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說有卻有點麻煩。曹操哪有什么顧及,當晚就臨幸了這名女子,沒成想惹了大禍。 張濟本是割據宛城的軍閥,去世后,他的侄子張繡繼承了他的勢力,當曹操率軍南下,張繡自知不敵,又加上賈詡的勸誡,他只好先向曹操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宛城,志得意滿,就問率先入城的典韋:“誰家的婦人,長得好看?” 典韋如實回答:“有一女子姓鄒,三十余歲,風姿綽約。” 曹操大喜過望:“快,去把她給我請來。” “只是...”見典韋吞吞吐吐,喝了點酒的曹操有些不耐煩:“有什么話,直接說,怎么變得跟婦人一樣。” 典韋只好說出了隱情:“這婦人確實國色天香,可讓她來伺候主公,有些麻煩。她是張濟的遺孀,張繡的嬸娘。張濟與張繡情同父子,張濟死后,張繡對這位嬸娘也是恭敬有加。我們還是多少要顧及一些張繡的顏面。” 曹操很不屑:“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又表示:“那張繡不過是一個降卒,也配遷怒于我?” 說罷,吩咐典韋帶上兵卒去把鄒氏請來。 鄒氏花容月貌,眼神中還透露著幾分惆悵和羞怯。 曹操剛一見面,就對她垂涎三尺,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兩人翻云覆雨的畫面。 曹操滿臉堆笑:“夫人吶,夫人。你可知我為何接納張繡,保全宛城?還不是因為有你在此。” 一邊說,曹操還一邊拿著鄒氏的手不停摩挲。 鄒氏尷尬的不知如何是好,曹操索性攤牌:“不知夫人今宵,愿與我同席共枕否?” 鄒氏聽完,非常驚訝,連忙向后躲閃。隱約間,她的眼眶已經泛出了幾滴淚珠。 鄒氏一介寡婦,若與曹操有了奸情,這會是奇恥大辱。可若是拒絕,不但宛城不保,張繡一家的性命,也會危在旦夕。 沉思片刻,鄒氏顫巍巍的點點頭,又支支吾吾的說:“這城里人多眼雜,我怕被人知道。” 曹操哈哈大笑:“無妨,無妨。我早已安排妥當,夫人即刻可隨我前往兵營,那里戒備森嚴,無人打擾。” 鄒氏無奈,只好跟著曹操去了城外的軍營,屈辱的接受了曹操的示愛。 不過,宛城到處是張繡的眼線,嬸娘被曹操霸占的消息,很快被張繡得知。 張繡原本就對曹操傲慢的態度很是不滿,聽聞曹操還搶占了嬸娘鄒氏,更是火冒三丈。 張繡本想直接跟曹操翻臉,賈詡卻勸道:“將軍息怒,此事當從長計議。” 賈詡認為,曹操可以除,但除掉他以前,應當先殺典韋。典韋一死,曹操不足為慮。 張繡按照賈詡的計劃,先讓人灌醉了典韋,趁他不省人事將其截殺。 而后,調集兵將往城外的曹軍大營趕去。 曹軍對此毫無防備,這突如其來的殺聲震天,讓曹操措手不及。他連忙呼喚典韋前來護駕,卻被告知典韋已經命喪黃泉。 曹操非常絕望,以為自己要殞命于此。 關鍵時刻,曹操的長子曹昂,主動讓出自己的戰馬,讓父親先逃。 曹操也顧不上許多,換上了普通士卒的衣服,在十余名侍衛的保護下著急忙慌的沖出包圍。 曹操終于脫離了險境,可他自此失去了長子曹昂。 曹昂之死,令曹操的丁夫人非常難過。丁夫人萬念俱灰,索性離開曹操。盡管曹操非常不舍,可丁夫人已經看透了曹操,寧死不肯回到他的身邊。 至于張繡,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在賈詡的建議下,又與曹操重修舊好,成了他的部下。 盡管曹操與張繡有殺子之仇,可曹操為了長遠考慮,還是盡力籠絡張繡。為了讓張繡與自己死心塌地,曹操索性與之結為兒女親家。 曹操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如此,兩人結成了利益聯盟。 有了張繡的加盟,曹操在與袁紹的對陣中,獲得了極大的優勢,并成功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 至于張繡,全身心的替曹操打天下,最后死在了遠征烏桓的路上。 張繡去世,曹操讓其子張泉承襲爵位,后來,張泉卷入了一場政治風波,被削官奪爵后,無情斬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