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國人來說,人生重要的日子,除了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一些傳統的節日外,就是自己的生日了。 畢竟生日是我們出生的那一天,也是一個很重要、很特殊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過生日的人,包括大人、小孩、老人都會受到很特別的待遇。 比如說小孩子吃生日蛋糕,老人吃長壽面,一家人坐在一起慶祝生日,并收到一大堆朋友和家人的禮物等等。 可以說生日是美好的,也是小孩子所盼望的。但是成年人則比較反感過生日,因為過了這一天的生日,又好像老了一歲。 可是對于過生日,我們華夏人是非常講究的,其中有老人認為:“生日不能隨便過,三種人不能過壽”,那么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過生日有什么講究,我來回答一下: ![]() 我們老祖宗的過生日講究: 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在多數西方國家,人們過生日的時候,是非常歡快和張揚的。 一般來說,西方國家過生日的時候,是吃生日蛋糕、唱生日歌的。一般來說,在生日Party上,親朋好友齊聚在一起,并推出點燃生日蠟燭的生日蛋糕后,并齊聲歌唱以度過這個美好的生日。 當然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延續了西方國家過生日的習俗,對于我們老祖宗的過生日的講究,也是忘了個一干二凈。 但是我們身在華夏,老人認為過生日還是有一些講究的。比如說: ①過生日要吃長壽面。 農村老人認為,上了年齡的老人,在過生日的時候要吃長壽面的。而且在吃面的時候,不要把碗里的面弄斷,并拉的越高越長越好,這寓意著長壽的意思。 ②農歷七月生日的人,過生日不張揚。 農村老人認為,由于農歷的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就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所以如果出生在農歷的七月,那么過生日的時候也是不能張揚的。 雖然這句話沒有什么道理,可是對于農村老人來說,這也是一種民間的傳統習俗罷了。 ③生日這一天如果錯過,是不能補生日的。 在農村里農村老人認為,過生日只能提前,不能延后過生日的,至于為什么要提前,這或許是一種民間留下來的習俗吧。 但是如果錯過了過生日的這一天,是不能再一年之內過兩次生日的,這感覺多了兩歲以上,對于寓意來說是不好的。當然今年也是一樣,由于閏二月的原因,生日在二月的也不能過兩次生日。 ![]() “生日不能隨便過,三種人不能過壽”的意思: 生日不能隨便過: ①過生日過陽歷還是過陰歷。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過陽歷的生日,畢竟現在除了農歷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外,其實陽歷則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比如說,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元月一日元旦等等,而且發工資也是按照陽歷的日子來發的,所以也就導致了很多年輕人過陽歷的生日。 但是老祖宗確認為,過生日的時候,最好還是過陰歷的生日,這是因為: 在傳統文化中,我們的生辰八字,結婚的日子,搬家動土等等,以及其他的重要節日,都是以陰歷的紀年方式進行的。所以來說,老人們是非常講究陰歷的,當然過生日也是如此。 不過來說,至于陽歷生日或者陰歷生日,只要決定了,過那個生日都是不錯的,但是一年當中不要過了陽歷生日,再要過陰歷生日。 ②母在不要慶祝生日。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和一個朋友大肆慶祝自己的生日。但是老祖宗認為,母在就不要慶祝自己的生日,這是因為: 其實來說“母在不慶生”,其原因就是晚輩對長輩孝順的表現,畢竟母親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落地,這期間承受了很大的苦難。 所以孩子的生日,也是娘的苦日,因此在孩子生日的這一天,一家人團聚吃個飯,并為母親送上最真誠的祝福,當然這也是孩子對母親的一種孝道在里面。 ![]() 三種人不能過壽: 第一,父母還在,不能做壽。 古人說“父母在,不遠游”,當然還有一種俗語“上有老人不做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尊親在,不敢言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自己的父母還在,是不能說自己老了的,這對于父母來說是不尊重的。 當然除此之外,民間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父母如果還在的話,給自己過壽,那么這就是“子女搶走父母的福壽”的行為,這樣對于父母也是不孝的。 雖然一些講究沒有什么道理,但是當父母還在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做一些花里胡哨的事情為好。比如過壽,這也是不能做的。 第二,六十歲不到,不得做壽。 對于過壽的說法,是不同于過生日的,因為過生日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但是過壽是很明確的。其中古書《周禮》是這樣記載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虛歲到了60歲以后,這也是一個圓滿的輪回,因為天干地支中的年份都經歷了,所以為“花甲壽”,也就是“下壽”。 到了80歲以后,老人認為也屬于“傘壽”,屬于“中壽”,到了100歲以后,老人認為是“上壽”,畢竟能活到100歲的老人已經很少了。 但是盡管有這樣多的說法,但是根據俗語來說“生日年年有,壽誕六十首”,所以來說只有到了六十歲花甲之年,才能有資格過壽的。 ![]() 第三,七十三,八十四歲,不能過壽。 在農村里,有這樣一句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 對于這些,農村老人認為,虛歲73歲和84歲也是人生中的兩道坎,對于這個坎兒年,是不能“過壽”的。這是因為: 按照古時候的說法,73歲是圣人孔子去世那一年,而84歲是圣人孟子去世的那一年。而普通老百姓對于圣人是非常避諱的,所以也就認為73歲,84歲是“兩年坎”,不能大張旗鼓過壽的,否則這是不吉利的。 不過這都是老祖宗的一些主觀說法,其實按照科學來理解,自然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 寫在最后: 通過上述來說,其實在我們華夏,過生日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雖然有一些講究已經不適用了,可是對于年輕人來說,過生日不僅僅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孝道的體現。所以來說,俗語“生日不能隨便過,三種人不能過壽”,雖然有一些不同說法,但是還是很真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