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重點談了吃大肉的秘訣:Cut loss short, let profit run. 今天,我重點談談怎么選股,怎么提高買入的成功率。買對了,不僅能減少止損的頻率,而且能增加吃大肉的次數,從而讓凈值飆升。 我最擅長的是打板。在A股,從草根逆襲成為游資大佬,大多是通過打板實現的。打板,是最穩定、最快捷的致富之路。穩定?穩定?大部分人都不會認同,那是還沒有把握漲停的規律,沒有探索到打板的方法。一旦進了這道門,就會發現打板是最容易翻身的。在沒有找到這把鑰匙前,大部分人打板,都是市場的炮灰。 今天,我就詳細地分享我是怎么看漲停板的,我是怎么挑選漲停票的,又是怎么觀察漲停規律的,怎么買入比較好。 每天收盤后,去看看連板高度,從連板最多的開始看,那代表著市場最火熱的題材,也是市場人氣最旺的票。在這里,我提個醒:不要去論壇觀看,甚至參與討論。老老實實地、認認真真地,盯著日線圖+成交量,這是市場和資金最為客觀的反應和態度。論壇里,很多人夾帶私貨,或者感情,咱們要回到最原始、最本真、最客觀的量價走勢圖。 對于4連板以上的龍頭股,我一般不會參與,繼續上漲的空間和概率都有限。包括20cm的票,我也很少參與,連板太難了;一旦沒法晉級,回撤相當厲害,次日大多低開。但是,對于這些龍頭股,我會作為風向標來觀察。首先,連板后,如果開始放量,成交量高聳入云,那么該龍頭基本上結束了。其次,龍頭倒下,相關題材熄火,首板、二板新的題材,即將接力。 這里,我重點說說成交量。不論是首板、二板,還是4板、5板,只要成交量極度放大,這種票果斷放棄。成交量放大,換手率增加,誰賣給了誰?不要去看龍虎榜,也不要去看主力資金動向,這都是故意給你看的。現在都是電腦自動拆單。咱們從結果來看,成交量放大后,次日大多沒有連板。不要拿特例說事。這就說明漲停票,成交量放大,基本上是大資金賣給了散戶。成交量放大,怎么看呢?那就是和近期的成交量對比,成交量非常突兀,高聳入云。所以成交量大幅增加的漲停票,排除掉。 我一般做首板、二板。成交量溫和,甚至縮量漲停的,表明市場分歧不大,急于拉板,也沒有多少出貨的意愿。這樣的漲停票,是我青睞的。然后,再去看看該票,以前拉板后,前后的量價走勢。比如有的票,最近幾年來,經常是一個板后,次日沒有連板,這樣的票,不值得參與;有2連板的歷史,但沒有3連板,可以考慮首板,2板就沒必要了。一只票,大多是老顧客、老資金,手法、套路基本上差不多。除非是重大事件,改變了資金生態,讓整個市場矚目,成長為大牛股/大妖股。但我想說的是,大部分人,是不能準確把握事件的驅動能力的。我是做不到的。我觀察過去的漲停規律,對于當下的操作,更有參考價值。 我舉個例子,鴻博股份。共4波,第一波5連板,第二波3連板,第三波3連板夾著兩個板,第四波5連板。可謂首尾呼應。并且成交量在2月初放大后,基本上比較穩定。我就是依照這個漲停規律買入和賣出的。如果要我從事件驅動的角度進行解讀。第一大事件,肯定是ChatGPT引爆AI題材,第二大事件,則是英偉達驅動,業績暴增,股價暴漲。這種事件的解讀和認知,是無法指導我參與鴻博股份的。但量價走勢以及漲停節奏和規律,對我買入和賣出,更有參考價值。鴻博股份,連板后,從來不會一下子砸下去。都會沖高,或者高位盤整,安心的賣出。除非幻想從未出現過的6連板。 成交量溫和,歷史上漲停節奏好,開盤后,緊盯分時圖:價格走勢,成交對比。股價不斷攀升,成交量溫和,甚至縮量,方可買入。什么位置買?我的經驗是:拉升幅度和漲停概率成正比,拉得越高,漲停概率越大。所以買得越高,當天漲停后的收益越小,但是漲停概率也是越大。我最近,都是買在板上,以犧牲當天的收益,換取漲停的確定性。 今日操作: 鴻博股份,賣出。神州泰岳,兩天都是沖高回落,賣出。 峨眉山A:一字板,幾度開板,但成交量溫和。旅游板塊以及個股,整體上較強。 市場很難出現鴻博股份、南方傳媒,這種漲停節奏和規律,極具辨識度,特別好把握。可遇不可求。最近估計難做了。但我不空倉,因為不嘗試,不試錯,就不可能吃大肉的。今天,銘普光磁、冠石科技,這倆我也看上了,但沒排不進去。只有峨眉山給機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