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改風云公眾號第1403篇原創文章 知風云:時間列車永不停息,總在我們東張西望的瞬間,呼嘯而來。每到一個關鍵時點,這列車都會有意放慢速度,鳴響汽笛,緩緩進站,給站臺上的人們判斷、選擇、搭乘的機會,然后再次加速,頭也不回的奔向未來。責編|億億 編輯|阿苓 有時候,你猶豫遲疑,錯過了這一班,還有下一班上車的機會;但多數情況下,會一步慢,步步慢,終究會與時代的機遇擦肩而過…… 分別從2018年和2020年開始的雙百行動、科改行動,像極了這種感覺,只不過一些朋友還沒有覺察。 5月15日在廣州分別召開的雙百行動和科改行動擴圍深化現場推進會,就是最新一次改革列車進站鳴笛,整裝再出發的關鍵時間窗。 仔細想來,這次會議是具有國企改革歷史意義的。 2018年雙百行動開始以來,在執行滿三年的2020年10月底,也在廣州進行過全面總結和再部署,可以說那次是雙百第一階段的進站停車再出發。 從2021開始又三個年頭過去,本次通過擴圍深化現場會,對第二階段的三年進行總結,再聚焦下一階段的改革任務,讓六年來的雙百改革可以再次凝神聚氣,劃上第二個歷史性的分號。 2020年科改行動正式啟動,在當年開展過集中性現場推進會,之后加入企業不斷增加,疊加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當中,一直在低頭全力推進。 第一個三年過去了,本次廣州會議伴隨科改企業歷史性擴充250余家,總量達到670家以上,對三年的改革經驗進行總結,可以說是科改三年來第一個歷史性節點。 兩列原本始發站不同,開始時間不同,前進方向不同的改革列車,在2023年5月同時到站,一起在新的時間點公布新征程的前進計劃,這不僅是專項改革工程高效集約組織安排的結果,更是新階段兩項改革深度交融的信號。 雙百、科改工程下一步如何改革?新的改革階段具有什么特點?我們今天嘗試做一理解。 01 雙百工程新階段:打造現代新國企典范我們先來看雙百工程。 2018年,啟動這項改革時,基本目標就是要“在全國國企國資系統抓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層企業;就是要努力使國企改革各項政策要求“一竿子扎到底”;就是要支持鼓勵“雙百企業”大膽探索、銳意創新。” “不同于以往的專項試點,“雙百行動”是一個綜合性的改革行動,是要在這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層國有企業中,全面落實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全面應用前期各專項試點取得的經驗成果,打通改革推進的“最后一公里”。” “在此過程中,將培育出一批國企改革尖兵,進而起到引領示范和帶動面上國企改革的重要作用。” 從2018年到2023年的大致六年時間內,在這個基本改革目標引導下,雙百改革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核心主題是“五突破一加強” 雙百企業擔負起國企改革示范標兵的責任,在哪里進行切入?相關政策提出“五突破、一加強”的基本改革框架。 “五突破”是指: 在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全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五個改革領域率先突破。 “一加強”是指: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 在這個5+1的基本框架下,約400家雙百企業在三年的時間內,以黨建為引領,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部分開展員工持股,推動董事會建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積極推動本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消化解決,取得了明顯成績。 第二階段:核心主題是三大機制建設 雙百改革第一步的時間規劃是2018-2020年,在基本臨近第一階段收官時,有必要對這項改革的經驗進行總結,并對新階段的工作進行部署。 2020年10月廣州舉行的雙百改革現場推進會,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這次會議用來總結交流改革優秀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對進一步深化“雙百行動”進行再部署、再推進。 會議明確提出,五突破一加強為重點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同時改革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因而,雙百改革第二階段要聚焦“三大機制”的建設。 這三大機制是: 治理機制的改革,要體現制度化、規范化;用人機制的改革,要體現差異化、市場化;激勵機制的改革,要體現精準化、多樣化。 以廣州推進會為標志,雙百改革進入到縱深推進階段。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相統一,通過綜合改革真正有效提升企業的活力和效率。 第三階段:打造現代新國企典范 時間又過去三年,雙百改革的三大機制不斷深化,繼續獲得廣泛收獲。剛剛結束的第二次廣州現場推進會,是對第二階段改革的總結,也是對雙百企業進一步擴圍到580家,并在2023年開始再次深化改革的新動員。 新階段的雙百改革有什么主題詞? 知本咨詢認為,可以總結為“打造現代新國企典范”。 會議要求,““雙百企業”要堅持黨的領導,在優化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上集中發力、走在前列,著力打造一批富有生機活力的現代新國企。” 具體來說,有四項重點任務,分別是: 推動公司治理各項要求精準落地 聚焦主業實業推進專業化整合 推動機制類改革任務更廣更深覆蓋 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總體來看,打造現代新國企典范的新階段,雙百企業的核心任務一方面是將已經開始的治理、用人、激勵各項機制改革做深做透; 另一方面是結合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要求,與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有機銜接,與企業產業結構和主責主業發展緊密結合,在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方面,作出自身的獨特貢獻。 打造現代新國企,多層次創建世界一流,是國企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標,雙百企業沖在前、做典范,理之所至、義之所至。 02 科改工程新階段:打造創新型國企標桿科改行動啟動于2020年,到目前正好滿三年,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同步,正好完成了第一個周期的工作,現在進入到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改革創新雙輪驅動 從2020年4月動員開始的第一個三年,是落實科改企業雙輪驅動改革方針打基礎的階段,核心關鍵任務是圍繞五個方面開展專項改革工作: 治理體制機制 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 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 提升科技創新動能 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這五大方面,如果和雙百行動內容進行比較,可以清楚的發現,少了一項“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增加了一項“提升科技創新動能”。 基本可以做出的推論是,科改企業在機制改革方面的重點內容,是與雙百企業一致的,但同時科改企業增加了科技創新動能的一個新輪子,這也是雙輪驅動的另一個核心。 2022年,科改企業從204家增加擴圍到440家,進一步明確了加快深化機制改革動能的要求,雙輪驅動的改革進入到快車道。 第二階段:打造創新型國企標桿 本次科改企業再度擴圍,改革繼續深化,通過現場推進會的形式,總結了過去三年的良好成績,確定了新階段改革的核心任務。 知本咨詢學習總結,在未來三年,科改行動的中心目標將升級為“打造創新型國企標桿”。 現場推進會議指出,“科改企業聚焦促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健全有利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奮力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這給下階段的科改企業指明了方向和重點。 在打造創新型國企標桿新階段,科改企業面臨的任務大致有六項: 要繼續堅定不移補短板、鍛長板,強化體制機制改革與科技創新的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要聚合優化資源搶占新賽道,加快培育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要更加注重“投入產出兩手抓”,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投入產出效能。 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激勵,全面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塑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企業文化。 要聚焦突出矛盾靶向攻關,加大精準支持指導力度,強化分類考核評估,更好發揮科改企業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如果與第一階段五大改革重點對比,能夠發現科改企業的任務進一步擴寬、深化。 從關注機制改革、創新能力建設,擴寬到培育和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從關注創新機制的硬件和制度建設,擴寬到培養創新文化、容錯環境;從關注創新資源投入,擴寬到同時關注投入和產出,提升創新效能。 這些部分,都需要廣大科技公司全面聚焦。 03 雙百與科改新特點:在融合中共進與時俱進、吐故納新。 改革列車每次短暫停留,都會卸下滿滿的成果,同時裝載新的時代命題,開足馬力繼續前行。 中國國企已經初步完成了三年改革行動的歷史任務,正在向著多層次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新目標蓄力加速。 雙百企業和科改企業現在加起來一共1200多家,雖然從比例上占國有企業法人數量不到1%,但競爭力、代表性都是全國國企的示范標桿,毫無疑問,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使命面前,沒有理由不沖在前面。 2023年開始的新階段,雙百企業要打造現代新國企典范,科改企業要打造創新型國企標桿,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指向,都是在塑造國企競爭力的領軍示范組織。 從要求來看,雙百行動和科改行動正在逐步接近和靠攏,體現在雙百企業也在持續強調價值創造和創新提升,科改企業也要注重戰略新興產業。 我們認為,這兩個專項行動,分別代表著兩類典型國企,從不同的角度推進競爭力提升,一流企業打造。它們的改革底層邏輯越來越相互貫通,能夠形成一個新的有機框架。 這個統一的有機框架,可以稱為 請看圖: 
雙百和科改企業,建議奠定良好的產業結構基礎,突出主責主業,搶占前瞻性新興產業賽道,業務結構的建設和加強是今后改革工作的基礎。 雙百和科改企業,建議按照世界一流價值創造的專項改革要求,從價值貢獻角度對標業內一流企業,將專項改革與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結合起來。 雙百和科改企業,建議反復審視和優化公司的治理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和創新機制,用這四個管理機制的支柱,為企業增添動力和活力。 聚焦、融合、共進,是未來三年雙百行動和科改行動的主音符。 改革沒有終點,企業總有成敗。故步自封是一種狀態,達權通變是另一種狀態,是收拾行囊趕快上車,還是左顧右盼猶豫不定? 雙百和科改的1200多家企業告訴我們,手握車票,加速登程,趕上時代的節奏,可能是不二選擇。 時間窗在2023年重啟,上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