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杜月笙頭一次去舞廳快活,便相中了15歲的陳幗英,一把將她摟入懷中,姑娘嚇得小臉煞白,慌忙說:我賣藝不賣身。杜月笙來了興致:信不信?你早晚會是我的人! 杜月笙從不光顧舞廳,這次踏進麗都大門是有目的的。自己整天忙于生意,老婆沈月英滿腹牢騷,寄情于大煙,整日吞云吐霧,府上來了客人都懶得下樓打招呼,更別說替他撐門面了。 杜月笙迫切需要一個有文化又上得了廳堂的女人來幫他,關鍵是這個女人還得是清白之身。他早就聽說上海灘的舞廳有許多學生在做舞女,賣藝不賣身,于是便來到了大名鼎鼎的麗都舞廳。 老板趕緊安排頭牌交際花來伺候,杜月笙卻讓他找幾個沒被人睡過的女學生來。 轉眼,6個女學生姍姍而至,杜月笙一眼便相中了婷婷玉立的陳幗英。姑娘身材高挑,端莊秀麗,一身江南女子的溫婉氣息撲面而來。 杜月笙不會跳舞,拉著姑娘進了雅間聊天。得知陳幗英15歲,是初二的學生,來這里已有半年了,老奸巨猾的他摟住姑娘的腰便往懷里拉,姑娘嚇得小臉煞白,慌忙推了他一把,說道:“對不起,儂不賣身。” 杜月笙佯裝惱怒的樣子,問:“知道我是誰嗎?”“您是杜先生,可我不賣身。”姑娘嘴唇哆嗦著說。 杜月笙不由得來了興致,這些年,見慣了投懷送抱的女人,這個小姑娘竟敢拒絕他,與眾不同啊! 他繼續試探道:“今天從了我,回頭娶你做姨太太,怎么樣?”小姑娘眼里閃著淚光,好半天憋出一句話:“儂得回家問問姆媽。” 杜月笙見狀心中愈發憐愛,自己討個姨太太何須如此費勁?可眼前的小姑娘令他不忍動粗,于是,笑著說:“想好了,告訴我一聲。”陳幗英答應著,趕緊退了出去。 杜月笙的一番話令她心神不寧,好不容易散了場,匆匆趕去醫院。其父一直肝不好,這次疼得厲害,住了院,可動手術需要一大筆錢,父母打算不治了,明天回家。 陳幗英知道后,立馬想起杜月笙的話,此刻她反倒不害怕了,反正自己早晚都要嫁人,現在正好是個機會,嫁給杜月笙,父親就有錢治病了。 于是,她把今天的事跟父母說了。老兩口淚如雨下,家里窮,只希望攀上杜月笙是女兒的福氣。 第二天,杜月笙一來麗都就進了雅間,他有把握陳幗英一定會答應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正想著,陳幗英來了,沒等杜月笙開口,她大大方方地說:“杜先生,儂想好了,可有個條件。”“什么條件我都答應。”杜月笙說道。 姑娘便把父親病重的事講了出來,還沒提到錢呢,杜月笙便開了張支票遞給她。陳幗英的眼淚下來了,連連說用不了這么多,杜月笙看著姑娘可愛的樣子,伸手擁她入懷。這次,姑娘沒有反抗…… 陳幗英的確是處女,杜月笙放了心,回去就讓人送聘禮,還特意為她買了棟小洋樓,風風光光將她娶進了門。 從此,凡是需要在家里應酬的事,陳幗英總是與杜月笙一同出面。她談吐得體,舉止優雅,客人們嘖嘖稱贊,杜月笙更是引以為傲,家中的賬務全都交給了陳幗英打理。 命運眷顧,陳幗英一連給杜家生了3個兒子,杜月笙和原配一直沒有生養,這下人丁興旺,可把他樂壞了,對陳幗英愈發寵愛。 1937年,日本人進攻上海,杜月笙出錢出力支持抗日。尤其是個人捐款4萬大洋,從海外訂購了兩架飛機,引起轟動,中外記者競相報道。 捐贈典禮那天,按慣例,飛機首航試飛前需要進行擲瓶禮,杜月笙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陳幗英。 所謂擲瓶禮源自古希臘,就是將一瓶香檳酒從飛機頭部扔下,摔碎,以此來敬神祈福,預祝飛行順利。 陳幗英在萬人矚目下落落大方,神采奕奕的身影被記者們拍了下來,她也因此成為上海灘家喻戶曉的人物,為杜月笙賺足了面子。而陪伴他白手起家的原配沈月英卻終日與大煙為伍,更是鮮為人知了。 《杜月笙全傳》不光講述了這位黑幫大佬從童年到老年的傳奇故事,還記錄了動蕩歲月中的世事無常與十里洋場的風云變幻。杜月笙出身貧寒,卻能在臥虎藏龍的上海灘開辟出一片天地,離不開自身的實力。 雖然這些都已成為歷史,但他為人處世的智慧依然值得后人借鑒,怎樣結交朋友,怎樣籠絡人心,怎樣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如魚得水,怎樣在同行中立于不敗之地……書中故事引人入勝,令人受益匪淺。 作者:飄飄 編輯:檸檬 #夏日生活打卡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