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內有贊皇山而得名。周,縣境內有山名山贊,相傳周穆王伐犬戎戰勝于此,封為贊皇山。春秋曾屬鮮虞國和晉國,戰國時又先后屬中山國和趙國,晉為常山國房子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縣時,以山謂縣稱,稱贊皇縣。縣城位于縣境中東部,自隋置縣后,一直是贊皇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宋熙寧五年至元佑元年、元至元二年至七年曾兩次并入高邑。新中國建立后,1958年并入元氏縣,1961年復置贊皇至今。贊皇境內南部的天臺山,東部的五馬山,西部的嶂石巖風景區、棋盤山、鎖云湖等旅游景點和壇山避暑巖、周穆王"吉日癸巳"碑、李左車城、韓信拜將臺、唐李德裕書院、治平寺石塔、李氏墓群等名勝古跡。嶂石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與國家地質公園,也是我國地理學家郭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嶂石巖地貌"的發現地與命名地。嶂石巖地貌為我國三大旅游砂巖地貌(丹崖地貌、張家界地貌與嶂石巖地貌)之一,是太行山雄險、壯美的典型代表地段。區內高達600多米的三級紅色砂巖大斷崖構成的丹崖絕壁,在嶂石巖一帶南北伸展20多公里,并遠遠延伸而去。在此大背景下,發育了眾多幽谷深淵、奇峰怪石,獨特的"Ω"型嶂谷--"天下最大的回音壁"入選基尼斯世界記錄。"巖半花宮千仞余,遙觀疑是掛空虛。丹崖翠壁相輝映,縱有王維畫不如",明代詩人喬宇這樣贊美嶂石巖,明末進士沂水劉應賓則題字"一方絕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