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游記》,很多人都會想到電視劇中塑造出的那些深入人心的經典形象。 在劇版《西游記》中,孫悟空機智,沙和尚憨厚,豬八戒憊懶,所有角色都塑造得非常生動鮮活。 電視劇版《西游記》有很多個版本,其中,大概要以1986版為最經典。 這版《西游記》被循環往復地播放,即使過了很多年,人們還是可以在電視機上看到它。 每年暑假,各大電視臺都會為它安排檔期重播。 這也使得這一版的《西游記》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但是,其實86版《西游記》是沒有完全按照原著拍攝的。 它和原版《西游記》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出入。 很多人會想,《西游記》是文學名著,如果影視化,那一定要尊重原著,還原經典才可以。 但如果真的按照原著來拍,你也許一集都看不下去。 ![]() 《西游記》影視化并非易事《西游記》是一部經典,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為能夠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的一本“國民小說”,《西游記》的趣味性和文學價值是有目共睹的。 按理來說,劇版《西游記》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還原經典,這是很容易想到的道理。 如今的人們受到法制健全的影響,很有原創意識。 對于原著,讀者們都是非常尊重的。 很多有過抄襲行為的作者,都被眼尖的讀者們發現,然后遭到堅決抵制。 而且如今的觀眾審美在線,看劇并非只圖個樂呵,而是對劇有要求的。 比如現在的很多熱播劇,都會因為魔改被罵,會因為和原著不符而被原著粉棄劇。 ![]() 而且一旦被冠上不尊重原著,不尊重原作者的罪名,那么這種劇即使熱度再高,也會遭到觀眾的抵制。 而且,不僅是編劇會遭到抵制,飾演角色的演員也將面臨惡評如潮的局面。 普通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尚且是這樣,更何況擁有強大讀者基礎的經典《西游記》呢? 經典是自帶流量的。 改編經典這件事勢必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有了關注度,也就有了收視率。 而收視率就直觀地體現了影視作品受歡迎的程度,可以用來評判作品的優劣。 關注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影視作品未來的收視率,關注度越高,預示著收視率也會越好。 ![]() 但同時,高關注度也會給影視化的創作者帶來重重困難和壓力。 因為一旦改編得不合理,就會被立刻扣上“褻瀆經典”的罪名。 而《西游記》作為文學創作王冠上的寶珠,當然是不可以被輕易染指的。 改編《西游記》,并將其影視化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 否則被觀眾看出大紕漏,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這樣文學功底深厚的編劇和導演一般在業內都是聲名在外的。 像86版《西游記》的編劇戴英祿,是國家一級編劇,還是中國戲劇家協會和中國戲劇文學的理事。 導演楊潔執導多年,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作品。 ![]() 而且,她更是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導演和制片人。 改編經典是創作者的機遇,不可否認,這二人在參與制作86版《西游記》后得到了更多的榮譽和認可。 但同時,對經典的改編也帶來莫大的挑戰,會遭遇人們的質疑,在拍攝過程中也會遇到種種艱難險阻。 ![]() 《西游記》為何沒按原著拍那么,為什么即使改編《西游記》面臨如此多的麻煩和挑戰,劇版《西游記》仍然沒有完全按照原著來拍呢? 其實如果不想留下罵名,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復刻原著,最大限度地還原原著的角色和場景。 而86版《西游記》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這是劇組經過深思熟慮后作出的決定。 首先,《西游記》是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篇幅巨大,全書共六十余萬字,章節多達一百回。 而劇組的經費和精力都有限,那個年代的拍攝技術也并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所以想要完全復刻《西游記》原著是不可能的。 ![]() 很多情節在小說中都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把那樣的劇情、特效、景觀給拍攝出來,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將文字轉化為人們真真切切能夠看到的畫面,要付出很多努力。 86《西游記》的設備簡陋,經費只有六百萬。 千萬不要覺得這六百萬很多。 要知道,86版《西游記》拍了整整六年。 這六百萬,要用在劇組人員和演員們的吃穿住行上面,畢竟是拍戲,是工作,不給錢誰會愿意干呢? 演員的片酬其實并不高,其中片酬最高的,應該是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 但他的片酬也僅僅只是單集70元。 ![]() 縱使有時代的差距在,但這也遠遠低于現在很多明星的天價片酬。 經費中更多的錢花在了取景和維護設備上,很多背景是不可以人工搭建的,一來耗費人力物力,二來真實度和觀感也不足夠驚艷。 楊潔導演為了力求真實,常常到實地考察,尋求最合適、最驚艷的背景。 取景要帶著劇組成員和演員們跋山涉水,一大幫人的交通費是要花出去的。 另外道具和服裝的制作也是大開銷。 而設備維護也是必需的,86版《西游記》耗時六年,是精心打磨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設備的老化和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 ![]() 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過孫悟空進了老君的煉丹爐,看到過紅孩兒噴火燒毀衣物的情形,也常常看到孫悟空大戰各路妖怪的場景。 其中出現的道具的制作成本都不低。 而且,道具和服裝在打斗中會被經常損壞,屬于消耗品,這些錢也都是節省不了的。 所以,楊潔導演和劇組人員反復商量,最終選擇只選取《西游記》原著中的一部分情節進行拍攝。 這些情節經過編劇的再次加工和簡化,改編成了更加符合當時大眾心理的形式。 最終被精心打磨出的86版《西游記》僅有25集,卻成為了一代經典。 ![]() 另外一個沒有按照《西游記》原著拍攝的主要原因來自其本身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會想,《西游記》是個神魔小說,主打天馬行空,其中的世界觀本來就不能以常理來看待,會存在什么問題呢? 難道是因為其中出現的妖魔鬼怪和天宮地府太多太頻繁,拍攝出來涉及宣揚封建迷信? 其實并不是因為這些原因。 妖魔鬼怪的出現在《西游記》原著中出現是完全合理的。 天宮地府乃至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西游記》原著中國神話權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借之來諷刺現實社會。 ![]() 而且,要知道《西游記》可是廣電要求拍攝的,如果是題材有問題,廣電又怎么會下場牽頭組織拍攝呢? 當時日本搶先拍攝了一部《西游記》題材的影視作品,片子拍得很爛,但居然在國際上廣受好評。 《西游記》是中國的文學名著,論了解還是中國人更加了解,所以廣電決定制作一部中國人的《西游記》。 那沒有按照《西游記》原著拍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西游記》原著到底有什么問題? 其實也沒有人們想的那么復雜。 就是因為《西游記》原著中有太多限制級的描寫和非常血腥暴力的片段。 ![]() 這些片段拍出來真的不宜觀賞。 很多讀者讀的都是經過簡化和改編的《西游記》,并非《西游記》原著,所以也是避開了那些過于血腥暴力的情節。 劇版《西游記》中,豬八戒是個懶貨,能力也平平,常常是依靠大師兄孫悟空來降妖除魔,平時就是能歇就歇。 《西游記》原著中,常有妖怪吃人的血腥描寫。 你能把豬八戒和吃人聯系到一起嗎? 在電視劇中,沒有豬八戒手段殘忍的畫面,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情節就是他好色想娶高小姐。 然而原著中,豬八戒是動輒殺人吃人的魔頭,不是劇版中的呆子,而是福陵山橫行的山大王。 ![]() 除了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和尚都是生吃活人的主兒。 劇中的孫悟空雖然頑劣,可是大事上不出錯,也聽唐僧教導不胡作非為,一路斬妖除魔,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 而在原著中,孫悟空曾經向唐僧坦白,在花果山為王的時候干過吃人的事。 他饞了就要化作女人去騙來男人,然后張開血盆大口吞掉被引誘的男人。 劇中的沙和尚,脖子上戴了一串大珠子穿成的項鏈,看起來憨厚無比。 但是在原著中,沙和尚的項鏈乃是九顆人頭穿成的。 這九個人都是被他吃了的。 那他為什么把九顆人頭串在一起做項鏈?這是什么變態的愛好嗎? ![]() 不是,這是觀音給他的指示。 觀音教他“你且將那九顆頭顱掛在脖上,等取經人來自有妙用。” 后來沙和尚正是用那九顆人頭做的項鏈護著唐僧過的河。 本該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見了吃人的妖怪沙和尚竟然不去降服,看到那九顆恐怖人頭竟然不道聲妖孽?居然反倒叫他掛在脖子上等待唐僧,這是不是顛覆了你對《西游記》的認知? 諸如此類的片段是無法拍攝出來給觀眾看的,觀眾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西游記》 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游記》中的很多情節和設定都已經不再符合人們的主流價值觀。 ![]() 改編《西游記》,不是不尊重經典,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其改成更加能夠令人接受的形式,使其繼續流傳。 楊潔導演的《西游記》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86版《西游記》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人們眼中的師徒四人一心向善,降妖除魔,為民除害,功德無量。 他們一路西行路上所表現出的堅韌、勇敢、善良,都教會了觀眾們很多道理,影響了一代人的價值觀。 ![]() 《西游記》的首次影視化86版《西游記》是一代經典,改編得非常成功。 但是這并不是國內第一部《西游記》題材的作品。 2012年,在挪威的電影資料館內,塵封多年的電影《盤絲洞》被人們發現。 《盤絲洞》正是中國第一部《西游記》題材的影視作品。 這部片子是在1927年由上海影戲公司出品的。 《盤絲洞》一經上映,反響就十分火爆。 那么這部片子的賣點在哪里? 是在于其色情的氛圍和詭異的畫面。 妖魔鬼怪的世界,本就沒有禮義廉恥,本就是非常詭異的。 但導演杜宇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他巧用光影,創造了一個唯美的盤絲洞。 ![]() 在那個年代,電影的技術并不發達,電影已經是稀罕物了。 導演又用模型和僅有的一些特效手段,吸引觀眾的眼球,給予了觀眾們絕無僅有的體驗。 很多人說《盤絲洞》中的世界很接近《西游記》原著。 魔音繞耳,光怪陸離。 唐僧被妖艷的女蜘蛛精們擄進盤絲洞,她們衣不蔽體,眼神妖媚,使出渾身解數勾引唐僧。 后來,唐僧又險些被迫和盤絲洞的洞主成親。 最終,是唐僧的徒弟們及時趕來,孫悟空用從觀音菩薩那里得來的三昧真火擊敗眾妖,火燒盤絲洞。 最終,唐僧被解救出去,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 結語:同為西游題材,86版《西游記》和《盤絲洞》展現的妖魔世界存在巨大的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盤絲洞》中所展現的妖魔世界是更加貼合《西游記》原著的,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而86版《西游記》對原著中太過黃暴的情節和畫面作出了美化,對師徒四人和漫天神佛的形象都做出了調整,更加貼合當時的主流價值觀。 兩者都是成功的作品。 但是毫無疑問,86版《西游記》的影響更加深遠。 導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給人們傳遞了更多的正能量,影響了一代人的價值觀。 如果真要按照原著來拍,那將呈現出一個很血腥很暴力的西游世界,很多人可能連一集都看不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