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在明朝以前屬蠻荒之地,只是一片普通的草原。鄂爾多斯的歷史就是他的全部歷史,用老鄉的話講,我也就那,和你一樣。 明朝年間,隨著鄂爾多斯部越過黃河,進入這片草原,康巴什也開始進入自己歷史。 明朝時,隨著成吉思汗陵的“八白室”由王愛召遷到甘德爾敖包(今成吉思汗陵),守陵人——達爾扈特人也遷入現在成吉思汗陵周圍。后來,為了便于管理,達爾扈特分為6個“哈然”,也叫做“艾瑪格”,大致相當于管轄區或小部落,分別是守護成吉思汗的大伊金部、守護哈屯的皇后部、守護旗徽的蘇勒德部、守護成吉思汗馬鞍的馬鞍部、守護成吉思汗布日耶的大木號部、守護成吉思汗弓箭的弓箭部,各部首長為“達爾古”,副首長為“副達爾古”。每個“達爾古”之下,又設3個“賀希格”。6個部共有18個“賀希格”。 而守護成吉思汗馬鞍的馬鞍部就在康巴什駐牧。康巴什是6個“哈然”中的“圖克慶哈然”。 這支達爾扈特人主要負責祭祀成吉思汗馬鞍和放牧戰馬。馬鞍放在一個古老的斡爾朵(蒙古包)中,每到祭日,都要誦詞祭祀。他們還有另一項職責就是飼喂成吉思汗騎過的白駿馬繁衍的后代,這些白馬也是在康巴什一帶放養。蒙古人稱這里為“吉勞霍洛”,漢意為“(持)韁繩者”。 清朝實行旗扎薩克制度,康巴什隸屬郡王旗,是郡王旗牧地。但這些達爾扈特人雖然在郡王旗地盤,但不受該旗管轄,而是由濟農和盟長委任。康巴什“哈然”管轄區的“達爾古”(管理職位)與旗“札薩克”平級。 在清代統治者的倡導下,佛教在鄂爾多斯迅速繁榮。鄂爾多斯地區作為引入喇嘛教的第一站,是內蒙古召廟和喇嘛人數最多的地區。這期間,在康巴什陸陸續續建起多座召廟,如今地名中還有的扎木音高勒廟、烏拉什里廟、阿布亥廟、馬王廟、洪欽廟等等。 清朝中期,這支達爾扈特人的管理者“達爾古”(職位,下同)生下一個叫博爾克圖的男孩,在5歲時,這個孩子被認定為轉世活佛。在清代,康巴什這樣的地方,只有王公貴族才享有教育的權利,普通蒙古人沒有任何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王公貴族接受教育,寺廟也是主要途徑,根本沒有學堂一說。 圖克慶哈然“達爾古”的兒子、轉世活佛、達爾扈特人,這些光環集于一身,加上博爾克圖聰慧機敏,好學好問,他立即被送到青海塔爾寺學習。 在塔爾寺,博爾克圖苦燈相伴,研經習典,十年一晃而過。之后,他又來到拉薩大昭寺學習佛經,經過二十年的清苦修學,博爾克圖精通了佛教的五部經典著作,通過層層嚴格的辯經考核,開始申請格西學位。格西,藏語,漢意為善知識,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的學位。喇嘛按順序學完必修的經典后,可以考取不同等級的格西學位。“格西”中又有不同級別的具體稱謂,諸如“拉然巴”、“措然巴”、“林賽巴”、“多然巴”等。從低到高依次為多然巴格西,林賽巴格西,措然巴格西,拉然巴格西。拉然巴格西是藏傳佛教格西中級別最高的學銜,也是藏傳佛教顯宗中最高的學位。博爾克圖作為申請拉然巴格西學位的考僧,在拉薩大昭寺舉行的祈愿大法會期間,通過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高僧提出的佛學疑難問題的答辯,獲取了這一宗教學銜。 學成后,博爾巴圖返回康巴什,繼任該部的“達爾古”(職位)。作為當時學識淵博的活佛,博爾巴圖不僅主管祭祀和部落管理工作。日常生活中,他把寺院當成學校,召集蒙古族孩子教授知識,傳播佛法。牧民有個頭疼腦熱,他還利用自己學到的蒙醫和藏醫知識,給大家開方看病。在當時的社會中,博爾巴圖作為活佛、拉然巴格西學位獲得者、達爾扈特人、老師、醫生、哈然負責人,備受遠近蒙古人的崇敬。所以,蒙古人把他所在這個地方稱為“哈然巴格西”,巴格西是蒙語“老師”之意,同時,巴格西也是佛教最高學位的稱號。哈然作為達爾扈特的一級基層組織,被作為地名來命名。“哈然巴格希”綜合起來大意為達爾扈特人所有管轄區里最牛的老師。所以,康巴什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今天康巴什能考上那么多清華和北大的學生,是有歷史淵源的(個人謬論)。 同時康巴什也是成吉思汗祭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文化因素是成吉思汗馬鞍和戰馬祭祀,這對未來康巴什區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用“巴格西”命名城市世界上也有,土庫曼斯坦有個著名的港口城市叫土庫曼巴希,是紀念他們前總統尼亞佐夫的,他被他們稱為土庫曼人的導師。 清朝末年和中華民國時期,大量土地被放墾,神木、府谷漢族人開始進入康巴什。漢族人在音譯“哈然巴格西”過程中,直接口譯為康巴什。把居住達爾扈特人地方,直接口譯達爾罕壕,壕是陜北方言,意思是溝或渠,達爾罕壕(原康巴什一個村子的名稱)實際就是達爾扈特壕。 1950年,由達爾罕壕、補洞、昌漢呼舒、烏拉什里、康巴什五個行政村組成康巴什鄉。康巴什鄉隸屬郡王旗。 1958年,郡王旗和扎薩克旗合并,更名為伊金霍洛旗。康巴什鄉隸屬伊金霍洛旗。 1983年,康巴什鄉根據蒙古語進行正音,正音為“哈巴格希”,可惜沒正音為“哈然巴格希”。就這樣,康巴什變成了伊金霍洛旗哈巴格希鄉。但當地人仍然俗稱其為康巴什。 哈巴格希鄉由15村組成,油坊壕(康巴什鄉駐地)、西郭家壕、格德熱格、珠和壕賴、伊金壕、吉勞慶、扎木音高勒廟、烏拉什里廟、阿布亥廟、馬王廟、洪欽廟、雷家坡、寨子塔、央片塔拉、白家壕。其中6個漢語村,都為民國年間成村。其余9個地名為蒙古語地名,蒙古語地名中有是5個喇嘛廟名字。 2000年以前,康巴什作為伊金霍洛旗荒漠中的小鎮,相當落后,鄉政府街上還是土木結構的房子,除了供銷社和幾家飯店外,連個像樣的旅店都沒有。2000年夏天,在全國大辦經濟開發區情況下,伊克昭盟決定在東勝和伊金霍洛旗之間建設一個開發區,以推動工業經濟發展。2000年12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內蒙古青春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康巴什成立。因康巴什最高的山是青春山,也有人寫作“青椿山”,這座山就是今天的榮烏高速和210國道交叉線處。故名青春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在鄂爾多斯市黨政大樓北側公園為青椿山公園,但這不是當時所講的青春山。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在撤盟設市后一場普通會議上,徹底改變了東勝和康巴什兩座城市承載的功能。 東勝區作為當時鄂爾多斯市政治中心有四個衛星鎮,分別是北面的萬利鎮、東面的銅川鎮、西面的罕臺鎮和南面的布日都鎮。從四個鎮任何一個鎮方向發展,都面臨立地條件差,都是丘陵地帶,用老鄉的話講就是“地不平”,不適合作為百萬人口城市,很難承載新成立鄂爾多斯市的發展空間。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拉大城市框架。再一個東勝最大問題就是缺水問題,東勝老居民知道,那時東勝有一項生意就是開著四輪車賣水,在平房區居住的居民都得提著桶排隊買水。直到東勝飲黃工程結束后,東勝才徹底實現穩定供水。但飲黃工程用水量要受國家黃河管理局控制,也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在這種情況下,為新的市府所在地選址開始醞釀。 在一次又一次會議后,三個地方進入備選方案。一個是東勝區的灶火壕,一個是伊金霍洛旗的新街,一個是伊金霍洛旗哈巴格希鄉,也就是后來的康巴什。三個地方各有優勢。灶水壕行政區劃為東勝區布日都鎮灶火壕村,這個地方水肥草美,地域平坦,中間有吉勞慶川沿村而過,具備一定城市發展空間。最主要一點就是鄂爾多斯市政府駐地在東勝區境內遷移,無需國務院批準,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即可。第二個地方是伊金霍洛旗新街鎮。新街鎮是伊克昭盟成立時“蒙政會”(伊克昭盟行政機構)所在地,后來才從新街遷到東勝。再一個就是新街距離烏審旗、鄂前旗、杭錦旗都要比東勝近一些。這都是地域優勢,但新街當時已戡測出煤炭,屬于煤炭開采規劃區。第三個地方是哈巴格希鄉,這個地方有烏蘭木倫河依河而過,大部分是沙丘地貌,推土機就可推出平整土地。隨后,就這三個地方又數次組織實地調研。在一次調研中,有一位領導說,背靠青春山,面迎紅海子,烏蘭木倫河穿城而過,河兩岸一馬平川,遠眺有圣祖成吉思汗陵,鄂爾多斯機場近在咫尺,這樣優美的地方還用選擇嗎?說的所有人都笑了。就這樣,伊金霍洛旗哈巴格希鄉從三個地方中作為最優選擇進入第一梯隊。 2003年6月29日,鄂爾多斯市一屆人大四次會議決定鄂爾多斯市政府駐地遷往內蒙古青春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3年,為了便于工作,伊金霍洛旗的哈巴格希鄉整建制劃歸東勝區管轄。康巴什開始征地和基礎設施建設。 2004年,經內蒙古人民政府批準,內蒙古青春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東勝康巴什新區。當年5月,一個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為主題大規劃正式啟動,新區規劃控制面積15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32平方公里。“一市兩區、三個組團”的城市戰略構想正式提出。鄂爾多斯市幾大文化建筑,分別是馬鞍造型的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天外隕石的鄂爾多斯博物館,蒙古帽子的鄂爾多斯大劇院,蒙古三部黃金著作的鄂爾多斯圖書館,流動的舞蹈的鄂爾多斯藝術中心等全部開工。 建設,建設,再建設。3年后,2006年7月31日,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駐地如期遷址康巴什新區。 2010年,美國《時代周刊》刊發一篇《Ordos, China: A Modern Ghost Town》(《鄂爾多斯:一座現代的鬼城》)對康巴什進行了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康巴什立即被推入輿論的漩渦。但康巴什以“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頂住壓力,憤然前行。事過多少年,康巴什因“中國最大鬼城”之名因禍得福,馳名中國,名揚世界。 2012年8月,康巴什新區被命名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2016年6月8日,國務院同意鄂爾多斯市設立康巴什區,將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的哈巴格希街道、青春山街道、濱河街道劃歸康巴什區管轄,康巴什區人民政府駐濱河街道鄂爾多斯東街10號。實際上就是原來哈巴格希鄉行政范圍變為康巴什區了。 2017年2月13日,康巴什區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今天,康巴什區是鄂爾多斯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總面積372.5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8.42平方公里,轄1個園區(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4個街道、15個社區,總人口15.3萬人。 康巴什完成了由一張白紙到一幅絕美風景畫的跨越,實現了從貧瘠荒原到現代化新城的騰飛。今天的康巴什,到處呈現出實力的底蘊、活力的風采和魅力的光華。 |
|
來自: 新用戶2373659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