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有影響的“第一”,這些“第一”都承載著一段光榮的歷史。正是這無數個“第一”,才使中國共產黨創造了發展奇跡。重溫這些“第一”,亦能讓我們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即日起,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推出“黨史上的'第一’”系列作品,以黨史之光照亮奮進之路。 ![]() 1921年初,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負責人陳獨秀、李大釗、李達等人通過多次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將相關情況報告給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馬林。大家的意見達成一致后,便發函商請各地黨組織派代表來上海參會。 1921年7月23日,13位來自各地的代表匯聚上海(后轉至嘉興)舉行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據與會的董必武、李達等人后來回憶:黨的一大閉會不久,中央機關遭到破壞,收藏的文檔散失殆盡。當時黨的一大有兩個文件,為保密需要,既沒標題也沒日期,散會時都被馬林帶走,后來就沒了下落。 這兩個文件是什么題目、什么內容呢?多年來一直不為人知。 1956年,原蘇聯把原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檔案移交給中國。在清理這批檔案時,發現一份俄文版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央檔案館將《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一并送請董必武同志鑒別。董必武在復信中說,我看了你們送來的《黨史資料匯報》第六號、第十號所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及《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這三個文件雖然是由俄文翻譯出來的,但未發現中文文字記載以前,我認為是比較可靠的材料。 1960年9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發現黨的一大代表陳公博的英文版碩士論文,附錄中有《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經閱查內容和譯文時間,認定是黨的一大的兩個文件。英文版《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傳回國內,與俄文版對照,除具體文字稍有出入,主要內容基本相同。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共15條,文中明確規定,我們的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援助工人階級,直到社會階級區分消除的時候;直至階級斗爭結束為止,即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為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對黨的組織、成員也制定出具體條例,如關于黨員條件:“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并愿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別,不分國籍,都可以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但是在加入我們的隊伍以前,必須與那些與我們的綱領背道而馳的黨派和集團斷絕一切聯系。”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對黨的組織原則、監督機制也做了詳細規定:“凡是黨員不超過十人的地方委員會,應設書記一人;超過十人的應設財務委員、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各一人;超過三十人的,應由委員會的成員中選出一個執行委員會。關于執行委員會的規定下面將要說到。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等地方組織的人數很多時,可以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當地執行委員會最嚴格的監督。”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雖不是正式的黨的章程,但已具備黨章的初步體例,包含了屬于黨章性質的一些條文,實際起到了黨章的作用。它明了扼要地闡述了黨的宗旨和目標,這些目標通過革命精神和不懈奮斗得以實現。在時隔百年后的今天,《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依然閃耀著引領航程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