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來,季節交替,天氣反復無常,對于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弱的人來說,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了。昨天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后,辦公室的小劉就開始鼻塞、流涕的感冒癥狀,后來還出現咳嗽、咽喉痛等不適癥狀。 小劉剛出現癥狀時,同事們就在群里紛紛支招,“吃阿莫西林或頭孢消消炎就好了”、“頭孢是抗生素不能吃,退燒吃布洛芬”、“是流感吧,要抗病毒藥”......結果各種各樣的藥把大家都搞糊涂了。
消炎藥、抗生素、抗病毒藥,你能分清“感冒”到底要吃哪種藥么?有什么區別?今天,小九就來科普一下。 一、抗生素≠消炎藥!兩者有什么區別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是,把消炎藥和抗生素混為一談。像同事說阿莫西林或頭孢,其實并不是“消炎藥”,而是抗生素。 消炎藥是比較寬泛的概念,是指對炎癥進行對癥治療的所有藥物。而我國老百姓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要能消炎的,就叫做“消炎藥”。 但是要知道,炎癥是機體對外部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而引起炎癥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包括物理化學、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非感染性炎癥,以及由病原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所致的感染性炎癥。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需要消炎時通常是指非感染性炎癥,真正需要的是影響機體炎癥反應的抗炎藥(真正的“消炎藥”),它們可以抑制炎癥因子產生或釋放,從而使炎癥得到減輕至消退,使炎癥引起的疼痛得到緩解。主要分為兩種:
·由物理化學因素引起的發熱、疼痛而使用的“消炎藥”是指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常見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 ·由自身免疫介導而使用的“消炎藥”,則是指糖皮質激素,比如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等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皮炎等疾病,發揮抗炎作用。 而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并不屬于以上種類的“消炎藥”,而是由病原菌引起而使用的“消炎藥”,它并不直接針對炎癥本身,而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各類細菌,通過抑制和殺滅病原菌,間接使炎癥消失。 也就是說,只有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癥才考慮用抗生素。而非感染性炎癥的人不宜濫用抗生素,否則抑制或殺滅患者體內有益的菌群,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還會導致耐藥菌的產生。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由于分不清哪些是抗生素,而常常誤把抗生素當作“消炎藥”來使用。其實判斷哪些藥是抗生素,方法很簡單,抗生素藥名通常含有“霉素、西林、頭孢、沙星”等字眼,比如青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頭孢唑林、頭孢拉定;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那么,我們常說的阿莫西林、頭孢在什么情況下服用呢?有什么不同? 阿莫西林可以有效殺死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幽門螺桿菌等,對于肺炎、中耳炎、鏈球菌咽炎等炎癥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而頭孢藥物廣泛用于泌尿系統、消化道、呼吸系統感染及圍手術期預防感染,還可以應用于比較危重的感染。相比較而言,頭孢藥物的抗菌范圍更廣、藥物成分更穩定,過敏反應較低,更安全。 對于感冒而言,只有當明確合并細菌感染,考慮有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時,才應加用阿莫西林或頭孢等抗生素治療,大家不要再用錯了。 二、抗病毒藥物又有何不同?該怎么選? 抗生素對病毒性感冒無效,應使用抗病毒藥物。抗生素是對抗細菌,抗病毒藥則顧名思義是用來對付病毒的通過在病毒復制繁殖的不同階段,抑制其繁殖所需的酶,從而預防或是抑制病毒的生長。
我們常見帶“韋”字的藥物幾乎都是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雖然同屬于抗病毒藥,但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同的藥物所對癥也不同。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會混淆用藥。那么,我們該如何對癥選擇呢? 甲、乙型流行性感冒:選擇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是一種選擇性抑制病毒包膜神經氨酸酶活性的藥物,可阻止子代病毒從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阻止病毒在人體內病毒復制,從而降低病毒的致病性,達到治愈流感的效果。 該藥物被國內外權威指南和共識推薦為甲型、乙型流感確診或疑似病例的首選用藥,既可以用于預防,也可以用于治療。當有明確的流感患者接觸史或已出現流感樣癥狀時,在48小時內使用可以有助于減少發病率、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臨床常用的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顆粒的劑型可精準確定劑量,安全性高,而且口感好,口服后會被胃腸道迅速吸收,可以與食物同服或分開服用,更適合兒童和吞咽困難的患者。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等:選擇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俗稱“病毒唑”,屬于廣譜抗病毒藥,體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生長的作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韋林對胎兒有致畸性,在用藥前、治療期間和停藥后至少六個月,無論男性或女性,均應避孕。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帶狀皰疹、水痘等:選擇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首選藥物。同時用于急性帶狀皰疹、初發和復發的生殖器皰疹、水痘等疾病的治療,并不是適用于呼吸道的病毒感染。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消炎藥、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這3種藥物有了初步的認識,不管是哪一種藥物,我們都應謹慎對待,在用藥前應認真了解清楚其適應癥和禁忌癥,藥物只有用對了才是寶,用錯則可能成為“害藥”! 參考資料:1. 抗細菌vs抗真菌、抗病毒藥物,用藥有何區別?4表輕松搞定.醫學界呼吸頻道.2023-03-102.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傳染病雜志,2022,40.3. 賈宏軍,周存霞.抗病毒藥物的分類[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3:91-92. 發布于:廣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