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4日上午,一架飛機降落在西安機場。兩名同志一下飛機就火速奔至“西北軍政委員會”彭德懷辦公室。此時,彭老總正在審閱西北地區三年經濟恢復建設計劃報告。
二位同志輕輕敲響彭德懷辦公室的門,得到答復后,徑直走進辦公室說道:“彭總,中央讓我們來接您立即赴京開會!”
“我已接到北京的電話,是不是參加原先通知的匯報會?”彭德懷問道。
“我們也不清楚。周總理交代說飛機一到西安,就馬上接彭老總來北京,一分鐘也不準停留。” 彭德懷遲疑了一下,轉身打了個電話,向西北局和西北軍區的領導打個招呼。
下午4時,彭德懷已經乘坐這輛飛機抵達北京西郊機場。按照彭老總的建議,負責接待的同志直接把他拉到了中南海頤年堂。
彭德懷剛一推開門,就發現頤年堂內人頭攢動,各路軍政領導均已到齊,顯然正在召開一場重大會議。
見彭德懷到來,時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有些神秘地對彭德懷說道:“老彭,你要有所準備呀!”
彭德懷當時心里已經有所預感,不過他還是沒有確定,反問高崗:我準備什么……?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說起吧。
1948年8月至9月,朝鮮南北地區分別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爆發數場糾紛,為日后的抗美援朝戰爭埋下伏筆。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至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成功登陸。朝鮮戰爭局勢如同毛主席預想的那樣,朝鮮人民軍被美軍從仁川和漢城方向合圍夾擊,金日成領導的武裝力量岌岌可危,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甚至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1950年國慶,這一天是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紀念日,有關朝鮮戰爭的電報卻不合時宜地傳到中南海。金日成直接寫了一封親筆信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求救。
1950年10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書記處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擴大會議。毛主席首先發言,他認為朝鮮形勢已如此嚴重,現在不是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必須馬上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對整個戰局極為重要。
出兵時間當然宜早不宜遲,圍繞著到底讓誰來掛帥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見。毛主席起初還是傾向于林彪,但林彪說自己有病不能去,粟裕此時因病在青島休養,情況同樣很嚴重,毛主席還寫信讓粟裕安心休養。
一時之間,掛帥人選的問題困擾著參會眾人。最后,毛主席、周總理經過反復考慮后,還是把重任又一次交給了彭德懷。毛主席與彭德懷交情甚密,20多年南征北戰的生活中,毛主席深深感覺到彭德懷臨危不懼,經常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善于打硬仗、惡仗,從不向上級領導提出任何附加條件。
想到這里,毛主席在會議上強調說:“出兵援朝已是萬分火急,既然林彪和粟裕都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見還是彭老總最合適。”這一建議得到了常委們的一致贊同。 然而,彭德懷此時還并不清楚中央常委已經決定由他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不過彭老總畢竟出身行伍,他時刻在西安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當得知半島局勢發生巨變后,彭德懷曾經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道:“我總覺得快了,中央不會再讓大家等下去。”
1950年10月4日,周總理專門派出一架飛機到西安把彭老總接到北京。彭德懷心里已經有些明白怎么回事,卻不敢肯定。10月4日下午4:00許,飛機剛剛抵達北京西郊機場,彭德懷讓工作人員直接帶他去中南海見毛主席。
剛剛到了中南海頤年堂,高崗就神秘地讓彭德懷“做好準備”。緊接著,毛主席看到彭德懷到來顯得十分高興,上前兩步與彭德懷緊緊握手,不停地說:“美帝國主義軍隊已經越過三八線,現在政治局正討論我國準備出兵援朝的有關問題,你也談談你的觀點吧。”
彭德懷隨便找了把椅子坐下,他發現會場上氣氛嚴肅,朱總司令、劉少奇這些相處了幾十年的老伙計個個不茍言笑。當聽到毛主席說:“別人處于國家危難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管怎么說心里都難過。”
這句話猶如重錘,讓彭德懷內心一震。
考慮到自己剛剛到北京,對于朝鮮方面的形勢了解得不夠透徹,彭德懷沒有輕易發表言論。會議結束已經是午夜時分,彭德懷來到下榻的北京飯店,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一夜沒睡的彭德懷已經打定好了主意,他認為毛主席大概率會出兵援助朝鮮,這是英明的決策,自己堅決擁護毛主席。
1950年10月5日上午9點左右,小平同志受毛主席委托來到北京飯店,與彭德懷在房間里交談了一個多小時,二人到了中午時分一起去中南海。
剛一見面,彭德懷與毛主席相識一笑,因為他們都發現彼此滿臉疲態,顯然昨天晚上彭老總和毛主席都沒有睡好。沉默了片刻后,毛主席點起一支香煙,對彭德懷說了自己出兵援朝的決策;彭德懷當即表態100%支持毛主席。
接著,毛主席和彭德懷從朝鮮戰場上美軍與解放軍的兵力包括武器裝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終二人得出一個結論:現在中國共產黨已經取得全國政權,有幾百萬軍隊還有全國人民的支持。只要在戰略戰術上不犯重大錯誤,解放軍有信心打敗美帝國侵略者。
眼看氣氛已經烘托到位,毛主席微笑著對彭德懷說道:“老彭,你看帶兵去支援朝鮮人民作戰,這樣艱苦的任務派誰掛帥最合適?”
彭德懷直言不諱地說道:“我聽說中央不是早已經決定委派林彪同志了嗎?”
毛主席這才把林彪和粟裕二人身體不好的狀況反饋給了彭德懷:“既然林彪和粟裕他們倆都有病不能去,我看這副重擔還是由你彭老總來挑。這是一場比保衛延安更加艱苦復雜的戰爭,不知道你的身體情況怎么樣,或許思想上還沒有這個準備吧?”
說到這里,毛主席狠狠地吸了一口煙,他正在等著彭德懷表態。雖然已早有預感,但毛主席真的說出這番話時,還是讓彭德懷有些不知所措。片刻之后他冷靜下來,果斷對毛主席說道:“主席,我這個人的脾氣你非常了解,我完全服從中央的任何決定。”
當天下午,中央政治局繼續在中南海頤年堂開會,彭德懷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強調出兵援朝是必要的,“就算打爛了,最多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罷了”。會議結束后,毛主席對彭德懷說:給你10天時間準備,出兵時間初定于1950年10月15日。
1950年10月7日,彭德懷即將奔赴東北考察工作,毛主席在自己的住所豐澤園設宴,為彭德懷出國征戰送行。主席體貼地讓工作人員準備了許多湖南家鄉菜,辣椒炒肉、臘肉、辣子魚……擺得滿滿當當。
除毛主席陪同彭德懷吃飯外,還有一人作陪,那就是毛岸英。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毛主席突然用手一指毛岸英,對彭德懷說:“我這個兒子不想在工廠里干,他想跟著你去打仗,但要我批準,可是我沒有這個權利,你是志愿軍司令員,你要不要收他這個兵呢?”
毛岸英接話對彭德懷說:“彭叔叔,你就讓我去吧。我在蘇聯的時候當過兵,參加過與德國法西斯的作戰,一直打到柏林。”
彭老總起初不愿意帶著毛岸英去朝鮮戰場,畢竟槍彈無眼,萬一毛岸英在戰場上出了個好歹,他怎么去向毛主席交代?最后彭德懷拗不過毛主席和毛岸英,只好同意帶著他一起去朝鮮。
1950年10月19日清晨,彭德懷驅車從北京飯店出發,乘專機抵達沈陽。當天傍晚5:30,第一批中國人民志愿軍從安東跨過鴨綠江,正式投入抗美援朝戰爭。
至1953年7月27日,內交外困的美國侵略者被迫與中朝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德懷是中國人民“鋼鐵長城”,他早就做好為國家、人民自我犧牲與奉獻。時至今日,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激勵著我們為國之強大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