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王俞現(財經作家,中移聯元宇宙產業委副秘書長、中國文產協元宇宙專委會高級專家) 每個大時代,都有定錨者。 他們提前捕捉,高屋建瓴,用熱情的語言和宏大的敘事勾勒這個時代;他們著書立說,為產業構筑體系,守望著一個時代的到來。 每個大時代,都有催生婆。 他們不遺余力鼓與呼,用演講、培訓科普時代,秉持思辨之火花及時校正被誤導的言論,為國家建言苦口婆心。他們活成了時代的瞭望者與代言人。 元宇宙拉開了一個非以往任何革命可比的文明形態的時代序幕。一切處于混沌初開之時,邢杰便扮演著這一時代的定錨者與催生婆的雙重角色。 他說,工業革命不過就是人類肢體能力的放大和延伸,信息革命也不過是把人類社會從離線狀態進入到在線時代,文藝復興對人類的影響最為深遠的,也不過是把被禁錮束縛的思想重新得以解放而已。這些與元宇宙對人類社會將要產生的變革相比,那才叫滄海一粟。 元宇宙帶來的變革,是人類創造力、執行力的指數級放大和增長。它不是恢復,不是釋放,是人類能力的無限延伸,不光是肢體能力,還包括感知力認知力到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它是全方位的放大,從生產效率到生產關系,從肢體到思維,從層級到系統到體系。 他的觀點鮮明而有質感,既面向未來,又就當下問題發聲。當去中心化是未來無處不在的社會形態成為行業教條時,他說,宇宙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但里面仍有各種中心化的星系。中心化的本質是效率,去中心化的本質是公平,不可能誰取代誰。在元宇宙里,不同場景不同領域會有不同比例、不同權重的公平與效率的組合。去中心化,不是世界更美好的充分必要條件。 當AIGC風頭蓋過元宇宙有人說元宇宙退潮時,他們秉持思辨之火花,及時校正被誤導的言論,“AIGC越火,元宇宙發展越快,數字中國越強”。 他筆耕不輟,撰寫了中國首套元宇宙書籍、三本元宇宙暢銷書《元宇宙通證》、《元宇宙與碳中和》、《元宇宙力》和最新的《AIGC商業寶典》;一年多的時間,他在全國演講、培訓多達300多場。在推動元宇宙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頂層設計的道路上,他代表十大智庫百位專家在北京的數字經濟峰會上發布《2023中國元宇宙與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十二條共識》,是主要發起人和主要起草人之一。 他的時間被無限壓縮,他凌晨3點回復訪談?!爸袊钪嫖磥懋a業100人”訪談計劃,本期我們對話優實資本董事長、元宇宙三十人論壇聯合發起人、元宇宙與碳中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電子商會元宇宙專委會副理事長、超創者元宇宙產業聯盟常務理事長邢杰。 就元宇宙如何被誤讀、如何研判元宇宙的發展走向和時間節點、如何評價GPT4.0和AIGC、教育在元宇宙時代面臨哪些挑戰及如何落地、中國在Web3.0領域如何破局、為什么說AIGC給創業帶來全新機會等話題,讓我們一道聽聽他的觀點。 邢杰老師,尋求報道:imerit(微信) “中國元宇宙100人”訪談計劃 【指 導】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 【牽頭平臺】 元界、央鏈直播、河南省數字經濟產業協會、超創者 【聯合發起】 元宇宙共識圈、樂生活與愛IT Plus、商業認知研究院、尋一創投、綺觀商業Cstories、戰略投資家、CIBA新經濟 邢杰:當下主流社會對這么大的一個變革,其實還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做好準備,因為元宇宙六大技術支柱BIGANT陸續跨越拐點之后,形成的這種科技大爆發,它的第一輪、第二輪沖擊波還遠遠沒有到達大部分行業,最早的沖擊波涉及到生物制藥、航空航天、自動駕駛、氣象環保、新材料等領域,可能第四波、第五波、第六波大家才開始慢慢能感受到,比如最近的ChatGPT、AIGC熱潮。 對于主流社會的人們來講,應該首先要加強對元宇宙相關知識的學習?,F在科普遠遠沒做到位,所以導致市場上大量的自媒體文章,對元宇宙認知的誤導性極大,可能十篇當中七八篇文章講的都是不對的。有的說元宇宙就是個游戲,元宇宙就是AR、VR、MR,元宇宙就是個平行世界、就是個虛擬世界、就是下一代互聯網,這些認知都是非常片面的,整個社會亟需正確的科普。 為減少大家對元宇宙的認知障礙和所花費的巨大時間和機會成本,我逐漸提煉了一套元宇宙精髓認知結構,叫13364:就是一句話定義元宇宙、元宇宙的三個世界,三條發展主線、六大技術支柱和四大應用領域,這套認知結構雖然不是非常嚴謹的學術概念體系,但特別好記好理解,對社會主流人群把握元宇宙的精髓比較高效。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 三個世界:數字原生的虛擬世界、數字孿生的極速版真實世界和數實融合的高能版現實世界。 三條發展主線:交互發展主線(眼耳鼻舌身意)、引擎及智能工具發展主線(PGC、UGC、AIGC)、基于區塊鏈的經濟和治理發展主線。 六大技術支柱: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交互技術(Interactivity)、游戲引擎與數字孿生技術(Game Engine)、人工智能技術(AI)、綜合智能網絡技術(Network)、物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簡稱BIGANT。 元宇宙四大應用領域:消費、工業、產業、政務。 元界:2021年7月,萬向控股肖風在2021首屆元宇宙高峰論壇上首次公開對元宇宙洞見。他提到,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聯網,而是下一代網絡——數字網絡?;ヂ摼W是信息網絡,1G到5G是通訊網絡。元宇宙是人類社會數字文明形態的核心和基礎。同時他表示,元宇宙是人類數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態。一年多過去了,你認同這一觀點嗎?有什么補充?你如何定義元宇宙? 邢杰:元宇宙從不同角度看,它會形成不同的結論,就像我們對互聯網的看法,門戶是互聯網,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直播是互聯網,微博是互聯網,微信也是互聯網?;ヂ摼W有無數的形態,元宇宙也有無數的形態。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大家觀察所得出來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元宇宙最早源于虛擬世界,后來又發展了孿生世界,進而到現在是指數實融合的世界。人類在實體世界中要融合大量的數字能力進來,在數字世界當中需要跟實體世界緊密結合,對應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下一代,我把元宇宙稱之為是下一代人類社會,叫數實融合的元宇宙社會。一句話定義,元宇宙是對應于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數字化智能化高度發展下的數實融合的下一代人類社會。 肖風老師說,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聯網,不是通信和信息網絡,這我是很贊同的。其有關元宇宙是下一代網絡——數字網絡的說法,跟我對元宇宙的一句話定義,是異曲同工的。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人類社會也是一種網絡,只不過是非數字化的價值網絡。當人類社會發展到數實融合的階段時,這種社會網絡就成了數字化社會網絡了。 所以肖風老師說元宇宙是人類數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態,這也是對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類似觀察。 二) 元界:也是在這次會議上,悉見科技創始人劉懷洋認為,從時間上,元宇宙有漫長的三段過程,Web2.5時代(2020-2030)信息“虛實共生”,現實與數字世界的互通入口如AR世界地圖至關重要;Web3.0時代(2030-2050)“虛實莫辯”,全感官協同的可穿戴設備與海量子元宇宙無縫互聯互通;Web4.0時代(2050-2070)是真正的元宇宙時代,腦機與AI及系統互聯,進入無所謂虛實的全真社會。你對這個時間段的劃分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補充嗎? 邢杰:每個人對時間的判斷,差距可能很大。劉懷洋這個劃分,可能比較保守,是對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有點信心不足。 我們從元宇宙的三條發展主線來看,第一條交互發展主線用15年左右的時間預計能夠發展到相對接近綠洲程度的元宇宙體驗。元宇宙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就是腦機接口,腦機接口之后的元宇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就要回答什么是意識、能量和物質的問題了,就是說意識可以上傳云端,也可以下載,也可以修改。相對而言,到腦機接口之前的討論,現實意義會更大一些。 腦機接口可能也就再過15年左右就能實現,正好接下AR、VR、MR的接力棒,不會到2050年之后這么晚,當然腦機接口也有不同實現程度的。 第二條發展主線,關鍵看算力,預計2030年量子計算會開始規?;逃?,量子計算的普及會帶來整個元宇宙發展斜率的急劇上升,引發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大發展,AIGC將大幅提升元宇宙建設速度和規模。此外,2040年左右,按中科院副院長的預測,人類有可能進入無限能源時代,核聚變實現規?;逃?,算力發展無上限。 第三條發展主線,2030年之前應該會全面Web3.0化。以現在AIGC的發展速度,我們預計再過兩三年,就是2025年的時候,就會進入到四大科技交匯的焦點時代,這個拐點之后,Web3.0會以一個比較高的速度發展,所以2030年之前Web3.0已經全面普及。 從劃分上來講,2030年之前,基本上能夠實現Web3.0的普及和VR的普及,中輕量級AR也能實現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因為網絡換代沒有這么快,所以到2030年,可能6G剛剛起來,5G已經普及,但是6G網絡也無法足夠好地支撐元宇宙對低時延的要求,所以主要制約元宇宙發展的,其實是網絡,算力應該發展會很快。 2030-2040之間,這個是變化最劇烈的十年,在這個十年當中,我們判斷2035年之后,不同程度的腦機接口可能普及的速度會比較快了。 綜上所述,我們比懷洋預測的這個時間要短得多。 元界:你對元宇宙在不同領域、不同節點的應用進程有什么大致研判? 邢杰:元宇宙是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它在不同領域、不同節點確實差異很大。當前階段我認為商業機會主要在基礎設施層、顯示交互層和平臺層。平臺層需要大量的工具,只有平臺層的繁榮,應用層才能夠繁榮起來?,F在需要建設的就是大量的基礎設施層、平臺層和交互顯示層。 應用層的消費元宇宙,它的時間節點要晚一些,可能要再等個兩三年才能迎來拐點,工業元宇宙很務實,現在已經有大量應用,產業元宇宙分化會比較大,不同領域差距會很大,政務元宇宙因為政府的重視和資金的充沛,倒有可能跑的會更前一些。 元宇宙有賴于一些基礎設施,比如新基建的5G、6G網絡和綜合智能云,我們講的超遠程、超寫實的3D化場景才能夠得以支撐。當前只能在低分辨率、小場景、并發數比較少的情況下,實現3D的人和物的交流和交互。當帶寬擴展、時延下降和云渲染成本的大幅下降時,元宇宙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才能以更快的節奏發展起來。 元界:你總結說,1G帶來了語音通信革命,2G帶來了短信通信革命,3G帶來了圖片多媒體革命,4G帶來了移動互聯網和視頻革命。5G、6G等將可能帶來什么相應的革命? 邢杰:5G核心是解決了物聯網的接入密度問題,可以高密度地實現傳感器的海量接入,另外它的低時延,在工業領域會帶來很多遠程實時操控的應用機會,比如無人采礦、遠程醫療等。對元宇宙來講,5G和6G的時延和帶寬也是不太夠的,目前看只有量子通信網絡才能真正滿足無限距離的0時延元宇宙的需要。不過,在5G、6G網絡情況下,已經能夠實現非常豐富的大量元宇宙應用場景了。 三) 元界:2021年11月你就表示:從2018年至今,短短不到四年時間AI模型參數暴增萬倍以上!急速增加的AI模型參數將人工智能寫作文、作詩、畫畫、作曲、聊天、生成軟件代碼等能力迅速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人類大腦平均包含86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突觸。預計再來3年左右AI模型參數將超過人類大腦突觸的數量。我們也看到各種對GPT4.0和AIGC的評價,你的評價是什么? 邢杰:2021年,我預測說未來三年左右,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參數將會超過人類大腦突觸的規模,數字人的發展會遠超主流社會的想象,AIGC將來會特別重要,我把它列為元宇宙三條發展主線之一,當時基本上沒什么人相信。但是僅一年多時間,AIGC發展突飛猛進,成了投資界最熱的賽道。從2022年11月29日Chat GPT的出現,再到今年3月14日GPT4.0的出現,大家才開始意識到,我前年講的是對的,發展太迅猛了。 GPT4.0確實是一個重要拐點,儼然就是AGI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初級版。原來科學界預計強人工智能還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實現。按照我的預計,應該再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也就是2025年之前,可能在GPT6.0左右,就會實現AGI和強人工智能。 這意味著一個普遍比人類更聰明的人工智能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用比爾·蓋茨的話來講,這個堪比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誕生,按照微軟CEO納德拉的說法,堪比工業革命,至少在從事技術工作的30年里,他從沒見過這種技術擴散。我說這其實比工業革命要厲害多了,工業革命只是把人類的肢體能力,用機械力進行了延伸,GPT4.0已經能讓人看到智能驅動的執行力、創造力、想象力的突飛猛進。 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現在的人工智能的能力才剛剛開始。之所以說剛剛開始,是因為量子計算如果開始普及,那時候人工智能的能力會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目前GPT4采用的深度學習模型還是監督學習,等進入到非監督學習的,就像阿爾法Zero跟阿爾法狗(AlphaGo)的區別,那就不需要人工干預,AI自己左右手互搏。 我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觀點,就是對于AIGC這種劃時代的革命,要第一時間去擁抱它,第一時間讓全民快速學習起來,這才是正確的面對方式。盡管它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但如果你通過拖延、猶豫地推行,從而把這個時間拉長,混亂會持續的時間也更長,還不如盡可能短的讓大家快速學習、快速提升,讓它加入到我們的各種生產力的建設當中去,去提升各行各業的競爭能力和產出。而對于這種新科技的出現,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K12教育,都要加大普及力度。 四) 元界:在《元宇宙通證》中,你提到一系列有關教育元宇宙的命題,譬如“為什么會被元宇宙重構?元宇宙將如何重塑教育?未來的教育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樣子?這一天離我們還有多遠?“ 你表示,傳統的教育體系是為適應緩慢的農業和工業社會,互聯網時代中后期,已經開始明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如今數字社會元宇宙時代開啟,哪個國家能夠在教育元宇宙上彎道超車,實現人類教育模式和效率的劃時代變革,誰將成為元宇宙時代的新贏家。你為什么特別看重元宇宙時代的教育發展? 邢杰:教育一定會被元宇宙重構,教育承擔著人類知識的傳承、智慧的提升、新科技的探索和社會復雜問題的解決等等重要的職能,它理應得到更多的科技應用,但事實上,教育在世界各地的變革都比較緩慢?,F在,確實因為各項技術的進步,它進入了一個拐點,可以大大提速了。 原來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整個社會發展的節奏比較慢,教育發展慢基本上問題不大,但是我們進入元宇宙時代以后,進入到科技大爆發的階段,科技日新月異,發展速度極快,等老師發現這些問題,總結規律把它寫成教材,再到國家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再普及新教材,早就落后科技最新發展好幾年了。 科技和產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教材的編寫速度和教材傳播落地、學生學習的速度。你想大學生從一進學校開始學的內容就已經落后,這樣的教育哪能跟得上社會發展的需要? 尤其現在我們講ChatGPT和 GPT4.0的出現,將會對教育帶來更深刻的影響,更猛烈的變革。GPT4.0相當于一個萬能老師,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博士后,他什么都會,他什么都會教,而且隨著對你的學習水平的了解,及你與之的溝通,他會個性化教育,也就意味著一個孩子,可以從小去直接跟ChatGPT進行學習和交流,一直到大學畢業。 人類本來的學習方式,一直是通過爸爸、媽媽和親戚、朋友,周邊的人群來學習的。大家從原始森林里走出來,學習的捕獵技能、農林牧副漁的技能,都是用很直觀的眼睛觀察、手把手的教和操作體驗,很符合人性。文字出現以后,反而變成了非人性的,把有趣的東西都抽象成文字,這跟孩子的天性和學習的天性都是相背離的。 元宇宙帶來的機會是讓文字重新變回到3D場景,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教育,讓學生學習都變得如回歸自然,更符合人性。所以我們講,元宇宙教育會真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每一門課都像游戲一樣有趣、生動、個性化。 全世界、全中國最優秀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老師們,在人工智能時代,都可以把Ta們的教學經驗和技能教給一個AI數字老師,這個數字老師可以將眾多優秀老師的技能掌握于一身,它可以同時給全球幾千萬、幾億個孩子上課,可以同時以不同的方式給不同的孩子上課,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將徹底解決教育問題。 我們知道優秀老師永遠是稀缺的,但是人工智能發育出來的數字化的老師,可以把這一問題填平、解決,對全體國民素質的增長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從全球來講,倒不完全說是哪個國家能在教育元宇宙上彎道超車,我觀察到的都是一些個體的學校,它們有機會率先打造出教育元宇宙的樣板,比如馬斯克創建了一所獨特的學校,里面不分班級、不分專業、不分年齡,這樣的學校,我們覺得可能會殺出來,它完全跟現有的教育體制、學校不一樣。 如果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只用了現有教育體系孩子們的一半時間,就能達到同樣的技能和水平,甚至更高,那會對現有各個國家的教育體制產生非常大的沖擊和影響。 五) 元界:在靈魂七問中,你提出“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一定會更美好嗎?”你有關中心化的思考,可以說是國內有關這方面最辯證而嚴謹的。按你的設想,元宇宙要進化到終極階段,到時國家也許可以退出歷史舞臺。這個過程會分為幾個階段演進? 邢杰:去中心化一直是被誤讀和誤解。區塊鏈十幾年的發展,大家都被區塊鏈的技術極客們誤導了,認為將來社會就是個去中心化的社會,這是極大的誤解。如果大家理解了中心化的本質、去中心化的本質,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偽命題。 中心化代表的是效率,去中心化代表的是公平,你怎么可能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者相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一定是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不同權重的組合,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我的一個觀點是,宇宙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但里面仍有各種中心化的星系。在元宇宙里,去中心化的組織會逐漸成為一種主流,但不會是全部。去中心化,不是世界更美好的充分必要條件。 未來沒有中心化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們講的中心化的形式、結構、比重,不一樣。就像我們講400年前大航海時代形成的股份制,到今天其實一直在去中心化。從原來董事長一人中心化決策,到后來選出股東大會,再選出董事會,選出執行者,一層層地在去中心化。 國家退出歷史舞臺,必然會伴隨而來的是人類肯定走出地球了。你要面臨全宇宙那么多的星球,整個地球上就合成了一個國家,不再要分配那么多的國家。如果人類沒有走出地球,國家就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 元界:從以組織為中心到以流程、以事件、以項目為中心,會更加普遍。元宇宙的發展,會對人類的組織變革帶來哪些影響?目前能看到的影響是什么?一家企業的中心化組織體系中的文化、制度和機制,部分、全部智能合約化,如何合約化?意味著什么? 邢杰:元宇宙、Web3.0,對于組織帶來的變革,非常顯而易見,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影響。當下組織大量用人治,它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組織從人治變成智能合約和自動化流程治理,人治的比例就會大幅度下降,組織的效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我們看到企業管理的發展歷史,就能更深地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人類不到百年的企業現代管理發展史,本質上就是不斷把企業經營管理進行結構化、流程化、制度化,依托一堆紙質的合同契約和規章制度。它的運行效率是很低的,從制度被破壞到發現到處罰,這個周期可能是很長的。 進入到元宇宙社會之后,大量的活動是在數字世界里進行,由此所形成的行為、動作,都是數字化的,就可以進行編程,就可以用智能合約把它鎖定。它的觸發和執行都可以在智能合約里面完成。如果這樣,上百年的企業管理史當中的各種文件、制度、規章,最后全部變成了智能合約,企業的執行效率會高得多。 大量通過人溝通才能解決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只要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判斷其觸發的閥值是不是到了,是不是需要執行下一個結果,這樣就等于把原來紙質的協議和口頭的、隱形的文化,全部變成由智能合約來執行,那效率就是光速了。 ChatGPT和GPT4.0之后,大家會發現組織內部的很多工作,越來越多地被AIGC替代掉了,也就意味著組織內部的溝通效率會越來越高。如果大量的活全是AIGC做的,那AI和AI之間的溝通協作,就全是數字化、算法化和智能合約化的。這時候組織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要更好地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當組織的高管們和管理人員、員工們有更多時間用來處理外部的不確定性時,內部溝通會變得極為高效。 企業外部不同主體之間,因為人的介入,會伴隨大量的不確定性。當內部越來越AIGC化、智能合約化和全數字化,組織主要面向外部時,才面臨大量的不確定性事情的處理、資源的整合、跟外部不同主體之間的智能合約的銜接等問題,這就是我們講的在元宇宙時代會給組織帶來的各種變化。 六) 元界:在元宇宙時代,一般人應該怎么從遍地機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瓢飲?你說,元宇宙第一功是開啟創作者經濟時代。ChatGPT的到來,讓這一幕觸手可及。請談一下你眼中的創作者經濟和創業機會? 邢杰: ChatGPT和GPT4.0帶來的創業機會,對年輕人非常友好。以前大家創業,還要找幾個合伙人,然后去募一筆錢,募完之后還得招聘員工、找辦公場地,這是一個傳統的創業過程,但是因為有了ChatGPT和GPT4.0,一下子讓創業成本大幅下降,同時公司的產出還能大幅提升。也就意味著可能你一個大學生,你只要配上一個GPT4.0,你的生產能力可能超過以前十幾人、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公司的競爭力,這就是我們講的給年輕人帶來的全新機會。 縱觀人類歷史,都是年輕人運用新技術更敏銳,學得更快,元宇宙的六大技術,每一項每天都在迭代,這對年輕人來講是友好的,年輕人也沒有過去的包袱,只要善于學習,就會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每一項技術進步意味著生產力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年輕人用這些工具武裝起來,他就可以打敗那些效率不如自己、成本不如自己、競爭力不如自己的舊的生產力。 元宇宙時代,真正是創作者經濟的時代,因為Web3.0的經濟與治理體系,因為AIGC的強大賦能,對于有想法的人、能輸出價值的人,是一個非常好的機制,它會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人類幾千年的發展,都是劣幣驅逐良幣,造假的成本很低,造假被識破的周期又長。Web3.0時代會鼓勵創作的人,更多的創作,因為別人沒法假冒偽劣,識別造假的周期很短,你的創作會得到資金閉環和價值閉環的認可,這個效率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