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很多人面臨的職場環境并不好,充其量只是糊口的剝削工作,因此,不少人更想要過上不工作都能有錢花的日子,變得自由一些。那么一個人要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富自由”和“財務自由”呢?往下看! 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的門檻是比較高的,在社會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達到。其指的是有足夠多的錢和時間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自由地投入到該做的事情中,同時基本的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持續保障。 一個人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興之所至,就可以訂較近的飛機票,飛去海南度假,或者是打的去拉薩。比如看見有人潛水、跳傘、蹦極、滑雪,那么自己也可以輕松地做到這些。毫無疑問,財富自由很讓人向往,讓人有很大的自由空間。然而其門檻是比較高的。 根據《2021胡潤財富自由門檻》,哪怕是在三線城市實現入門級的財富自由,也需要600萬元。如果是在二線城市和一線城市實現入門級財富自由,分別需要1200萬和1900萬元。而在我國,據央行統計,絕大多數人的銀行存款數是在50萬元以下的。 所以,財富自由對于普通人來說,太難實現了。如果一個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或者是在某個領域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物,比如前排明星或者金字塔頂的一撮主播,或者是一些手握多個專利的研究型人才,或者是一些高管、企業家……可能有達到財富自由的那一天。 財務自由 對于普通人來說,財務自由是相對更容易追尋的目標。因為只需要這個人的被動收入不低于其基本開銷即可。也即如果一個人一年開銷2萬元,那么只要其被動收入能夠達到或超過2萬元,那么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注意實現財務自由不一定需要多少存款。就比如對于一個手握2套房子的人來說,即使沒有多少存款,只要出租其中一套房子的租金就能覆蓋住生活開銷,那么就可以稱這個人達到了財務自由。 當然,在生活中,手握多套房子的畢竟是少數,很多人的財務自由來源只有存款利息這一項,那么需要多少錢才能達到財務自由,要看這個人的開銷和這個人的資金收益率而定。比如如果一個人一年開銷12000元,能享受4%的利率,那么只需要30萬元存款即可。但如果一個人一年開銷24000元,只能享受2%的利率,則需要120萬元的存款才行。 可見,壓縮開銷,以及提高平均收益率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普通人來說,可以試著過極簡生活,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以此壓縮開支。此外,在較低利率的銀行存款之外,適當引入一些穩妥的增值方式也很重要。比如余額寶、儲蓄國債等,均是比較穩健的。當然,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貿經濟平臺的代銷,10萬每月得1000元利潤。 總之,對于普通人來說,想實現財富自由的門檻太高,不妨從財務自由為目標開始努力,其門檻一般會更低一些,也更容易達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