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隊派系中,以陳誠為核心的“土木系”最為強大,他們的核心成員主要來自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 大家都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后老蔣執政以后的主要心腹之一,他當時還有“小委員長”之稱,因此可以說“土木系”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 ![]() 圍繞著“土木系”核心人物陳誠的,當時主要有“四大金剛”、“十三太保”和其他一些骨干,今天老丁叔就和大家說說土木系所謂的“四大金剛”都是誰?后來結局如何? 第一大“金剛”是羅卓英。![]() 羅卓英是廣東大埔人,1896年生,中學畢業后北上考取了保定軍官學校,與陳誠成為同學并成為好友,軍校畢業后回鄉教書育人,三年后才正式從軍,成為國民革命軍中的一員,參加了東征和北伐,先后擔任陳誠為師長的第二十一師參謀處長、參謀長,浙江警備師上校團長、第十一師參謀長、第三十三旅旅長、第十一師師長、第十八軍中將軍長。成為陳誠派系的主要骨干和智囊人物。 ![]() 抗戰全面爆發后,羅卓英率第十八軍官兵在淞滬會戰中的羅店爭奪戰中英勇殺敵,與日軍反復較量,致使日軍未能跨越瀏河、嘉定之線一步,獲得嘉獎,升任第十六軍團上將軍團長兼第十八軍軍長、后還兼任第十五集團軍上將司令官;后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殺敵無數。出緬抗戰后,又擔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跨境作戰,戰績輝煌。 抗戰勝利后,他先后任廣東省主席、東北行 轅副主任、東南軍政副長官等職,主要是協助陳誠治理臺灣。1961年11月6日在臺去世,享年65歲。 第二大“金剛”是林蔚。![]() 林蔚是浙江黃巖人,1889年生,江南水師學堂、陸軍大學畢業,先后在浙軍任工兵營營長、參謀處長、第四團團長、第二十七軍參謀長等職,1928年老蔣成立了警備司令部,由陳誠擔任司令,由于林蔚既是陸大畢業,又是浙江人,所以受到老蔣、陳誠的青睞,于是被選為警備第一師參謀長,從此成為陳誠“土木系”的主要成員。 林蔚先后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廳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軍令部次長兼木桂林行營參謀長、國防部第一次長、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后同其老長官陳誠一道為老蔣經營臺灣,1955年在臺去世,享年66歲。 第三大“金剛”是郭懺。![]() 郭懺是浙江諸暨人,1893年生,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后入浙軍任職,北伐戰爭時期隨部隊投奔國民革命軍,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后任營長、第六師步兵第六旅、第十七旅旅長等,后因新軍閥混戰,郭懺退出軍界。直到兩年之后的1932年,他參加陳誠的婚禮,經舊日同僚的舉薦,才被陳誠任命為第十八軍少將參議,從此便投入土木系,并逐漸成為陳誠的得力干將。 ![]() 此后,郭懺主要是協助陳誠工作,他先后擔任過第五軍參謀長、武漢行營陸軍整理處辦公廳主任兼宜昌行轅處長、第六戰區長官部參謀長、國防部參謀次長、調聯勤總司令、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舟山指揮部主任等職,1950年在臺去世,享年57歲。 第四大“金剛”是周至柔。![]() 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1899年生,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在浙軍任職,1924年應陳誠邀請舉薦赴黃埔軍校任教,先后在陳誠團任團副、二十一師參謀長、十一師參謀長、第十八軍第十四師中將師長、十八軍副軍長,成為了陳誠的心腹愛將。后來經陳誠舉薦,周至柔進入空軍生涯,先后任國民黨航空委員會主任、昆明中央航校校長、空軍總司令、曾指揮中國空軍、蘇聯空軍志愿隊以及美國志愿航空隊協同對日作戰,從“八一四”空戰中殲滅敵機6架首創空戰記錄,到“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大空戰,給日寇以沉重打擊,鼓舞了全國對日抗戰的士氣。 ![]() 1949年,周至柔退居臺灣,1986年8月29日去世,享年87歲。 從上面所述的陳誠系的“四大金剛”,你們有沒有發現,除羅卓英之外其他三人均是浙江人,因為陳誠也是浙江青田人,還有一個他們的壽命都不長,除周至柔超過70歲以外,其他三人均壽不過70歲,所以說他們的結局都不算太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