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泛舟 我跨進美協主辦的油畫展覽大廳,萬頃云濤撲面而來,好一幅《黃山云海》!云頭如掀起的浪滔,拍打著左側嶙峋的山巖,層層波濤翻騰起伏,仿佛在喧囂,在歡唱,一直鋪向天邊,融人天空。銀白的、緋紅的、金黃的光波在畫的縱深處閃動著,跳躍著,一輪血紅的火球沖出云霞冉冉上升……呵,黃山!多少次夢牽魂縈,多少次凝眸回想。我曾從每一篇贊你豐采的詩文中追憶你的神韻,我曾在每一幅繪你雄姿的畫圖中感受你的形象。今天,這筆酣意濃的巨幅油畫,又把我帶回到你的身邊,帶進那星空下的漫步、云海里的小舟…… 那天傍晚,下天都,返玉屏,只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玉屏樓前小憩,眼光不覺落在峭壁下的石刻上:“如何?” “果然!”是何人何時發出如此絕妙的贊嘆呢?果然是“黃山歸來不看岳”呵!“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峰秀色,俱可手攬……”我默誦著徐霞客的游記,目送最后的一點五顏六色從暗紫色的天幕上逐漸消隱,緩緩踱回宿處。 九點多了,我睡不著,披衣信步走出大門。夏末的黃山之夜,令人想起“秋涼如水”這個詞兒。群山入夢,疏星炯炯,天穹近得似乎可以伸手觸到,是誰在輕輕撥弄著吉它:琴聲忽高忽低,斷斷續續,帶點兒壓抑和憂傷。我向樓左的“獅石”走去,那兒聚著一伙人,有個清朗的嗓音正大聲說著什么。待我走到跟前,他們卻都沉默了。星光下,我看到幾張黧黑的面孔,幾件褪色的襯衣,幾雙磨損了的解放鞋……是知青!一股親切之感驀地從心頭涌起——要知道,我們知青出身的人都有混雜著苦澀、艱辛而又充滿甜蜜的回憶呵。 “我是剛剛脫離知青生活的青年教師。”我自我介紹道。一個小伙子朝旁邊挪了挪,算是表示歡迎。黑巍巍的天都峰默默兀立著,偶爾一顆流星劃破湛藍的夜空,燃燒著墜向山后。剛才那清朗的嗓音又響了,這是個梳著兩個小辮的姑娘在接著剛才的朗誦。只見她的頭微微昂起,眼里閃動著什么,是淚光?是星光? “……霧,打濕了我們的風帆,可小舟仍然追逐著浪頭;任它閃電在桅上撕扯,任它惡浪在舷邊怒吼……”多好的詩,我的心被這激昂而帶點哽咽的聲音撥動了。 何等艱難呵,回首走過的路,似在驚濤駭浪里顛簸,似在崇山峻嶺上攀援。但是,今日的黃山之行,不也能給我們啟示和鼓舞嗎?人生的歷程,就如同登山一樣,有彷徨,有嘆息,更有百折不撓的探索、前行。歇足立馬亭時,也曾在亭邊徘徊,以為站得很高了。可是,仰望天都,萬步磴石,直入宵禁;于是,我們又往上攀了。穿過一線天時,也曾在“蓬萊三島”流連,以為到達了仙境。可是,云里奇松,扎根紫巖,展臂迎客;于是,我們又往上攀了。偶爾摔倒,擦破手足;有時云氣黯黯,迷失方向。可是,心底總有—個聲音在執拗地呼喚:向上,向上,后退就是死亡! 玉屏樓只剩下幾星燈光了。微顫的琴聲在夜空下流動著,如泣如訴,惹起人心頭的萬般思緒。清風拂來,涼意襲人,誰輕輕地打破了沉寂:“睡去吧,明早還要去云海泛舟呢I”云海泛舟?多有詩意呀,我也要揚起風帆,撐我的小舟到云海遨游去! 翌晨,我爬上玉屏樓前的巨石。據說,這地方是看“前海”的最佳地,怪不得游客們幾乎是傾樓出動了。沒多久,有人叫起來:“快看,云鋪海了!”只見絲絲如絮的白云,在腳下的幽谷深壑中浮蕩飄動,漸漸地,連成了透明的云片,聚成了乳白色云團,卷舒推涌,輕盈上升。片刻功夫,眼前已是銀海茫茫,無數峰巔,如島嶼,如礁石,在滔滔白浪中時隱時現。我驚喜地站起,迎著蕩胸撲面之云氣,只想縱情高喊,卻又無法出聲。銀濤雪浪奔涌著,幻變著,如大海力掀巨瀾,似錢塘怒卷狂潮。這是光的運動,力的運動,驚心動魄,卻又悄然無聲。不覺中,整個云海凝結了,翻涌澎湃的海面仿佛在一剎那間化為一張巨幅的畫圖,寂然不動,是何等的雄奇、靜穆!面對浩瀚的云海,壯美的群山,人們無言地佇立著,空氣里有一種快意的顫動在傳播。突然,我右邊的峭壁上揚起了—個清朗的嗓音:“風帆披上了太陽的色彩,小舟不懈地向彼岸探求;不管身后泡沫的呻吟,不管昨夜寒星的顫抖……”我仰頭望去,只見幾張黧黑的面孔染上了金輝,幾件褪色的襯衣在晨風中飄動。呵,大伙兒都撐起小舟,到思想的大海中去邀游了!多么好啊,雖然有重重禁錮,卻還有掙脫鎖鏈的斗爭;雖然有如磐風雨,卻還有沖出云層的朝陽;雖然有崎嶇坎坷,卻還有不畏艱險的勇者…… 剛才還是一波不興的海面,這會兒又簸動起來,銀色的波峰浪谷,漸漸地給鑲上一道道金紅的光邊。回眺玉屏峰,紅日噴薄,躍然而出。我獨自一人拄著根粗藤拐杖,朝蓮花峰頂攀去。仰望前途,蹬石無盡,路尚遙遙。 ……大大小小的各色畫框從眼前掠過。一幅幅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油畫摹寫生活,表現情緒,用光和色的和弦奏著美的旋律。這旋律在我心頭奔瀉,又把我推回到《黃山云海》前。我凝視著畫面,任翻騰的云浪撞擊胸懷,久久地,久久地。“同志,要閉館了!看你這樣,是到過黃山吧?”一個聲音在耳畔響起,驀然回首,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站在我身后。他的胸前,一枚“湖北藝術學院”的校徽在閃光。我點點頭:“我還是幾年前去的,今天這幅畫又把我帶去了。畫得真好哇,是出自名家的手筆吧?”“這是我本學期的收獲。為了它,我在山上呆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可它在我的心中已激蕩了十年——從我還是黃山茶林場的知青時就開始了。我愛這云海的純潔,愛這云海的深沉,更愛它推涌出一輪紅日的一剎那……”青年人專注地看著畫面喃喃說道。哦,我剛才的估計錯了,這是又一張被暴虐的風雨撕扯過但還年輕的風帆,正在云海浪濤中前進呢。是的,生活的道路總似向險峰攀登,如在大海行舟,讓我們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愿我們的風帆永遠鼓滿理想的長風吧。我這樣想著,緩緩走出了美展大廳。 刊載于1981年第8期《散文》月刊 (75年7月第一次去黃山) 【黃山之約-徐千雅】 瀏覽6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