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的成長,需要【精神弒父】。 很多家庭中,父母的行為習慣、價值觀、方法論,根植于15年前甚至30年前的環境,放在現在,很多都是刻舟求劍甚至反動的。 孩子在幼年少年,受到父母的規訓、管教、榜樣效應的影響,被規訓出很多的情緒回路,有了若干的信念(或稱為思想鋼印),形成了若干的超我預期(主要是道德感),然后到了社會上之后發現,不僅僅不管用,而且幾乎不兼容,大量的觸發習得性無助和規則類怪談。 這時候,作為權威的、可信任的父母,所給予的這些東西,就變成了孩子的禁錮甚至監獄。 有些孩子繼續相信下去,就會怨天尤人,抱怨環境變換了,道德墮落了,其實是渴望世界迎合自己的這些小信念、小道德,而做不到,產生的推卸責任的怨恨; 有些孩子試著打破了一些思想鋼印和被植入的過時的【道德感】,發現會比原來好很多,這時候他們會有巨大的恐懼,被最信任的人(無意間)欺騙、操縱、控制變成某種廢物的恐懼,這些恐懼促使他們去對原生家庭產生不信任、藐視和怨恨。 如果不能在精神上打破爹權威,就沒辦法在認知上逃離父母構建的箱庭,也就沒辦法真的成長。 一部分年輕人,習慣于用怨恨的方式來解決情緒,這本身也是對自己沒有負責,而渴望外界(父母,社會)主動對自己負責的過程。 換句話說,怨恨的,還沒長大。還是個找爹的孩子,只不過親爹靠不住了,要找野爹。 有些關鍵的基礎問題,都沒想清楚,但推卸責任和怨恨謾罵很在行。 比如,多數人不知道: 我們當下的所謂道德體系是一座屎山,Bug非常多,根本無法自洽,充滿了各種縫合怪和自我矛盾; 道德是有階級性的,跨階級的共情都是偽命題,不僅毫無價值,而且讓人變蠢; 情緒自洽的閾值會越來越高,如果不會控制,那么早晚會陷入欺騙自己淪入苦難的狀態,且會為了這個狀態付出巨大的、不可逆的代價。 先讓自己明白點吧,罵沉沒成本沒意義。 畢竟,很多父母連自己咋辦都一輩子沒弄清楚。 怎么會育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