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是我們生活中很大眾化的蔬菜,其營養非常豐富,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被人們譽為“蔬菜中的肉類”,在餐桌上深受消費者青睞。 豆角生長周期長、連續結果能力強,只有充足的養分供應才能滿足莖葉的發育以及不斷開花結莢對養分的需求,施肥對豆角產量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在種植豆角時會出現開花量少、落花落果嚴重的問題,這很可能是施肥不當造成的。那么種植豆角,如何施肥才能結果一茬一茬?有兩種肥料必不可少,很多人還不知道。 ![]() 豆角如何施肥才能結果一茬接一茬?豆角生長周期長,像尿素的肥效期一般在40天左右,復合肥的肥效期大約持續90天左右,因此我們種植豆角一定要進行多次施肥,這樣才能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求。豆角幼苗期,由于對養分的需求量少,追肥我們應少施;當豆角開花結莢后,植株對養分的需求量快速加大,此時我們應重施花果肥。 豆角的生長期離不開氮、磷、鉀這三類大量元素以及鈣、鐵、鋅、鉬、硼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氮能促進植株莖葉的發育,磷能促進開花、能促進根系的發育,鉀能促進糖分、蛋白質等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輸。豆角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雖然少,但是卻必不可或缺,一旦豆角植株微量元素缺乏就容易出現“缺素癥”,如缺鋅時豆角植株的葉片會變小,俗稱“小葉病”;缺鐵時,豆角植株的新葉會出現變黃的現象;缺鉬時,豆角植株的老葉會出現葉脈間的葉肉失綠的現象。 ![]() 1、底肥施足。在種植豆角時我們應施足底肥,底肥的養分含量要求不低于作物整個生長期所需養分的70%;作物幼苗期雖然對養分的需求量少,但是要求養分全面,因此底肥應以農家肥為主,三元復合肥為輔。 種植豆角,我們可以每畝施20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以及30公斤三元復合肥做底肥,底肥可以溝施,也可以穴施,這樣可以提高肥效。 特別注意:農家肥除了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外,還具有養分含量齊全、肥效持久的特點,因此底肥中施入充足的農家肥可以有效的防止缺素癥的發生。老話說“人怕生水,菜忌生肥”,這里的“生肥”就是指未腐熟的農家肥,農家肥在施用前一定要充分腐熟,未腐熟的農家肥施入土壤后會繼續發酵,發酵時產生的高溫容易引起植株燒根;此外,未腐熟的農家肥還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害蟲,容易導致植株病蟲害高發。 ![]() 2、苗期追施少量的氮肥。豆角雖是固氮作物(能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但是豆角植株在生長前期因根瘤菌尚未充分發育成熟,植株的固氮能力弱,此時我們需要給植株補充少量的氮肥,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特別注意:豆角在苗期切不可氮肥施用過多,每畝宜施用5公斤尿素或者800公斤稀糞水,氮肥施用過多不僅容易導致幼苗徒長(豆角徒長會導致開花結莢延遲,會導致植株落花落莢),而且還會導致植株柔嫩多汁,植株患病蟲害的風險會加大。 ![]() 3、豆角開花后重施花果肥。豆角植株開花后,對養分的需求量快速增加,此時我們每畝可以追施20公斤磷酸二銨以及25公斤硫酸鉀,磷酸二銨可以促進豆角植株多開花結莢,硫酸鉀能促進豆角膨大,非常有利于豆角產量的提高。 特別注意:豆角是忌氯作物,土壤中的氯離子濃度過高不利于根系的發育,同時還會降地植株的抗逆性(抗熱、抗寒、抗干熱風、抗鹽堿),因此我們不要施氯化鉀或者含有“氯”元素的復合肥。為了防止發生肥害,在施肥時應距離植株根部7~10公分進行,施肥時刨小坑然后放入化肥,施肥后覆土。 ![]() 根據我的生產實踐,種植豆角這學會施這2種肥,豆角的產量可以翻倍像我種植豆角,除了會用以上施肥方法外,我還會施2種肥料,可以顯著得提升豆角的產量和品質,這個方法我已經使用多年,效果非常好。這兩種肥料就是磷酸二氫鉀和硼肥。 磷酸二氫鉀是高效磷鉀復合肥,其幾乎不含有雜質,純度在98%以上,易溶于水,常用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能防止植株早衰,能提高植株抗病害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克服作物因根系老化而吸收能力下降而導致的養分不足問題,對豆角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十分顯著。 ![]() 而硼肥是一種微量元素肥料,其對豆角的生長有三大作用:一是能提高坐果率,硼能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對受精過程有特殊作用,給豆角施硼肥,能促進豆角花芽的分化,能顯著的提高豆角的坐果率;二是能促進根瘤菌的發育,當豆角植株缺硼時會降低植株的固氮能力,豆角植株的長勢會比較差;三是能提高豆角植株的抗逆性,硼能增強豆角植株的抗旱、抗病能力,同時還能防止根木栓化,有利于豆角早熟豐產。 ![]() 施用方法:在豆角開花結果期,我們每畝可以用“60克磷酸二氫鉀+30克流體硼”,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以讓豆角的產量翻倍。 特別注意:葉面肥的噴施濃度不宜過高,濃度過高易灼傷葉片。噴施葉面肥時宜選擇在蒸發量小的天氣下進行,如陰天、上午9時以前或者下午4時以后,這樣可以提高肥效。如果葉面肥噴施后2小時內下雨,就需要重新噴施。 ![]() 豆角要想產量高,除了科學的施肥外,下面再給大家分享5個實用的技巧1、起壟栽培。豆角植株根系發達,耐旱能力比較強,但是不耐澇,豆角受澇不僅會影響根系根瘤菌的活動,而且還會引起落花、落莢,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爛根發病,因此我們不要把豆角直接種植在平地上。種植時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方便且3年內未種植過豆類的地塊。 2、不要種得太密。豆角的莖葉比較茂盛,在種植時不要種得太密,種得太密會降低田間的通風透光性,豆角不僅容易落花落莢,而且還容易患病蟲害。在種植豆角時每壟種植2行,行距在50公分左右,株距在40公分左右,每穴播種2~3粒種子,待幼苗長出真葉后,每穴我們保留2株健壯的幼苗。 當豆角的蔓長到30公分長時,我們要及時搭架引蔓(人字形架或者X字形架),搭架引蔓宜在晴天進行,要避免在露水未干或者雨天進行。 ![]() 3、打頂摘心。種植豆角我們還要學會打頂摘心,打頂摘心可以打破豆角植株的頂端優勢,有利于豆角多長分枝,豆角的分枝越多對應的開花結莢量就越多,豆角的產量自然就越高。一般來說當豆角植株長到1.5米高時即可進行打頂摘心,直接用手指掐掉豆角頂端的嫩尖即可。 4、正確澆水。豆角在未開花前,我們不宜澆水過多,澆水過多不僅不利于豆角植株根系的發育,而且還容易導致幼苗徒長。在土壤不干旱的情況下,豆角在苗期可以不用澆水,干旱時澆水也應澆小水。 豆角開花結莢后植株對水分的需求量大,我們可以每隔5~7天澆一次水;當豆角進入結莢盛期,我們應盡量保持土壤濕潤,澆水宜在傍晚時進行。 ![]() 5、及時采收。豆角生長速度非常快,一般開花后10天即可采收,采收過晚不僅會影響豆角的品質,而且還容易導致養分的浪費,及時采收能促進植株健壯生長,能提高豆角的坐果率。 總結,“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只有科學的施肥才能讓豆角一茬一茬摘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