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俞這個穴位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在中醫的江湖里它就是一個補虛的大穴。但是最近有的朋友說,膏肓俞穴早已知道,但使用起來卻沒能達到書本上說的效果,這又是為什么呢?所以今天帶著問題,我想再和大家聊聊膏肓俞穴。 ![]() 首先說明膏肓俞穴用于補虛是得到眾多醫家認可且實用驗證的。在古籍《備急千金要方》里就有記載:“膏肓俞無所不治。”《循經考穴編》中也有記載:“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膏肓穴主之。”《針灸大成》更有記載:“膏肓俞主羸瘦,虛損。”所以說膏肓俞穴擅長治療各類虛損,是大補之穴,這個是得到時間的驗證的。但是使用穴位而未能取得相應效果,這大多是以下幾個原因導致。 ![]() 第一、穴位的定位是否真正準確。 膏肓俞穴的位置定位古代醫書中或許有著各不相同的記載。但是現在我們是以教材《針灸學》中的記載為準。其記載膏肓俞就位于我們人體的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的地方。需要發揮穴位作用,第一步就是需要大家按相關取穴方法準確找出穴位。 ![]() 第二、穴位操作方法是否得當。 一個穴位需要發揮功效,這與穴位使用方法息息相關。膏肓俞穴是一個補虛的大穴,如果你需要使用該穴位來進行補益。那選擇的治療方法肯定是補法。對大家而言艾灸之法是比較安全且可靠的補益大法,這也是比較推薦大家使用的。具體方法是確定穴位位置,然后艾灸穴位7~15壯或者艾條灸20~30分鐘,以穴位局部感到溫熱感為宜。在艾灸之法中,隔附子灸效果更佳。按摩推拿法則是最安全可靠且簡單便捷的治療方法。但是按摩法也不是隨便按壓的,而是使用拇指指腹部順時針揉按穴位,以局部感到溫熱感為宜。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或許很多人會不認同我這個觀點。但是中醫補益之法絕非一天可成,不論是艾灸法還是推拿法都貴在堅持,久久為功。 ![]() 第三、中醫的穴位是一個系統,需要穴位間的配合使用。 中醫講求的是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所以在使用穴位之前需要辯證和整體考慮取穴。如果是氣血兩虛者,可以使用膏肓俞配合足三里穴、膈俞穴,這樣可起到健脾生血補虛的作用。如果是肺氣虛咳喘者可選膏肓俞配肺俞、百勞、足三里、太淵穴等,從而起到補肺益氣平喘的效果。如果是心氣虛者,可用膏肓俞配心俞、內關、神門等補心氣安神。以此類推,辯證論治,整體取穴。 ![]() |
|
來自: donglianghua >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