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又出來了一個新職業(yè),名字叫全職兒女,以前只有全職太太,后來有的家庭沒有老人帶孩子,妻子又工作繁忙,于是又出現了全職超級奶爸,就是丈夫在家?guī)Ш⒆幼黾覄铡,F在所謂的全職兒女是學校畢業(yè)了不上班,在家里幫助家庭做家務,買菜燒菜打掃衛(wèi)生,取快遞,打醬油,陪家里老人聊天陪老人上街或外出旅游,由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發(fā)放工資,有的家庭也有固定的考核標準,只是沒有單位那樣嚴格執(zhí)行。 有網友認為這是新時代出現的新啃老現象,有網友認為這不算啃老,因為跟回家躺平的孩子不同,他們認真參加所有的家務活動,而且從早上幾點起床給老人拿報紙一直干到晚上給老人關電視,自己出去自由活動是要請假的。 有網友說全職兒女為家庭做事獲取固定報酬,使得原來的親情變了味道,但是肥西佬的例子可以作為參考,肥西佬靠改制獲得了第一桶金,如今老了也不想去養(yǎng)老院,三個兒子輪流到肥西佬家干活并陪伴肥西佬,但是比較下來大兒子干活最賣力,二個小兒子有時候出工不太出力,肥西佬很不滿意,后來肥西佬在黑舞廳認識的上海爺叔教他每個月給來家里干活的兒子三千元錢,干得好的還有禮物驚喜,原來不賣力的小兒子現在為了多拿禮物干得比大兒子都賣力。 所以有的網友認為全職兒女適合父母有經濟實力的家庭,因為只不過是把原來給保姆的錢給了自己干活的孩子,當然孩子們有的干得差,有的干得更好。 也有網友認為愿意當全職兒女的孩子是在逃避職場的工作壓力,這類現象要警惕,但是有網友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的城市養(yǎng)老機構是否能滿足城市居民的要求,社區(qū)主導的居家養(yǎng)老是否令人滿意,收入中等偏低的護工服務是否貼心到位,全職兒女是否能部分起到補缺的作用?從宏觀的角度看:全職兒女的出現是否緩解了就業(yè)壓力,降低了失業(yè)率和犯罪率,少部分青年人有了臨時性的出路? 一個健康的社會價值取向可以是多元的,大眾完全可以尊重每個個體的選擇,很多本科生研究生畢業(yè)后幾年不參加工作考公考編制沒有結果是一種選擇,有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進工廠學技術,卻選擇跑腿送外賣,畢竟做全職兒女只是一個臨時性的選擇,因為有相當一部分表面認可全職兒女的父母內心也有壓力,而當了全職兒女的那一部分年輕人也會有壓力,畢竟未來會面臨戀愛和婚姻,不能說自己工作是當全職兒女,會給戀愛對象帶來無法共同成長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