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過壽”都是非常注重的,尤其是對于老人來說。家里的老人每年到了過生日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為長輩祝壽。 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稱為“過壽”的,古人認為:只有過了一定年齡的中老年人,過生日才可稱之為“過壽”。 關于長輩“過壽”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俗話說“壽有三不過,后代福氣多”,那這“三不過”都指的是什么呢? ![]() ![]() ![]() ![]() ![]() 第一個不能過壽的時間,就是父母還健在,就算年齡到了,也不能隨意過壽。 有一句古訓——“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關于父母在不過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父母在的時候,給自己過壽,在民間來說是一種對自己和父母,都不太吉利的做法。第二個原因是,如果過壽必定要大擺筵席,若是只顧著過自己的壽,對父母是一種不孝的體現。 ![]() ![]() ![]() ![]() ![]() 我們都知道,人們過大壽,一般會選擇像七十、八十這樣的整數,而不是整數的年齡,還是不太適合過大壽的。 尤其是七十三和八十四這兩個年齡,不宜過大壽,因為七十三和八十四,分別是是圣人孔子和孟子壽終正寢的年齡,為了對他們以示尊敬,最好還是不要在這兩個年齡過大壽。 ![]() ![]() ![]() ![]() ![]() 我們都知道,六十歲我們稱為花甲之年,在這個年齡以前,人們的身體算是比較硬朗的,而且有些人還沒有退休,六十歲以前不要過大壽。 如果在六十歲之前過大壽的話,很可能會讓別人覺得不太吉利,所以還是在這之前選擇過生日比較好。 而人到了九十歲,年齡已經非常大了,行動不便身體不再硬朗,最好還是不要大操大辦壽宴,否則不僅身體勞累,心理壓力也會增大,所以一般不要在90歲以上過大壽。 總結,其實,為家里的老人過大壽,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長輩的意愿,尊敬孝敬他們,就算不過大壽,相信他們也是很開心的。 |
|
來自: 自強不息在等你 > 《做壽的年齡、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