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修之死表面上看是因為聰明過頭,實際上曹操對其早就有了殺心。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以“前后泄漏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將楊修處死。可見,楊修的核心罪名是兩條: 數次泄露機密;私下結交諸侯。 對,楊修不僅對曹操“雞肋”的口令能夠秒懂,還迅速將其在軍中傳播。更讓曹操氣憤的是,楊修竟然將自己的命運與曹植深度綁定,這明顯就是私交諸侯的行為嘛。 在曹植與曹丕競爭世子的過程中,楊修充分發揮自己揣摩領導心思的特長屢屢給曹植作出正確引導,使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分值不斷飆升。 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當曹丕最終被曹操立為世子之后楊修的身份就非常尷尬了,此時,他的每一項優勢都是他的催命符。 楊修智商絕頂,能力在線,將來他肯定還會繼續給曹植出謀劃策讓其挑戰曹丕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楊修是太尉楊彪的兒子,屬于弘農楊氏的正宗后代,世家大族,這樣的身份屬性可以助力楊修能夠做到一呼百應、從者如流。 這當然不是曹操想看到的局面,留下楊修只會讓曹魏的內斗加劇,出于穩定的需要,曹操必須干掉楊修。 就是曹操選了曹植大概率也不會放過他,因為,這樣的人物將來勢必會在曹魏皇帝面前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絕對是他們曹家的巨大威脅。 曹操代表寒族的利益,天然與世家大族不兼容,如果讓楊修繼續活著,只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危及曹魏的江山。 可以說,曹操的擔心絕對是對的,因為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馬懿后來在發動高平陵政變時就是一呼百應的節奏,直接就控制了曹魏的大權。 ![]() 圖源/劇照 曹操屬于主動排雷的行為。當然,以楊修的智商他臨死前也參透了這點,所以才會說出“他早該死”的話。 再說曹植為什么會落選—— 其實曹操最早選中的人就是曹植,曹植才華在線,能力也說得過去,是曹操最看重的兒子,曹操曾經說過: 曹操之所以沒有急著作出決定一個是因為他想再繼續考察考察,再一個就是,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長曹植五歲的曹丕,畢竟曹丕是事實上的嫡長子,又沒有什么過錯,是世子的最佳人選。 但曹植后來卻是頻頻出錯的節奏—— 兩件事直接就讓曹植以前積累的分數迅速歸零,而且還引起了曹操對他的巨大反感。 曹操不管如何強大名義上還是漢家的臣子,曹植乘車從司馬門而過明顯是在政治上給曹操臉上抹黑的節奏。 還有,曹操已經下令提倡節儉,作為事實上的第一家族,曹家更應該帶頭遵守,而曹植一家卻還是處處彰顯奢靡根本沒將曹操的話當回事。 是的,司馬門事件之后,曹植已經失寵了,本應該積極表現再次回歸老爸的視線,而他卻還是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本能出牌然后不斷犯錯。 曹操大怒,先是將曹植媳婦崔氏趕回娘家,接著更是直接將其賜死。 曹操用最極端的方式其實就是在向曹植傳話:“小子,收斂點。” 自此,曹操徹底放棄了曹植,心中的天平完全偏向了曹丕。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在綜合實力明顯競爭不過對手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能夠連續出錯而自己又能穩扎穩打,也是一種勝出的辦法。 曹植簡直就是主動配合曹丕表演的節奏。 即使是后來,曹操也還是想給曹植機會。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從荊州北伐,曹魏南線吃緊,曹操準備派曹植率軍出征解救曹仁,但是呢,曹植卻在出征前喝醉了,沒起來。 想想,領導在高鐵站等著和你一起出差而你卻因醉酒呼呼大睡,你說你在這家公司還有前途嗎? 總之,這件事之后,曹操對曹植的心,涼透了。 ![]() 圖源/劇照 怎么說呢,曹植和曹丕都算是文人、大才子,區別只是曹植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將文人的屬性無限放大而已,而曹丕卻始終謹記自己第一身份是政客的事實。 一個按本能做事的人和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最終拿到的結果肯定不一樣。 只能說,還得是曹丕的道行高呀。 而現實又是,曹丕這種作風正是后曹操時代所需要的。 是的,曹操的使命是開拓,給子孫打江山,而曹操的繼任者則更多是守成,然后在守成的基礎上再依次剪滅吳蜀。 曹植性格浮躁,常常按本能辦事,肯定不適合接盤大魏的江山。 而曹丕性格穩重、行事溫和,同時又能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永遠能做到波瀾不驚,這種性格簡直就是為魏王的身份量身定做的。 再一個,魏國的一線重臣其實也是支持曹丕的,這些人雖然沒在明面上站曹丕的隊,但在心里還是支持曹丕的,認為他才是最合適的接班人,這點,曹操肯定能感覺得到。 以賈詡為例,曹操曾經向他咨詢有關繼承人的事,而賈詡卻淡淡地說了一句題外話: 哈,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在接班人問題上出錯選了少子引起內亂從而失掉江山的。賈詡雖然嘴上沒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清楚了,立長子。 ![]() 圖源/劇照 同時,像崔琰、陳群、毛玠、司馬懿等人內心也是屬意曹丕的。 既然大家將手中的票都投給了曹丕,曹操也就果斷將曹丕立為世子,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穩定曹魏內部。 出于對大魏江山穩定的考慮,曹丕才是曹操的最優選。 好的,那就這樣定了。 而反觀曹植,支持他的大多數都是一些文人罷了,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通過這場考試,最后的成績已經說明曹丕的綜合能力在曹植之上的事實。也讓曹操進一步看清了這兩個兒子之間的差距。 所以呀,有時候賽馬機制也是幫助人作出選擇的最好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