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玉龜-半寸間博物館藏 我國古代對于龜靈的信仰,有著超過七千年的悠久傳統,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化與凌家灘文化中,都已出現用玉制作的龜,與通天禮神、搖卦占卜的神靈崇拜息息相關。此后,龜靈信仰迭經演變,到南北朝時,不僅完全走出了遠古通天禮神的神靈崇拜范疇,而且也擺脫了漢晉時期“引魂上天”、為亡靈服務的窠臼,成為一種為活著的人祈求吉祥福壽的信仰。 龜占卜法(龜殼占卜口訣) 1987年6月,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了兩件在科學文化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文物——玉龜和玉版(即含山玉版玉龜)。年代距今5300年到5600年。玉板上面刻有神秘的八角星紋;玉龜則應該是一種占卜工具。 凌家灘遺址出土玉龜和玉版 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出土時,玉片夾在玉龜甲里,和漢代緯書中普遍流行“元龜銜符”(《黃帝出軍訣》)、“元龜負書出”(《尚書中侯》)、“大龜負圖”(《龍龜河圖》)等說法,若出一轍,認為含山玉版可與古讖緯書中的《河圖玉版》對觀。 這件玉龜、玉版組合套件,被收入我國第一部全國范圍內考古出土古代玉器的大型考古和收藏工具書——《中國出土玉器全集》中,它們極可能是迄今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占卜用具。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龜 紅山玉龜(一雌一雄)|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紅山遺址牛河梁N5Z1M1號墓出土 紅山遺址牛河梁N5Z1M1號墓出土中的玉龜被墓主握在手中,一手一只,一雌一雄,出土玉龜的墓規模大,隨葬品多,這說明墓主生前擁有較多的財富和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握在手中的龜是墓主權力的一種標志,說明墓主地位更高,權利更大。 紅山文化玉龜 | 遼寧省博物館藏 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 良渚文化玉鱉 | 良渚博物院收藏 在中國古代玉器中,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了用玉做的龜形器,延伸至各個文化期及夏商周,依然傳承有序,這主要來源于人們認為龜能長壽,并能通靈, 進入商周時期后,龜(鱉)仍然是人們崇拜的靈物,商代王室用龜甲占卜記事,為今天留下了珍貴的甲骨文。 另外,在婦好墓中還出土了多只玉龜(鱉)。婦好墓不僅出土了玉鱉,也出土了石龜,還出土了龜形骨刻刀。 ![]() ![]() 龜形骨刻刀 | 婦好墓出土 ![]() 現藏美國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 ![]() ![]() ![]() 到了漢代,龜單獨成器的少了,多與蛇一起組合成玄武。在印璽中,龜鈕與印的材質一起代表了不同的身份等級。龜鈕玉印 ,印文為大劉記印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唐代以后,除了龜鈕印璽,龜(鱉)單獨成器的更少了。 ![]() ![]() 五代玉錢、玉龜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彰武朝陽溝2號墓出土 金代龜巢荷葉形玉佩 | 首都博物館藏 戰國至漢代龜的形狀玉器很少出現,偶爾出現也只做為印鈕,沿自隋唐幾乎沒有出現龜這樣的造型,直到遼金時期延續到宋元,出現龜游荷葉等造型,龜已經從神物成為自然寫景之物。 南宋 龜游荷葉紋玉飾 | 廣漢市文物管理所藏 北宋 玉龜、水晶龜|定州市博物館藏 1969年5月河北省定州市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 從古至今,人們對龜的喜愛有增無減,人們認為龜能夠令自己健康長壽,所以會用各種珍貴的玉材制成各式各樣的玉龜,祈求納福添瑞,吉祥如意。 半寸間博物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