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嘉編。根據41所圖書館所藏地方志編成,為近百年來方志目錄的總結。1935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38年輯成《補編》,發表于《史學年報》第二卷第五期。修訂本成于1956年,1958年出版。初版共著錄方志5832種,93237卷;《補編》著錄730種。1949年以后,全國各圖書館大量入藏方志,其中有700余種為初版及《補編》所未著錄。修訂本共著錄方志7413種,109143卷,糾正初版、《補編》錯誤約1200條。該目錄按地名、卷數、纂修人、版本、收藏地點等列成表格一一著錄,因現存方志以清修為多,故排列次序按《大清一統志》省、府、州、廳、縣的次序排列,一地而有數志者,再依時代先后為序。敘述的次序以省區為單位,最先是長江流域各省,繼之以黃河流域各省,次為西南、東北、西北各省,而以西藏蒙古為殿。每省的次序,先省志,后府志、縣志、鄉鎮志,以前同府的縣自然是各從其府,其兼跨不止一府或一縣的志書,例如劉效祖的《四鎮三關志》,便附在全省之后。該目錄著錄的館藏地方志,以館藏超過二百種為標準,反映28所圖書館的收藏情況,其中有22所圖書館所藏方志較為豐富,故列入“藏書者欄”。書后附有補遺、參考書目、書名索引、人名索引,著錄較為齊全,檢索亦較便利。雖然之后又出現《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等書目,但《中國地方志綜錄》仍不失為檢索方志的重要書目,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