇烈傾斜——因為如果你瞬間從機上拋出4,500公斤重量,機頭必須上揚,我們轉彎了,我們變平了,就在那個時候,我看到我面前的天空閃耀著各種顏色。 ![]() 與此同時,我感覺到嘴里有鉛的味道。我(現在)只看到一堆飛濺的碎片,有火和煙,還有諸如此類的東西??纯此媸菤缧缘??!边@種重達4,500公斤區別于以往任何武器的原子彈,一次爆炸估計造成70,000-100,000人死亡。幾天后8月9日,另一顆原子彈被B-29投到長崎。此后不久,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 通往現代技術的關鍵B-29是航空科學一個轉折點的產物,彌合了早期轟炸機與即將到來的冷戰之間的鴻溝。B-29在朝鮮戰爭期間與新的噴氣機相比,開始顯示出老態,強大的“超級堡壘”在僅16年后就最終退役。(由二戰期間三架俘獲的 B-29轟炸機逆向工程而成的Tu-4。) ![]() 但這個短暫時期導致轟炸機引入許多新技術,這些技術成為未來幾十年中美國空中優勢的基礎。博漢農說:“B-29是一種久經考驗機型,它最終產生大量變體,這很了不起,當然,也許最著名的投擲原子彈任務讓它們充當了二戰后的戰略威懾力量。” ![]() XB-29G攜帶實驗噴氣引擎進行飛行測試。其變型包括一架改裝用于空中偵察的B-29,以及 SB-29“超級小飛象”——它腹部裝有一艘可投放救生艇,用于??站仍?。 三架B-29在轟炸日本后被迫降落于蘇聯領土,被俘獲并進行逆向工程開發其圖波列夫Tu-4 轟炸機,并制造847架。 ![]() 最重要的技術飛躍是KB-29加油機——現在美空戰的重要技術支柱。 ![]() 褪色的記憶B-29從設計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戰斗都很匆忙,這使得它成為現代空軍的重要遺產?!癇-29在1960年代作為轟炸機退役,但事實證明它畢竟有很長的航程?!辈h農說。 ![]() 今天,僅剩22架B-29,分散在博物館和機場,只有兩架名為FIFI和Doc——仍可飛行。 ![]() ![]() B-29是二戰結束時期的轟炸機,在不到四年時間里從繪圖板走向實戰,這一壯舉可能永遠不會再出現在航空史上。(透過駕駛艙窗戶看到B-29轟炸機機組乘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