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擇偶標準往往取決于他的年齡和地位。
朋友阿坤今年33歲,雙碩士畢業,年收入40萬以上,名下房車齊全。 由于原生家庭條件不錯,他從未感受過生活的壓力。 面對這樣的鉆石王老五,很多女孩自然會主動出擊,只是他對另一半的要求向來不低。 “985本科或者碩士畢業,身高1米65以上,年收入6位數,身材適中,長相過得去就行,父母都有正規工作。” 這是他對另一半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 這些條件單看都不算高,但綜合在一起卻并不低。 “你要求那么高干嘛?隨隨便便找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結婚得了。”一個朋友這樣說他。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還真的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那時候不懂事,完全是外貌協會。現在成熟了,我更看重條件,只想娶門當戶對的女子。” 他笑著回復。 這大約就是二十幾歲的男人和三十幾歲的男人的區別吧。 年少無知時的外貌協會 因為年少無知,所以不懂生活疾苦。 向往愛情,喜歡美女,這是很多年輕男人的共性。 ![]() 年少最可貴,年輕最美好,不用懂事,有父母撐起一片天地。 沒想過未來,也不懂生活,只知道任意妄為或專圖享受。 如果非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大約就是那不懂勵精圖治的昏君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脫離現實生活的情況之下,美貌是很多男人的追求。 初中時的班花,高中時的校花,大學時的白月光,沒有一個不是因為外貌而受到萬千男生青睞的。 那時候的他們很單純,不用考慮生活和家庭,美貌就是吸引他們的最大利器。 而立之年后的柴米油鹽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思想開始變得成熟,所經歷的事情也變得復雜。 阿坤的變化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 二十幾歲的時候整天忙于學業,完全沒有考慮生活方面的事情,看見漂亮的女孩就心生向往,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