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這里的“門當戶對”包括男女雙方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又包括家庭資產、賺錢能力、身高、長相等等,而軟實力則包括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學歷、認知、三觀等等。 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雙方的“年齡差”,男人都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女人也同樣不想嫁“糟老頭子”,要是老公的年紀比老爸還大,那該如何相處?別急,楊振寧的表現堪稱“典范”。 當初,82歲的楊振寧和28歲的翁帆結婚的消息一出,網友就像炸開鍋一樣,很多人都表示不看好這對“爺孫戀”。畢竟兩人相差了54歲,楊振寧的年紀,甚至比翁帆的父親還大了整整21歲。 年齡雖然不是一個“重要指標”,但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果你是翁帆的父親,你會同意:女兒嫁給一個年齡比自己大21歲的老男人嗎?我想大多數父母,是無法接受這個事情的。 你想想看:女婿比女兒大了整整54歲,結婚后要孩子會不會是個“難題”,要是他去世了,女兒又沒有子女,以后日子可怎么過?就算不考慮這些因素,別人會怎么看待女兒? 但翁帆的父親不是“一般人”,他看問題的角度也和常人不同,面對翁帆的選擇,他不反對也不支持,而是“一針見血”地說道:你是在和一個屋里泰斗戀愛,這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貢獻。 聰明人的做法,就是“只分析利弊,不表態,把選擇權交給當事人“,因為不管好壞,都得當事人自己承受。眾所周知,翁帆做了選擇:接受了楊振寧的求愛,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時間不語,卻見證了“人心”,也見證了“楊振寧和翁帆的真情”。曾經不被看好的“爺孫戀”,如今已攜手走過了18年的風風雨雨,夫妻倆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了倆人的“真愛”。 雖然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波折,但倆人誰也沒有放棄誰,不僅如此,倆人還變得越好越好了。在翁帆的照顧下,100歲的楊振寧依然“精神矍鑠”,在楊振寧的帶領下,翁帆還取得了清華的博士學位。 這段不被看好的“爺孫戀”,之所以能變成“真愛”,楊振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不僅是一個好丈夫,更是一個“好師長”,用無限的“愛”溫暖著翁帆,一同鏟除了婚姻路上的一切阻礙。 不管出席什么楊的場合,不管走到哪里,楊振寧總是牽著翁帆的手,仿佛向世人昭告“她就是我的合法妻子”,給了翁帆無限的勇氣;在工作中、學術上、生活上,也處處維護翁帆,讓她覺得溫暖和自在。 正因為楊振寧是鼎鼎有名的物理學家,他的一舉一動,自然備受公眾的關注。曾有記者問道:請問您怎么稱呼您妻子的父母?楊振寧溫和有禮地回答道:翁先生和翁太太。短短6個字,不失體面又顯情商高。 好的婚姻相互成就,壞的婚姻相互傷害,結婚是人生大事,應該審慎對待,我想問一問各位:你為什么結婚?因為年齡到了,還是周圍人都結婚了,又或者是為了傳宗接代?我想楊教授和翁帆結婚,肯定是因為“真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