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已發展1200頭核心種牛場1個、500頭以上規模養牛場26個,8.6萬畝皇竹草成為關嶺牛的“大糧倉”,牛糞用來生產有機肥、牛尿則用來生產沼氣; 共有牛肉深加工企業3家,關嶺人到北上廣等城市開設牛肉餐館、生鮮店達1900多家; 截至今年3月,關嶺牛存欄達到12.9萬頭,1至3月出欄1.41萬頭、牛肉產量2325.48噸; …… 打開關嶺牛的產業版圖,一業興、百業旺的圖景躍然眼前。 ![]() 5月4日,記者走進貴州犇竔焱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們戴著口罩和手套,正在趕訂單。“我們今天在趕制貴陽客戶訂購的40萬元牛肉串訂單,計劃15日發貨。目前還準備與新疆企業簽約,每天計劃產值將達到20萬元。”談起火爆的訂單,公司總經理苑宏峰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為應對當前的“燒烤季”,該公司計劃生產肉類均衡搭配的“燒烤套餐”。“二樓可生產肉串、肉排、肉柳等速凍肉制品,三樓可生產牛肉丸、牛肉干、鹵制牛肉等產品,四樓則生產油辣椒、牛肉醬等產品。3個生產車間滿負荷生產,能夠提供150個就業崗位。”苑宏峰說。 ![]() 目前,關嶺自治縣已構建高產牧草種植、養殖基地、屠宰加工、餐飲服務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種、養、加、銷綜合產值達23.2億元。 牽住“牛鼻子”,定好“牛”調子。2016年,關嶺自治縣開始實施關嶺牛三年振興計劃,把關嶺牛作為主導產業發展,擴大規模養殖,帶動牧草種植,以“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為思路,加快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 要有好品質,就要掌握好技術。該縣與貴州大學建立了校企聯動機制,貴州黃牛集團關嶺SPV公司與貴州大學動物科學院合作開展益生菌發酵茅臺白酒糟飼料化應用項目,已初見成效。聘請貴州大學、省獸科所的專家教授提供技術支持,組建關嶺牛技術指導服務專家團,選拔專業技術人才成立關嶺牛發展技術服務組,為良種繁育提供保障。 立足品質優勢,圍繞品種、養殖、飼料、標準、屠宰、利用等六個重點發力,隨著市場口碑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日漸興旺、政策支撐更加有力、幫扶力度更為奏效,關嶺牛成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 ![]() “養牛有賺頭,日子有盼頭,生活有奔頭。”新建了四層樓的房子,53歲的關嶺牛養殖戶蒙吉祥說起養牛帶來的實惠,干勁十足。他從2019年底開始養牛,存欄已有80多頭。今年計劃貸款50萬元,用于買牛和擴建養殖場面積,繼續把產業做大做強。 走好“牛路子”,過上“牛”日子。如今,該縣已有1.1萬戶5萬人參與關嶺牛養殖。 ![]() 深加工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以關嶺牛為原材料加工的休閑食品廣受市場青睞。在貴州省苗阿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帶皮牛肉、牛肉干等精深加工的牛肉制品“新鮮出爐”。 “關嶺小黃牛是地標產品,低脂肪、高蛋白,做成休閑食品口感非常好。我們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特別在北京、廣州、江蘇、浙江等省市銷量很好。”該公司總經理王全興介紹。 ![]() “下一步,我們將著重抓好政策和資金扶持、技術服務保障體、飼草料供應、品種保護和良種繁育、品牌營銷五個方面的體系建設工作。依托加工企業和龍頭企業,有效帶動關嶺及周邊地區發展專業化肉牛養殖,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種草養牛、屠宰加工、冷鏈運輸、市場運營’的全產業鏈。”關嶺自治縣牛產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郭燕平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賽 |
|
來自: 小龍pph46btb6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