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第5207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3k+ · · 甄科學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我是個搞投資的,為了追風AI,開始學python,決意和程序員打成一片。在互聯網創始人里,我最佩服馬化騰,因為他是程序員出身。剛過去的騰訊股東大會上,“老程序員”馬化騰,講了對AI的看法。 蓋茨、馬斯克,二個骨灰程序員成就了OpenAI。這兩個碼農讀高中的時候就寫代碼賺錢改變了世界。 程序員思維和做線下商業的人,有巨大區別。程序員思維是: 1、問題導向;2、高效系統地解決問題;3、嚴謹;4、持續學習;5、創新和自我改進。 1999年,我在機房第一次摸電腦,加了隔壁機位上(女)同學的QQ。號碼8位。現在,我每天最少8小時花在微信上,微信是我的第二大腦存放地。 個人認為,騰訊是為數不多靠純粹的線上產品力,而非線下商業力,持續成功的公司。 所以,馬化騰對AI的觀點,我要字字嚼碎了讀。 官方媒體里帶引號的馬化騰原話是: “我們最開始以為AI是互聯網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這簡稱——百年論。) “對于工業革命來講,早一個月把電燈泡拿出來,在長的時間跨度上來看是不那么重要的。” “關鍵還是要把底層的算法、算力和數據扎扎實實做好,而且更關鍵的是場景落地,目前(我們)還在做一些思考。我感覺現在有很多公司太急了,感覺是為了提振股價,我們一貫不是這種風格。” “發現哪些業務和過去的業務能產生1+1大于2的效益,用得上自己過去的經驗并且能做到業內最好的水準,經常思考這個,會讓自己的動力更足。” 以上帶標點248字,字數不多,一共四個重點,斗膽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是別人說AI是百年機遇的話,我是不信的。我做風險投資,聽夠了百年一遇的畫餅說辭。 但現在是馬化騰,一個有工程師思維的嚴謹程序員、一個久經沙場的互聯網老兵、一個不需要忽悠股價的人,說出這樣驚人的話。(敬請注意,我沒有必要拍馬……) 不管你信不信,我本來就這么認為,只是現在更堅信了。 1000年前,印刷術發明了,有追求的人一定要學會寫字讀書,會認字的人就是人才。60年代小學生是高材生,現在的研究生滿大街。未來不會用AI的人,大約等于文盲。 在百年機遇里,每個人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反正我已經可以用AI寫文章、研究項目、寫代碼了。辦公高效之選,驚艷所有人。 要創業的,大風已起。多年之后,就像回顧第一代互聯網大廠都是1999年前后創辦的一樣。AI會把現在所有的商業形態都重做一遍。也會有新的AI原生應用。未來的AI大廠也必將都是2023年前后創辦的。 要投資的,別顧慮宏觀經濟了。1999年前后也是資本寒冬,亞洲金融危機余威猶在,人民幣基金還沒幾千萬的子彈,不敢投資的結果是第一代互聯網大廠被美元基金摘了果子。 AI創業成功率極低,是真正風險投資的游戲。創業者別找假VC、玩preIPO的投資人,他們沒這么大的“膽兒”。 股民的“膽兒”倒是挺大。AI概念股,拿到了就偷著樂吧。當年的中石油,誰料到15年后靠“中特估”才看到解套的希望。很對,AI真的是“新經濟中的石油”。
算法上,國內十幾家大廠都在推出大模型。有人自研,有人套牌。理論上,我明天就可以推出一個大模型——拿開源模型改頭換面。 騰訊是這個領域最低調的一家公司,目前只推了一個面向大模型訓練的新一代算力集群。QQ、微信的產品形態和聊天機器人、文字最近,騰訊卻沒說要做大模型。友商們做大模型都要算力啊。 有趣的是,國內公司急吼吼在大模型上追趕OpenAI,而OpenAI和谷歌擔心的卻是被開源模型要了老命。 開源社區正在圍繞Meta的LLaMA開源模型,快速構建和ChatGPT能力相當的大模型。斯坦福大學的Alpaca號稱可以和ChatGPT競爭,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復制出一個大模型,成本只要600美元。 OpenAI給自己的不開源找的理由是,GPT4太強大了,一旦開源,被壞人利用,電影里毀滅世界的大反派就此誕生。這是實話。 AI教父Geoffrey Hinton離職谷歌,他75歲,對畢生研究感到后悔,認為AI相當恐怖。 OpenAI的創始人強烈地、主動地要求政府監管。一家公司主動要求被監管,古今中外,幾未聽說。自從ChatGPT推出以來,所有的事件不用改編,都是好萊塢大片。 在美國國會針對人工智能監管的聽證會現場,一個參議員用AI生成的模仿自己的假聲說:“我們經常看到技術超過監管時會發生什么,會加深對個人信息的濫用、虛假信息泛濫和社會不公”。 旁邊坐著的IBM首席隱私和信任官說:“人工智能制作出如此逼真的音頻太神奇了,潛在應用是可怕的。” AI生成的虛假內容侵犯他人隱私、侵犯版權是現實的威脅。AI孫燕姿爆火之后,會有人官司纏身。 在數據上,中文互聯網的低質量重復文章、機器人和廣告泛濫的結果,規范訓練集的缺乏,讓訓練中文模型始終落后于英文。 我經常用微信讀書這個APP,如果拿微信讀書的浩瀚高質量電子書作為訓練基礎,是巨大的數據優勢。幾億中國人每天泡在微信上,騰訊有機會掌握中國人最全面的數據。 大模型囊括公開信息,人人都有的東西,則不構成核心壁壘。我認為,最有價值的數據是每個人、每個公司的私有數據和私有信息。 這些信息可能是散見于互聯網的公開信息,比如個人發布的公眾號文章、個人博客、微博、公司網站,也可能是有限公開或不公開的文本、筆記、簡歷、個人喜好。 當把這些信息重新組織整理后,可以訓練出每個人真正的私有模型,它可以存儲你的沉淀和記憶,變成你的第二大腦。 在場景上,一個黑暗的事實是,AI已經快速向灰產、黑產、詐騙、色情滲透。這些恐怕是落地場景最快的地方。 作為正兒八經的投資人,我研究了很多國外的AI項目,目前還是以效率提升和工具類為主,具有共識的新場景尚未出現。 關于創新場景,我的上一篇文章《AI應用的真錢景》里的論述,現在仍不過時。 因此,馬化騰說:不能急,場景還在想。
但是,騰訊在相關回答中提到: “我們的團隊正在計劃一些有趣的產品……例如,它為我們的搜索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再等一段時間,可能會在我們的服務中推出有趣的AI幫手。” “一個有趣的AI幫手“,這點信息非常重要。非常值得猜測這個幫手會是什么。 不夸張地說,微信搜索已經是我的中文搜索第一選擇。因為公眾號的文章質量比泛互聯網搜索的質量高。AI提供了新維度給Bing和谷歌搜索這樣的專業搜索引擎。 微信搜索作為微信內部的一個小功能,會有什么不同于專業搜索引擎的新維度嗎? AI幫手也許是AI生成表情。比如,國外的personal.ai公司推出的全新AI及時聊天工具中,包含用文字生成圖片表情的功能。你可以在聊天框中打入一行字:一個中年金融男在瘋狂學代碼的痛苦表情,它會生成這樣的圖片發送出去—— AI幫手也許把微信鍵盤的更多功能集成進入微信。微信鍵盤是一個包含語音識別、聯想輸入等AI能力的輸入法,它轉身就能變成AI助手。比如,它是不是可以根據上下文意思,生成更長的文本,或者自動組織語言、重新編輯我顛三倒四隨便寫的微信回復。 AI幫手也許是給公眾號作者配上AI寫作助手,也許是推一個官方微信號,加了它之后,可以和它聊天,就像和ChatGPT聊天一樣。也許是很多。 在BAT及其他所有大廠中,只有微信和QQ是聊天界面,可以天然無縫地加入AI聊天機器人。當然,AI助手不一定是對話界面,不一定是微信全局使用的,也不一定是在微信里的工具,騰訊還有2B和很多其他業務。 微信的任何一個小的改動都謹小慎微,它的影響是從老嫗到小孩,從白丁到院士的10億人口。 騰訊的歷史是一部靠產品力說話的歷史。QQ不用推廣就獲得了大量用戶,微信紅包用一個小功能引爆了龐大的支付和金融服務市場。騰訊有用小功能撬動大商業的傳統和能力。 想到這里,不說其他,有幸身逢百年一遇的創新產品,想起醞釀中的AI小助手,我興奮得要急于吃瓜了。
馬化騰說,發現哪些業務和過去的業務能產生1+1大于2的效益,用得上自己過去的經驗并且能做到業內最好的水準,經常思考這個,會讓自己的動力更足。 我在近期文章《大公司內卷GPT之戰》中,講了企業用AI增效的多個方面,這包括提高企業人力資源效能和優化企業流程兩個主要方面。大白話就是,怎么用AI能讓10個人干20個人的活,和讓5步流程變3步。 我相信,增效是成熟大公司使用AI的第一步,也是他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這個時間窗口在半年到一年左右。騰訊沒想好場景,大量的初創公司更沒想好,但他們光著腳悶頭就干了。 在這半年到一年中,小公司有可能聚焦用戶需求,做出顛覆式創新和AI原生的產品。這些小公司需要快速積累到某些壁壘和優勢,為等待大公司的黑暗森林打擊做好準備。 騰訊是互聯網黑暗森林里的歌者級存在。即便如此,馬化騰仍認為:好的公司不能包攬一切。 馬化騰通過多年管理經驗看到,要聚焦最擅長的領域,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不能貪圖利益,把寶貴的精力分散在其他人更專業的方面去搶一杯羹,專注才能最大化地發展自己的優勢。 這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持續改進的理念。把一個代碼寫好,妥妥的程序員思維。經常性思考和反思,以便聚焦能發揮出最大動力的業務。這種態度對于任何個人或組織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說句大話,持續學習,投身幾百年一遇的歷史機會,是當代青年的歷史選擇。雖然我已經是中年了,但我喜歡學習先進的東西,誰讓我叫甄科學呢。 別看我只是個管基金的,但我也是一個基金行業的創業者。我投資了不少初創企業,也可能很快變成AI行業的聯合創業者。 作為企業領導者,在快速變化的科技行業,不僅要解決目前的問題,還要看更大的長期目標。這種長遠的視野使企業家能夠在日常決策中保持冷靜和理智。在百年機遇里保持理智最難得。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qspyq_biz@163.com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視頻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