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美國農場主,相信許多中國人的第一印象是:富裕、自由、機械化、幸福,似乎連在紐約投行的高級白領生活,都要比農場主次一些。直至今天人們仍然認為美國農場主是世界上掙錢最多,生活最幸福的一種職業,所以不少中國游客到美國旅行,都很有興趣去農場看看。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地講一講真實的美國農民生活。 ![]() 230萬人養活一個國家從事農業的美國人大約有230萬人左右,卻能夠提供全國超過85%以上的日常農畜產品。玉米、大豆、小麥、牛奶、牛肉,都是來自于美國各大農牧場。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絕大部分市場,這些農牧產品還遠輸世界各地,比如棉花、大豆等農產品,中國就是美國農民的最大買家。 ![]() 按照這個邏輯,你想象中的美國農場主是不是過得特別滋潤,是不是很想到美國農村旅游打卡一番?但真實的情況,也許就和你小時候在農村生活一樣。 ![]() 工作一點都不輕松每天上午五點,一家的勞動力就要起床開始工作。通常較大的孩子,幫助父母喂養牛羊、雞鴨,父親則要給拖拉機檢查、加油,母親則要負責早餐。待早餐結束以后,孩子們去上學,父親則開著機械在田間翻犁、播種、噴藥、灌溉、收割等工作,母親則要不停地擠牛奶。如果不是農忙時節,家長還要去上班。 ![]() 放學以后,孩子們還要繼續幫助父母親喂養家禽。晚飯以后父親整理、檢查等工作,母親第二次擠牛奶,這樣的繁忙一天有時直至到深夜,并每日不斷地在循環著。 ![]() 這就是一個普通美國農場主的家庭日常生活,并非大家所想象的輕松自由,高度機械化完全不需要人力。簡單來說,靠土地吃飯的農民,離不開艱辛的勞動力輸出,只是相比較下美國農民的生產效率非常高。但這絕不意味著富得流油的美差,還是一份高危、高風險的工作。 ![]() 2020年,美國農牧業預計收入達3844億美元,如果按照從事農業的人口計算,那人均就有十幾萬美元的收入。但根據一份數據顯示,在2011年-2018年七年間,美國就有超過10萬個農場關閉。僅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的上半年,農產破產率就增長了12%,西部地區更是激增到50%。預計到2020年,農業負債率將達到4250億美元。 ![]() 之所以負債累累,主要有四個因素組成:氣候環境惡劣,導致成本和產能減少。貿易戰,直接影響出口。全球化市場下,其市場逐漸被他國分占。高稅率、貸款等影響。 ![]() 所以辛苦一年,碰到干旱、颶風天氣,顆粒無收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即便有了好收成,在貿易戰的當下也會面臨無法出口。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農場,也能夠提供高品質的農牧產品,美國農場并不是沒有可替代,就看誰給的價格低而已。 ![]() 當農場主好不容易賣出了一個好價錢,還得付一定的稅和貸款,如果無法償還就意味著將失去自己的農場。此外,如果子女要繼承農場,還得上交一筆昂貴的遺產稅,可不是我們認為世代就可以反復使用自己的土地。繳納不了遺產稅,農場還是得被沒收。 ![]() 種種現實的壓力,讓農場主一度成為美國最高危的職業之一,每年因為破產導致自殺比比皆是。當然,這也僅僅是在相對的情況下,從目前來看美國農民確實是比較滋潤。但如果了解其背后的風險性,現實壓力,你會發現所有靠地吃飯的人,都不會有那么輕松簡單,就能夠年入百萬美元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