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越繁華的區域商場數量和面積就越多嗎?事實是,上海3 萬平以上的商場市中心最多,約160余座,面積占比約46%;城郊最少,約50座,面積占比約16%;而遠郊反而有近140座,面積占比達到了約38%。 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坐擁五角場一線商圈的楊浦,商場資源卻拼不過低調的普陀;閔行區人均含商場量竟然已經超過了曾經的“商業宇宙中心”徐匯...... 快和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你意料之外的事吧! 最特別的是成規模的游客型商業:外灘、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黃浦區“獨此一家”! 這還不算完,黃浦區包括新世界K11、綠地外灘中心等在建中/待開業的大型新商場至少還有4個,總建筑面積超40萬㎡,說一句誰與爭鋒不過分吧。 老靜安的商場含金量,一直是王者級別,3萬㎡以上商場有26座。老靜安人均含“商”量甚至比黃浦區還要高。雖然與閘北合并后,平均指標有所降低,但人均商場面積依然超過了2.1㎡,僅次于黃浦區。 商業影響力數一數二的靜安,僅一條南京西路就足以封神。 這里除了上海最早的商業頂流“梅泰恒”金三角,還匯集了上海最密集的高端商業,包括嘉里中心、興業太古匯、久光、芮歐等,高奢輕奢商場數量遠超其它市中心區。 素來低調的長寧,只有中山公園龍之夢一個超20萬㎡的巨型商場。10萬㎡ 的商場也只有個長寧來福士、虹橋南豐城、西郊百聯3個,分布于中山公園,天山虹橋和中環西郊三個板塊。 這主要得益于長寧土地面積不大,卻擁有不少5-10萬㎡的商業體,全區從東到西都不足10公里,南北僅4-5公里,各個角落都有商業分布,而且結構合理。 諸如金虹橋商場、高島屋百貨、百盛優客、尚嘉中心等,單個體量不大,但業態卻非常齊全,個個都是質量高、高人氣的典型。 徐匯區2萬㎡以上的商場有30余個,3萬㎡以上商場22座,從數量上看位于全市第4位,但和長寧有著相似的問題,就是大型商場數量不多,導致商場的總面積僅排在第9位。 即便如此,徐匯區的商圈影響力卻不容小覷,比閔行、長寧等區都要更勝一籌。除了徐家匯上海定位最高的重奢商場之一港匯恒隆廣場,還有美羅城、環貿IAPM、日月光等輻射全市的代表性商場! 徐家匯還有萬眾期待的超大綜合體徐家匯中心itc,100萬㎡的體量相當于再建一個“徐家匯”,未來影響力不可估量。 西岸的發展也極為迅速,特色地標商場西岸鳳巢已經開業,還有西岸金融城近20萬㎡的大型商業在建中,不出意外未來也將成為影響徐匯乃至上海代表性商業中心。 閔行的商業實力,是屬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的水平!2萬㎡以上商場數量約71個左右,總面積近485萬㎡,無論是數量還是個數都僅次于浦東,排在全市第二位。 愛琴海購物中心 此外,全上海目前面積超20萬㎡的巨無霸購物中心僅有12個,閔行就獨占了3席,分別是仲盛世界商城、閔行萬象城購物中心、閔行愛琴海購物中心。超10萬㎡的大型商場已經達14個之多! 更加難得的是閔行商業體分布還十分均衡!前灣有印象城MEGA(在建),大虹橋有龍湖天街,七寶有寶龍、萬科廣場,吳中路有萬象城、愛琴海,莘莊有、顓橋有萬達廣場等...... 也許很多人沒料到,楊浦這個坐擁五角場“宇宙級商圈”的區,人均約1.1㎡的商場面積其實是全市倒數的,只高于松江、寶山、金山、崇明和奉賢五區! 全區5個面積超10萬㎡的商場,萬達、和生活和百聯3個在五角場,另倆個是周家嘴路的奧特萊斯和浦江路上的紫荊廣場。 除此之外,楊浦就鮮有成規模和影響力的商業了。不過近兩年,楊浦濱江濱水景觀帶改造已見成效,東外灘規劃和發展勢頭也很猛。 包括字節跳動、美團、B站等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紛紛落戶,帶來一波強勁的消費力。區域內未來也有大量的商業開發面積,將和漁人碼頭一同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商圈。 瑞虹天地太陽宮 環球港 印象中商業資源匱乏的普陀區,人均商業面積其實達到了1.3㎡以上,比浦東和楊浦都要高一些。不僅擁有環球港和百聯中環兩個達20-30萬㎡巨型商業地標,還有天安千樹、長風大悅城這樣的網紅購物中心。 真如地區 東渡蛙城 奉賢 南翔印象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各地區統計局、ICSC國際購物中心協會、上海購物中心協會(SCSC)、JCSC、贏商網等。 |
|
來自: 阿發dxruvmghyu > 《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