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枇杷樹 妻子說外婆家門前的枇杷樹今年掛了好多果,讓我去看看! 今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給外公送早餐,順便看看那棵結滿了我少年回憶枇杷樹。 小時候,外婆為了滿足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特意栽了這棵枇杷樹。與別的果樹不同,它的葉片比較大,葉片背面滿是白色的絨毛,枝頭還結了一串串青色的橢圓形小果。兒時的印象涌奔而來。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每逢枇杷成熟之時,外婆總是叫我們這些外孫回來摘枇杷。摘枇杷是扯油頭,其實是用美食來犒勞我們這般外孫們。 枇杷樹種在圍墻外,枇杷嫩黃之時,鄰居家幾個調皮的孩子時不時地拿竹棍去打。可外婆并不生氣,而是心平氣和的說“鬼仔仔的,小心點,別傷著人!” 到了枇杷完全熟了,我們三三兩兩也就聚在一起。每次我們回家,只要是外婆家里有的,大包小包,肩扛手提,不滿載而歸誓不罷休。母親曾戲謔稱:“這些外孫仔是來'清鄉團’的”。 其實,采摘枇杷,不僅是飽口福,更是找樂子,或者是重拾童年的回憶,或是每天帶小孩子做家務重復單調的生活增添一絲色彩。 還記得有一次,妻子懷孕時,站在樹下摘一些枇杷吃,外婆說,“大肚婆摘枇杷,來年枇杷是酸的。”妻子則信以為真,我則暗暗自嘲,這個憨婆娘! 來年,妻子拿著枇杷品嘗問我酸不酸?總想驗證外婆的那句話,每逢我都暗暗自喜。 …… 今年又到枇杷橙黃時,行人絡繹走過,無人駐足。 外婆去了遠方,沒有人再招呼鄉鄰們品嘗枇杷,而那棵枇杷樹立在那兒,西風颯颯,成了我們的思親樹。 此刻,我坐茶桌前,細細端詳著枇杷,那琵琶形的葉子,深綠色的葉面,黃綠色的葉背,葉面上凹凸清晰的紋路和細長的“絨毛”,想重新認識它。 剝掉皮,塞進嘴里嚼了嚼,微酸中帶甜。那酸甜的滋味,讓我咀嚼出親情的味道,聞到彌漫柔軟的鄉愁,由口入心,思念一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