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末,第二野戰軍的數十萬大軍殺入了四川,拉開我軍解放大西南的序幕。在我軍的強大壓力之下,四川各軍閥紛紛望風而降,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老牌軍閥爭著向我軍投誠,從而讓我軍進軍大西南的速度大大加快。 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大軍閥楊森也想起義。早在二野進入四川之初,楊森便給劉伯承、鄧小平發來了一封明碼電報,要求起義。然而劉伯承卻看都不看: “千萬不要這些人,別理他!你們做起義工作,不要找這些人!” 雖然這一次碰了釘子,但楊森還是不死心。在重慶解放的前夕,楊森的部分部隊被我軍所包圍。因此楊森又想到了“起義”,希望能保住自己的軍隊和財物。然而劉伯承卻異常嚴厲地回絕了楊森的請求,而是說: “全部殲滅,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br> 劉伯承性格寬厚,很少做如此嚴厲之語。對于敵人起義的請求,劉伯承也是盡量滿足。從與共產黨的過節來說,劉文輝、鄧錫侯等人相比于楊森,那是只多不少。那么我軍能接受劉文輝、鄧錫侯等人的起義,為何就是不能接受楊森的起義呢?要知道,楊森當年在護國戰爭時,還是朱德總司令的舊部呢! 一、朱德與楊森 ![]() 楊森的足跡是湖南衡陽人,1882年出生于四川廣安縣龍臺寺的一個小官吏家庭。楊森長大之后,便在清朝川軍新軍中擔任排長。每次部隊組織會操、考核,楊森所在的排總能奪魁。 在軍中同盟會成員的鼓勵之下,楊森暗中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后,楊森也參加了戰斗。時間過了好幾年,護國戰爭爆發了。蔡鍔率領的滇軍殺入四川,和北洋軍在瀘州等地苦苦相持。 戰斗中,楊森被護國軍軍長顧品珍所俘虜。一開始,顧品珍準備槍斃楊森。就在這時,朱德卻站了出來。他見楊森聲若洪鐘、相貌堂堂,面對行刑隊毫無懼色,是一條漢子。于是朱德專門給楊森說情,留了他一條性命。 從此之后,楊森便成為了朱德的部下,加入了護國軍。在牛背石,楊森帶領護國軍兩次擊敗張敬堯師的吳新田、金漢鼎等部,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袁世凱垮臺后,北洋政府任命熊克武為四川督軍,駐瀘州滇軍趙又鑫的第八師被改編為靖國軍第二軍,趙任軍長,楊森任參謀長。 此后,楊森一直記掛著朱德對他的再造之恩,他常說:“我楊子惠有今日,多虧了玉階兄相救,兄于我恩如父母?!?/p> 護國戰爭結束之后,楊森便一頭扎入四川的軍閥混戰之中。在戰斗中,本就是四川人的楊森在陣前宣布倒戈,由滇軍重新投入川軍的懷抱,就任川軍第九師師長。在戰斗中,楊森打死了他的老軍長趙又鑫,用上司的鮮血鋪就了自己的富貴之路。 ![]() 到了1926年,楊森已經初步控制了下川東各縣,傭兵10多個師,約60多個團,人槍7萬余人。雖然不是四川的頭號軍閥,但也是獨霸一方了。 不久之后,北伐戰爭爆發了。為了將楊森統戰過來,朱德以國民政府代表名義,從上海秘密前往楊森的駐地——川東萬縣,試圖以舊日的情誼,將楊森拉攏過來。在路上,朱德還碰到了由李大釗派遣而來的陳毅,朱、陳兩人共同負責楊森的統戰工作。 朱德一行在萬縣下船后,立即受到了楊森的盛宴款待。席間,楊森熱情地說:“ 當初玉階兄出洋時,弟承諾虛席以待。今日兄來,弟不食前言,定委以重任?!?/p> 對于楊森的諾言,朱德并不急于表態,而是說:“現在國民革命軍要北伐了,子惠,你作何打算啊?” 楊森沉默了片刻,然后說:“小弟欲同北伐軍一起攻打北洋軍,可遲遲下不了決心??!”隨后朱德從懷中取得委任狀:“子惠,這是國民革命政府給你的?!?/p> 楊森定睛一看,是國民政府委任的國民黨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兼川鄂邊司令。就在楊森還在考慮之時,朱德趁熱打鐵:“子惠,我就明說了吧,我是國民政府派來的二十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你歡迎嗎?” 楊森見有朱德襄助,立即丟掉了自己的遲疑,霍地一下站了起來:“玉階兄,我北伐定了!”就這樣,楊森正式加入了北伐軍序列。 1926年8月26日,英國軍艦制造了慘烈的萬縣慘案。在艦炮的轟擊下,上萬名萬縣百姓不幸遇難。楊森在朱德、陳毅的鼓勵之下奮起還擊,將英國軍艦打傷,大漲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 在朱德的影響之下,楊森的20軍轉變很快,由一支單純的軍閥部隊開始轉型為一個進步的人民武裝。然而這一切,卻引起了楊森的警惕。 楊森雖然視朱德為好朋友,但對共產主義卻素無好感。當他發現朱德和陳毅是共產黨人時,非常害怕自己的20軍被“赤化”,對于朱德也開始有了提防。 1926年,劉伯承和楊闇公一起領導順慶瀘州的起義,遭到四川軍閥劉湘的瘋狂鎮壓。一開始,楊森聲稱自己一定會帶兵響應。誰知當劉伯承、楊闇公起兵與劉湘部血戰之時,卻得到噩耗:楊森的部隊來不了了。 ![]() 由于敵我眾寡懸殊,起義軍不幸落敗。革命元老楊闇公被俘,不久后便被槍殺。劉伯承則僅以身免,逃回了武漢。就在這時,楊森徹底撕下了革命的假面具,他以組織參觀團為名,將朱德、陳毅送去了武漢,實質上也就是“禮送出境”。 隨后他又悍然接受吳佩孚的委派,就任四川省省長,自封為“援鄂川軍總司令”,一路從北伐軍手中奪取了枝江、松滋、公安等縣城,隨后又向湖南方向進發。然而在北伐軍面前,楊森落后的軍閥武裝根本不堪一擊,他的部隊有些被消滅,有的倒戈投降了國民革命軍。他見大勢已去,于12月中旬帶領殘部狼狽逃回了萬縣。 楊森的兩面三刀,給劉伯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楊闇公是我黨四川黨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人,他的兩個弟弟楊尚昆和楊白冰都成為解放軍的高級領導。而楊森的背信棄義,最終導致了這名革命元老的犧牲。因此,楊森欠下的這筆血債,被劉伯承深深地記在了心里。 二、楊森與紅軍 ![]() 北伐戰爭結束后,蔣介石忙于平定內亂,無暇懲罰楊森的背叛。于是他對楊森的罪行“免予查辦”,讓他擔任第20軍軍長。 1935年,中央紅軍進入四川。楊森主動向蔣介石請纓,表示愿意交出自己的地盤,聽蔣介石的調遣。按照蔣介石的指令,楊森派遣兩個旅在敘永,試圖擋住中央紅軍;又派第二、六旅趕至大渡河,阻止紅軍過河。 當時中央紅軍已經減員至3萬多人,楊森自恃有大渡河天險,可以白撿一件大功。誰知紅軍攻勢凌厲無比,很快便突破了大渡河,他的第二、第六旅皆受重創。 此時的楊森心里又矛盾了起來,雖然他投靠了蔣介石,但又怕自己的部隊被紅軍打光,從而失去以后生存的本錢。于是他再次寫信給老上司朱德,要求和紅軍互不侵犯。 朱德回信指出,阻止紅軍北上抗日,是違背民族和國家利益的。只要不參與蔣介石堵截紅軍北上抗日,紅軍也不會主動打他。由此,楊森便派部隊尾隨紅軍之后,假裝追擊,以圖保存實力,應付蔣介石。 就這樣,中央紅軍順利地通過了楊森的轄區,繼續北上。楊森放行紅軍,自然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他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保存實力,因此依然是個兩面三刀、不可信任的軍閥。 如果說楊森一點積極意義都沒有,那也是不公平的。至少在抗日戰場,楊森的表現還是相當給力的。 ![]() 淞滬會戰爆發后,楊森帶領所部的20軍東進抗日,參加了上海保衛戰。在戰斗打響之前,楊森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在四川打內戰,可把老百姓坑苦了。如今倭寇來犯,正是以死報國的時候了!” 20軍防守于大場、蘊藻浜一線,和日本白川大將指揮的第九師團、近衛師團殊死搏殺了3個晝夜。在敵軍艦炮的轟擊之下,川軍戰士成排成連地犧牲,烈士的遺體將戰壕都填滿了。但即便是這樣,20軍依然死戰不退。堅持到第四天,20軍的陣地才由廣西部隊接防。 后來在日軍第三次進攻長沙的會戰中,楊森率部參加了這場保衛戰。由于精銳將士在幾年前已經犧牲在了上海,因此20軍的戰斗力大不如前。1944年8月,楊森所在的27集團軍司令部在茶陵被日軍包圍。他率部突圍后,退守于廣西桂林。 在抗日戰場上,楊森稱得上不遺余力。但在反共方面,楊森同樣也不遺余力。早在1939年,楊森帶兵駐扎在湖南平江時,他就秉承蔣介石的密令,派特務營營長何學植將新四軍設在平江的通信處包圍,槍殺通信部主任涂正坤,并將通信處副官羅梓銘等六人及家屬四人全部活埋,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平江慘案”。 三、軍閥叛女 ![]() 當然楊森的反動,可不僅僅只表現在政治上,同時也表現在他的家庭上。楊森明明是個荒淫無恥、聲色犬馬的大軍閥,在家中卻偏偏喜歡裝出個正人君子的模樣。吃飯時,楊森在妻妾子女面前從來都是正襟危坐、不茍言笑。吃飯前,子女們必須像基督徒一樣雙手合十,進行禱告: ““爹爹媽媽,給我們飯吃,我們要聽教訓,學好人,才對得起爹爹媽媽,請。” 說完“請”字,一家人才能動筷子。 不僅如此,楊森還親自編寫了一首封建氣息濃厚、道貌岸然的“家歌”: “唯我楊氏族,文治到關西,武功稱無敵,發揚光大在吾輩。重教育,薄享受,取締浪費。不吸煙,不飲酒,不嫖、不賭是我家規。學貴專精,學貴專精,體育、音樂皆不可廢。忠于國,孝于家,有益于此方無愧。好子孫,好子孫,發憤發憤光門楣,好子孫,好子孫,努力努力揚國威?!?br> 但實際上,楊森的荒淫已經超越了當時人可以忍受的限度。楊森一共有12個妻子。從1913年開始,楊森像集郵一般娶妾納妾,先后娶了劉谷芳、田衡秋、肖邦瓊、陳順榮、曾桂枝、汪德芳、蔡文娜、鄭文如、胡潔玉、張靈鳳等十個姨太太,組成了所謂的“楊家金陵十二釵”。 ![]() 楊森此人嫉妒心極強,心狠手辣,曾兩次以出軌為由,悍然槍殺了其中兩個姨太太。后來楊森逃到了臺灣,明明已經年近90,還娶了一個17歲的護士。對此,他還恬不知恥地說 “我這個人就是喜歡和年輕人一起,這樣才有朝氣?!?/p> 然而事與愿違的是,楊森“法西斯式”的家教手段,卻偏偏教出了幾個“逆子”。 楊森的長子名叫楊漢興,在天津讀書。在學校里,楊漢興的思想逐漸趨于進步。有一次,為了紀念五四運動,楊漢興在散發傳單時被捕,后來被楊森保出,隨后化裝回到四川。誰知楊漢興不僅不感激,反而罵楊森是個大軍閥,氣得楊森吹胡子瞪眼。 抗戰期間,楊漢興從蘇聯回國。當時,楊森正在湖南芷江指揮作戰,結果楊漢興見到父親,第一句話就是希望他不要和人民為敵。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楊森竟然公開登報發表聲明,與楊漢興脫離父子關系。 有了楊漢興的前車之鑒,楊森對于“赤化”可謂是痛恨至極、仇恨至極、警惕至極。誰知他千防萬防還是防不住,他的侄女楊漢秀也造反了。 楊漢秀的父親是楊森的二弟,是他唯一的女兒。作為楊氏家族中的長女,她自幼聰慧靈秀,深得父親和伯父楊森的喜愛。在堂哥楊漢興的影響之下,楊漢秀也傾心于革命,決心離開這個封建腐朽的大家庭。 在地下黨的策劃下,楊漢秀逃出了廣安,輾轉來到山西的五臺山根據地。在那里,楊漢秀見到了闊別14年的朱德??粗嗜说闹杜呀涢L那么大了,朱德百感交集:“好??!楊家大小姐都上抗日前線了,我這個總司令何愁抗戰不勝呢?” ![]() 在朱德的親自關照下,楊漢秀被送去了延安,考入了“魯藝”美術系。對于楊漢秀,朱德從不吝惜他的夸獎: “楊漢秀毅然和楊森家族決裂,將青春獻給民族的解放事業,是一個最偉大的軍閥叛女。” 解放戰爭爆發后,組織將楊漢秀派回了四川,并給予她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策反楊森。 回到重慶后,楊漢秀先是拿回了屬于自己的田產,然后將之全部變賣,在楊森官邸對面買了一棟豪華的公館。 一開始,楊漢秀將主要工作投入到策反堂兄、20軍軍長楊漢烈之上。在楊漢秀深入淺出地分析之下,楊漢烈頑固的反動立場開始動搖了。隨后,楊漢秀又趁熱打鐵,做起了策反楊森的工作。 當時國民黨在各大戰場均一敗涂地,作為一個軍閥,楊森可不想綁在這條注定沉沒的戰船上。此時的楊森已經隱約感覺到,侄女楊漢秀應該是共產黨的人。因此當侄女到家里做客時,楊森試探性地問: “漢秀,不知道共產黨說話算數嗎?就算我過去,他們會不會搞秋后算賬?我可是擔憂著呢!” 楊漢秀認識到伯父是在投石問路,于是語氣誠懇地回答道:“共產黨光明磊落,我看絕對不會。別人不說,朱伯伯您還不知道嗎?他不是你的老朋友嗎?” 楊森沉吟了一下,然后說:“我與朱德是朋友,這不假,就怕人家不記情了?!睏顫h秀則說:“怎么會呢?朋友之間,什么話都好說?!?/p> 就在楊漢秀決定進一步對楊森進行策反時,她的行蹤卻被軍統發現,結果被關進了恐怖的渣滓洞。到了4月下旬,解放軍占領了南京,蔣介石政府已經不可救藥了。在這種情況下,楊森又將楊漢秀保了出來,想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就在楊森在是否起義上猶豫不決時,蔣介石給他伸出了橄欖枝。不僅任命他為重慶黨部主任、衛戍司令,還允許他組建五個軍,讓他獨霸四川。這時候,集四川黨政軍權于一身的楊森,其反共野心又難以遏制的發作了。 四、可恥的楊森 ![]() 9月2日,楊森指使特務在重慶四處縱火,致使居民死亡過萬。楊森這么做,為的是向共產黨潑臟水,以挑撥民心。 楊漢秀看完報道,忍無可忍,于是她沖出軟禁她的房間,義憤填膺地指著楊森大罵。這一次,楊森再也不能容忍這名軍閥叛女。在他的授意之下,楊漢秀在巴縣與重慶交界路邊的一處碉堡內,被特務活活勒死。就這樣,年僅37歲的楊漢秀犧牲在了黎明即將到來的前夕,成為了紅巖烈士中的一員。 楊漢秀的死,象征著楊森徹底斷絕了自己投向光明的道路。事實上在二野入川之初,已經不指望楊森會起義。對于楊森的兩面三刀,二野司令劉伯承可是深有體會。當楊漢秀同志失聯之后,劉伯承更是下定了全殲楊森部的決心。面對楊森的二次“起義”,更是提出: “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p> 重慶解放后,楊森苦心經營的部隊全軍覆沒。而楊森次子楊漢烈所帶領的部隊,則在川西金堂趙家鎮宣布起義。楊森除了暴跳如雷,大罵楊漢烈“不忠不孝”,但也毫無辦法。 就這樣,楊森灰溜溜地坐上了前往臺灣的飛機。到了臺灣,楊森負責當地的體育事業,繼續沽名釣譽。在其86歲以及90歲高齡,楊森分別和自己的兩個姨太太生了兩個孩子。1977年,楊森在臺北病故,享年96歲。至于楊漢秀烈士的遺骨,直到1977年才被找到。而朱德為了尋找她,可謂是操碎了心,最終只得到她犧牲的噩耗。 作為一名軍閥,楊森有進步的一面,他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以及抗日戰爭,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但與此同時,他的反動本質還是占據更加主要的部分。作為朱德的舊部、朋友,黨和人民軍隊給了楊森很多機會。但是反動本性卻決定他走上了一條漆黑無比的道路,他一路到黑,反人民反到了底,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