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味藥是艾草,又稱為艾蒿,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肯定見過。它其實還是一種中藥,對于治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都有奇效! 可別以為它長在田間地頭就小瞧它,艾草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應用歷史,全國各地基本都有分布,很多古籍中也有記載。 《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本草綱目》:“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正》:“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于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 艾草性溫,味辛,苦,具有散寒,暖氣血,溫經脈,止痛的功效,既可以外用,也可以內服,它的常見搭配有: 艾葉配阿膠:止血、安胎。 艾葉配香附:增強溫經、行氣止痛。 艾葉配蒼術:溫暖經脈、除濕。 艾草雖然看著不起眼,但作用卻不可小覷,非常適合用于治療寒濕、腎虛體質的婦科疾病,比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這類病癥。 這類患者的癥狀特點通常有:月經量少、有血塊,月經周期不規律,手腳冰涼,小腹冰涼,怕冷,乏力,大便不成形,腰疼、小腹疼,舌苔白、舌邊有齒痕等。 入夏后,外界陽氣上升,對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這類患者來說,此時借用艾草的力量,可有效起到除濕、排寒的作用。我平時也會經常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艾草與其他藥進行搭配治療,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大家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多用艾葉煮水泡腳,每晚泡15~20分鐘,具有排濕寒、助眠、舒經活絡的效果。如果你對自己的情況不太清楚,最好是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下用藥,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