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長安的荔枝》那晚,我失眠了。 和所有人事簡歷一樣,冰冷的文字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 比如專業,“朝廷向來以文取士,算學及第全無升遷之望,一輩子只在九品晃蕩。” 比如職務,“是個冷衙門的庶職?!?/span> 不管怎么看,這位善德老兄,都像個政府部門里的專業技術人員。 從生活標準來看,很典型的“長安居、大不易”。 雖然是編制內人員,但他的工資很低——月俸10貫。 這是什么概念呢?故事里最終送到貴妃娘娘嘴邊的荔枝約40顆,忽略人力和性命損失,單經濟耗費而言是31020貫,平均每顆775.5貫——李善德不吃不喝,攢六年半工資,可以吃得起一顆。 當然,一個基層專技人員怎能和貴妃娘娘比?而且,荔枝這種奢侈品,不吃也不會餓死。 但既然在長安城上班,總得有個落腳處吧? 故事開始時,這位老兄剛好在買房,為了和房產中介還價,他嘀咕了一句,說房子位置太偏,每天上班得走個把小時。 中介回了他一句“平康坊倒是離皇城近,要不咱們去那兒看看?” 他頓時啞口無言了,那是他做夢都不敢夢的地方。 最后,這座不知道幾環以外的宅子,掏空了他前半生所有積蓄不說,還貸了200貫貸款(房價300貫)。 不管咋說,終于買了房,這是人生大事,得慶祝一下,請了半天假的善德決定奢侈一回,打個車回單位——哦不,是租頭驢。 “便咬咬牙,從錦袋里摸出十枚銅錢,想租一頭健驢,又想到接下來背負的巨債,到底擱回三枚,只租了頭老驢?!?/span> 一本半天就能看完的小書,才第五頁,就把我整哭了。 從掌握官場規則來看,很明顯不如他的公務員朋友韓洄。 買完房匆匆趕回單位的善德,忽然發現自己走狗屎運了——上司和同僚們居然把平時搶破頭的美差讓給了自己,還又是火鍋又是酒的。 但他很快就發現,只有狗屎,沒有運。 絕望之際,韓洄和杜甫拉著他喝酒,聽聞善德的遭遇,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 老杜又是憤慨又是關切的,卻沒啥用。 老韓呢?一句話便點明了善德的處境,“皇帝的詔令無可取消,那么最好能尋一只替罪羔羊……良元兄可玩過羯鼓傳花?你就是鼓聲住時手里握花的那個人。” 接著給他支招,在任務截止日期之前,利用好手中的特權,然后和妻子把婚離了,到時候不累及家人…… 主意雖然很餿,但在必死的情況下,確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而且,勸人“和離”是直講,讓人貪腐卻說得不露痕跡,作為“比部司”主事,老韓這分寸拿捏得相當到位,既對朋友掏心置腹,又不留任何痕跡。 到了后面,無論是直言李善德遭追殺的原因,或是分析他在各部碰釘子的奧妙,還是看破高力士出手的真相,都不是善德能比的。 “良元兄啊,做官之道,其實就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 這些彎彎繞繞,李善德再混十八年恐怕也學不會,為之再哭。 但從專業水準來看,善德老兄可一點都不含糊。 辦理房貸時,剛從招福寺典座手中接過借契,他便立馬心算出兩年期的貸款連本帶利該還392貫,而借契上寫著438貫,害得人家把“失誤”推到了小沙彌身上,罪過罪過。 下定決心要挑戰這項不可能任務的時候,他更是把自己的專業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荔枝品種到儲存方式,從轉運載具到轉運路線,從氣候水文到驛站調度,無數變量彼此交錯,衍生出恒河沙數的組合可能。” 可李善德偏偏就能靠實地調查、模擬試驗,從無數可能中找出最優解來。 向楊國忠匯報自己工作計劃時,他又是列論文提綱,又是用“PPT”講解,“楊國忠整個聽下來,道理關通,論證嚴絲合縫,竟找不出什么破綻”。 說得這么好,但絕不是紙上談兵,向各部門分派任務,他沉穩從容、揮斥方遒,“整整一個上午,上林署官廨一直響著李善德的聲音,各位主事只有俯首聽命的份?!?/span> 這還是那個生活里憋屈窩囊、官場上處處碰壁的李善德嗎? 哭之者三。 在專業范圍內,李善德可以強悍到扭轉乾坤;但跳出專業之外,他終究還是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少女阿僮才會一眼看出,“都是城人,你和他們怎么差那么多?” 所以,商人蘇諒才會說,“說你精明吧,你比他們都傻多了,傻到我都不忍心騙你;說你傻吧,你搞出這些名堂,我都沒見過,回去跟其他商人一講,個個都說好?!?/span> 所以,林邑奴才會為他舍了性命,“他們從來只把我當成一只會講話的賤獸”“您敬我的那一碗酒,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敬酒,也是我第一次被當成人來敬酒?!?/span> 所以,他才會在拼盡全力、大功告成之后反而與楊國忠撕破了臉,白白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只因“有些沖動是茍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span> 還是他的夫人最了解他: “他這個人哪,笨拙,膽小,窩囊,可一定會豁出命去守護他所珍視的東西?!?/span> 為所有這樣的小人物,哭個痛快。 2023.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