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嘉德春拍:一波精美掐絲琺瑯器物

     惠訓(xùn)書院 2023-06-09 發(fā)布于山東
    中國嘉德2023春季拍賣會

    瓷器及古董珍玩集萃

     預(yù)展時間及地點 

    6月7日-6月11日

    金茂萬麗酒店 

    (北京市東城區(qū)王府井大街57號)

     拍賣時間 

    6月11日 13:00

     拍賣地點 

    嘉德藝術(shù)中心 A廳

    (北京市東城區(qū)王府井大街1號)

    琺瑯之臻,輝煌勝金。與鏨胎琺瑯及畫琺瑯相同,掐絲琺瑯作為其門類之一,在歷代的能工巧匠手中,呈現(xiàn)永恒的絢麗光彩。琺瑯工藝雖是舶來品,但一經(jīng)傳入中國,即與我國傳統(tǒng)的金屬制造工藝、鑲嵌工藝有機地融為一體,心靈手巧的中國工匠很快掌握了掐絲琺瑯的制造技術(shù),所制琺瑯器在造型、圖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來文化的影響與痕跡,是實用與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的工藝美術(shù)品之一。


    生如夏花之絢爛,猶如琺瑯的五顏六色。在此驕陽似火的夏天,迎來了中國嘉德30周年春拍,中國嘉德拍賣瓷器及古董珍玩部精心籌備,于“瓷器及古董珍玩集萃”專場中繼續(xù)呈現(xiàn)一批珍貴而精美的明清掐絲琺瑯器,總21件,均以10000元起拍,不僅造型用途多樣,紋飾題材亦十分廣泛,集琺瑯工藝和造型藝術(shù)之精萃,記載了中國皇家琺瑯器的發(fā)展歷史,多數(shù)為具有典型時代特征的標(biāo)準(zhǔn)器物,展現(xiàn)了有明清掐絲琺瑯?biāo)囆g(shù)的發(fā)展脈絡(luò)。

    Lot 2533 
    明早期 掐絲琺瑯白地葡萄紋鼓式爐 
    D 11 cm 

    本品造型敦雅可人,呈鼓式,爐身單線掐絲琺瑯工藝裝飾,以白色琺瑯釉作為底色,施以墨綠、深紫、紅、淺綠等琺瑯釉掐絲填繪紋飾,給人一種清新而淡雅、高貴又沉穩(wěn)的感覺。少許的紅色、黃色琺瑯釉色憑添不少活躍,使整體色調(diào)不至沉悶。紫色和墨綠顏色深邃,質(zhì)地透明,似翠玉、像紫晶。這一經(jīng)典配色,在明代極為盛行。本品小巧精致,掐絲精細流暢,釉色亦較為透明感,尤以紫色釉為佳,具有明代早期掐絲琺瑯的特點。同類造型紋飾的鼓式爐可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元-明初 景泰款掐絲琺瑯葡萄紋獸足鼓式爐。此件與本品風(fēng)格相近,不同之處是本品為白色釉料做為地紋,更為稀見。

    故宮博物院藏品

    爐身腹部作葡萄紋圖案,莖葉下垂,葉端銜掛數(shù)串葡萄果實,葡萄顆粒均勻飽滿,填以透亮的紫色琺瑯釉。其間掌形的葡萄葉由墨綠漸至淺綠及紅,如掛滿秋霜,寓果實成熟之際,可謂用心。且金線于勾勒輪廓的同時,亦作單線布于空疏之處,更使畫面繁密華美,呈現(xiàn)燦爛艷美之氣,更具裝飾意趣。整件爐器色彩艷麗,且其圖繪題材富于生活自然氣息。

    葡萄有著“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葡萄紋在中國出現(xiàn)也非常早,到了唐朝已經(jīng)非常的盛行,大量出現(xiàn)在銅鏡、金銀器上。明早期瓷器、漆器和琺瑯器亦喜歡裝飾葡萄紋。 

    Lot 2528 
    明中期 掐絲琺瑯喜上眉梢紋蓋盒
    D 11 cm

    宋徽宗趙佶開創(chuàng)了中國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其繪畫師法自然,最擅長的就是工筆花鳥,其代表作《臘梅山禽圖》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他在臘梅山禽圖中首開梅花與白頭翁的組合,以示自己對藝術(shù)忠貞不渝追求。梅花喻五福,白頭翁喻長壽,后人畫臘梅白頭翁寓意幸福長久。此件掐絲琺瑯蓋盒設(shè)色清雅,盡顯宋畫意趣。蓋面以白頭翁、梅竹入圖,翠竹梅林、鳥語花香一幅聲色畫面躍然眼前。 


    盒側(cè)三層纏枝梅花、靈芝紋是典明代宮廷常用紋飾。盒內(nèi)遺存朱砂粉,當(dāng)年也許為某位丹青雅士儲存顏料之用。“春王正月,天子萬年”這兩句話最早出自《公羊傳》的吉語,用以祝頌新王朝一統(tǒng)天下,皇帝萬壽無疆。后人偶得此盒,添吉言其上,足見其家國情懷,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維多利亞加爾伯特博物館藏品


    大英博物館藏品

    初見此盒,發(fā)人深思。無論是宋徽宗作臘梅禽鳥圖寄情言志,對愛好的堅守;還是明、清兩代寄情于物,對未來的期許與祝愿。具畫意掐絲琺瑯非常罕見,尤其花鳥紋。可以參考:維多利亞加爾伯特博物館收藏 花鳥紋掐絲琺瑯爐子,大英博物館收藏 鸚鵡石榴紋蓋盒 

    Lot 2527 
    清康熙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梅瓶
    H 29.5 cm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器編2 清掐絲琺瑯》,紫禁城出版社,第69頁,圖44 

    清康熙的琺瑯器生產(chǎn)是承前啟后的時期。以明代掐絲琺瑯器為樣板制造琺瑯作品,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與積累經(jīng)驗,所成器物的琺瑯色彩純正、表面光潔、掐絲細而規(guī)整,直接影響著后世琺瑯工藝的發(fā)展。在康熙皇帝審美情趣的直接影響下,宮廷琺瑯器形成了精致、規(guī)整、輕盈、秀麗的風(fēng)格,十分精美宜人。本品即為典型一例。

    故宮博物院藏品

    此器以精銅為胎,造型取自宋元瓷器梅瓶,線條流暢優(yōu)雅。通體外壁以掐絲琺瑯裝飾,自上而下以淺藍色釉為地,裝飾纏枝花卉紋,枝蔓卷曲自然,蓮花瓣豐腴,是以掐絲代替筆鋒雙勾而成,考驗工匠手頭功夫,非一般工匠能為,呈現(xiàn)出典型的清康熙宮廷琺瑯作藝術(shù)風(fēng)格。設(shè)色布局極為考究,琺瑯料色澤明艷純凈,體現(xiàn)清康熙掐絲琺瑯之用料至純。此件作品雖無款識,但器型挺拔莊重,整體琺瑯料用色秀麗雅致,填色亦嚴(yán)謹仔細,紋飾清晰纖麗,非皇家御用不可親為。 

    Lot 2535 
    清康熙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獅子繡球鼓墩一對
    H 46 cm(2)

    鼓墩又名“繡墩”,“坐墩”, 因它仍保留著鼓的形狀,故名,是我國古代一種常用的坐具,因其上面常覆蓋一方絲繡之物而得名繡墩,也可用其它材質(zhì)制成,造型也多種多樣。清早期繼承和發(fā)展了明式坐具的成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達官顯貴刻意追求室內(nèi)陳設(shè)。運用各種精湛的技藝,融合明代家具的造型,使清代家具形成了其獨有風(fēng)格。 


    本品繡墩成對,精銅為胎,敦實厚重。呈鼓形,平面與圈足相若,腹部六環(huán)帶形交疊,上下銜接處分別飾銅鎏金鼓釘一圈,腹部環(huán)帶上對稱裝飾銅鎏金鋪首銜環(huán)。整器以掐絲琺瑯工藝裝飾,以天藍色琺瑯釉為地,墩面以紅、黃、白、綠、深藍等琺瑯釉裝飾獅子繡球紋,極富動感,熱鬧非凡;腹部環(huán)帶內(nèi)均飾纏枝蓮紋,造型華麗豐茂,設(shè)色多彩艷麗;腹部雙鋪首為鎏金鏨刻,造型夸張繁縟,倍添華綺。繡墩上下分別飾夔龍紋及纏枝花卉紋。器身紋飾銜接處就鎏金裝飾,鎏金較厚,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尤為突出。同類可見,故宮博物院藏品,與本品形制、工藝等如出一轍,唯局部紋飾略有不同,可資比較。 

    故宮博物院藏品

    繡墩,常見有木器、瓷器等材質(zhì),深受后世文人推崇。本品以掐絲琺瑯制更為稀罕。整器掐絲工藝精細靈活,紋飾繁密規(guī)整,采用的單線掐絲紋飾,顯現(xiàn)了由明代晚期向清代早期過渡的時代特征。其琺瑯釉料色澤艷麗,釉面平滑,掐絲鎏金燦爛,加之主要配件之間是以金屬螺絲相連,符合清早期康熙朝掐絲琺瑯工藝的特征,雖未加款,但時代特征明顯,實為一對康熙朝造辦處制琺瑯器的典型精品。康熙琺瑯器本就稀少,此器體量如此巨大,鎏金色澤亮麗,應(yīng)為宮廷珍品散佚宮外,成對保存,尤顯珍貴。

    Lot 2519 

    清乾隆 掐絲琺瑯饕餮紋瓶

    H 18.3 cm

    此瓶以銅為骨,形制小巧別致。外壁通以掐絲琺瑯為飾,以腹部饕餮紋為主題紋飾,上古兇獸尖牙外露,神態(tài)威猛。由上自下分別加飾蕉葉紋、如意云頭紋、菱花紋等多種紋飾。整器銅質(zhì)精純,鎏金燦然,掐絲勻稱精細,紋飾滿密華貴,層次鮮明飄逸,釉彩明潤亮麗,氣度雍容,是乾隆時期掐絲琺瑯工藝的經(jīng)典之作。 

    乾隆時期是掐絲琺瑯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時期,此時制作的掐絲琺瑯器在裝飾上注重與造型的完美結(jié)合,裝飾繁復(fù),極盡工巧。由于乾隆帝嗜古,因此隨著仿古掐絲琺瑯器燒造的增多,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饕餮紋、夔龍紋、蟠螭紋、鳳鳥紋、云雷紋等仿古紋飾,這些紋飾均是對我國古代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圖案紋飾加以變形而來的。此瓶上的饕餮紋即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Lot 2524 
    清乾隆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香瓶
    “乾隆年制”,“凊”字楷書刻款 
    H 13.2 cm

    本品呈凈瓶形,器形雖小,但造型端莊雋美,亭亭玉立。口底鎏金厚實,瓶身施以掐絲琺瑯工藝,通體以天藍琺瑯釉為地,以紅、黃、藍、綠等諸彩雙勾線飾纏枝蓮紋樣,相互交迭,構(gòu)成繁密茂盛之勢,色彩濃郁,為標(biāo)準(zhǔn)之乾隆宮廷風(fēng)格。底刻“乾隆年制“”楷書橫款及“凊”千字文款。其字摘取于千字文中的“臨深履薄,夙興溫凊。”,“凊”字在千字文中位列二百六十四,取千字文做掐絲琺瑯器之標(biāo)記乃乾隆時期之規(guī)定,為乾隆宮廷標(biāo)記之用,以區(qū)別紫禁城中不同宮殿內(nèi)的所屬陳設(shè)物。 

    整件香瓶所施琺瑯釉色純正,掐絲翻折宛轉(zhuǎn),填釉飽滿,工藝精致,呈現(xiàn)華美清麗之態(tài),秀雅靈動之形,為清乾隆時期養(yǎng)心殿造辦處琺瑯作所造,展現(xiàn)出乾隆宮廷琺瑯作的高超工藝和輝煌成就。 

    Lot 2525 
    清乾隆 掐絲琺瑯纏枝花卉開光夔龍紋高足杯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書刻款 
    H 11.6 cm

    此高足杯為侈口,深弧壁略下斂,高撇足。口沿、內(nèi)壁、腹足交接處、足緣皆鎏金厚重。器身以藍色琺瑯釉為地,以掐絲技法制作夔龍團壽紋,以四等距分布,間飾纏枝花卉紋。杯高足上部為一圈蕉葉紋承托杯身,中間飾一周纏枝花卉,最后輔以如意云頭。圈足底心鏨刻方形雙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杯身雖小,但整體比例十分合理,造型勻稱,華麗大氣,掐絲線條精致有度,做工玲瓏清秀,金色亮潤,釉料深沈,透露出富麗典雅的皇家氣息,為典型乾隆宮廷掐絲琺瑯御制之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同類可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與本品形制、紋飾、工藝幾近相同,可資比較。 

    Lot 2534 
    清乾隆 鏨胎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一對 
    雙方框“子孫永保”四字篆書刻款 
    D 9.5 cm(2)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器編2 清掐絲琺瑯》,紫禁城出版社,第351頁,圖281

    本品鏨胎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成對,流傳至今,極為難得。以銅為胎,以鏨胎與掐絲琺瑯技法制成。口沿飾一周變體夔龍紋,碗腹以天藍琺瑯釉為地,以紅、黃、綠、寶藍等諸色琺瑯釉飾四組寶相花紋飾,間以鏨刻四處圓形開光。開光內(nèi)分別鏨刻“萬”“壽”“無”“疆”四個鎏金篆字,并填寶藍色琺瑯釉。底部鏨刻鎏金一周蓮瓣紋,圈足內(nèi)正中鏨刻雙方框“子孫永寶”四字二行篆書款。整體紋飾艷麗,金色明亮,工藝精湛,造型端莊,極為珍貴。 

       

    公元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十三日,是乾隆皇帝80壽誕。皇帝的誕辰日,稱為萬壽節(jié),取萬壽無疆之義,萬壽節(jié)是清代的一大盛事。早在數(shù)年前,乾隆皇帝就指派阿桂、和珅、劉墉、福長安等大臣總辦慶典事宜。為了這次壽宴,乾隆皇帝給宮廷造辦處下旨,讓他們特制一慶壽器具。乾隆時期所制藝術(shù)品可視為皇帝本人藝術(shù)品位的反映,乾隆時期一改雍正時期靈秀典雅的風(fēng)格,而傾向追求制作工藝精細,紋飾華麗繁縟。不僅在造型方面趨于多樣化,在設(shè)色用彩等裝飾工藝上更有獨特的表現(xiàn)。宮廷造辦處不負厚望,在接到到諭旨后,精心設(shè)計,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從此誕生。本拍品就是這批御制器物之一,做工精美富麗,寓意深刻。

    由于高度重視,乾隆親自參與紋飾、文字的設(shè)計選定,采用了象征皇權(quán)的夔龍紋、纏綿無盡的纏枝蓮紋,吉祥的佛教蓮花瓣紋。八旬萬壽秘藏碗底掐絲琺瑯勾蓮紋《萬壽無疆》碗底刻“子孫永寶”字樣,其中“寶”字,經(jīng)過了精心的設(shè)計,將“王、八十萬壽”的歷史信息藏于其中,“王、八十”,清晰可見,最后一道弧線為萬字的起筆,狀如元寶。作品主要紋飾為萬壽藤,又名纏枝蓮,是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飾,因其圖案花枝纏轉(zhuǎn)不斷,有生生不息之意。作品設(shè)計四個開光,分別飾“萬壽無疆”四個鎏金篆體字,呈圓形,寓意為團壽。萬壽無疆出自《詩·豳風(fēng)·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舊時用于祝賀帝王多壽的用語。 

    故宮博物院藏品

    清宮檔案記載,“萬壽大宴上唯有乾隆一人使用全套景泰藍碗、盤餐具,余者都用瓷器。”自此,這類掐絲琺瑯勾蓮紋《萬壽無疆》碗幾乎成了“乾隆”的標(biāo)志。有“乾隆”處必有此器,有此器必為皇帝專用。故宮、沈陽故宮、避暑山莊幾處重要的皇家行宮,皆配制了此種餐器,作為帝王的“萬壽無疆”的象征。萬壽無疆碗作為頂級特制御用餐具,是乾隆萬壽盛典上的最重要器物,堪稱“碗中至尊”。 

    Lot 2526 
    清乾隆 掐絲琺瑯將軍寶、摩尼寶一對
    H 38 cm(2) 
    來源:法國拍賣行,1995年2月23-24日,Lot 222 
    參閱:《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琺瑯卷》,萬卷出版公司,頁137-144,編號17-14 

    本品掐絲琺瑯將軍寶、摩尼寶,屬佛教七政寶中的兩件,又稱七珍,其他為法輪、皇后、大臣、白象、寶馬,據(jù)印度佛說,轉(zhuǎn)輪圣王有七政寶隨同,護持屬地,七政寶之說后入佛義,其隨同輪王臨世。七政寶亦作供養(yǎng)釋迦如來佛,象征其覺靜與護法之力。因七政寶與圣王之淵源,得帝王喜愛,使其成為宮廷中常見裝飾。清代宮廷信奉藏傳佛教,經(jīng)常下旨制作七珍或八寶造形之法器,有瓷質(zhì)、金屬等多種形式,這些供器作為藏傳佛教的特殊象征符號,用以供養(yǎng)諸佛。


     法國拍賣行,1995年2月23-24日,Lot 222


    此對七珍供器銅胎,胎體厚重,通體以掐絲琺瑯兼具鏨刻鎏金、嵌寶等多種工藝于一身。上部為銅鎏金鏨刻火焰為外廓,內(nèi)置將軍寶珠及摩尼寶珠,紋飾鏨刻華麗,盡顯其靜穆神圣,局部以鑲嵌寶石裝飾。二珍均置于掐絲琺瑯蓮花器座,座上部為盛開蓮花及蓮蓬,四層仰蓮瓣交迭,蓮瓣飽滿鼓起,色彩繽紛典雅;中部為銅鎏金寶瓶,兩側(cè)掐絲琺瑯飾雙螭龍紋飄帶繾綣,下部為掐絲琺瑯二層圓臺座,飾以纏枝花卉紋、覆蓮瓣紋與回紋等紋飾。兩件供器裝飾風(fēng)格一致,工藝相同,應(yīng)為同時所制,配套使用。整體布局緊密,繁而不亂,以鎏金、掐絲琺瑯交錯裝飾,既顯其靜穆神圣,又不失華美高貴,當(dāng)為乾隆時期琺瑯器作精品。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品

    同類可見,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套“清乾隆 掐絲琺瑯蟠螭八寶”,形制、工藝均與本品一致,應(yīng)為乾隆宮廷同一時期制作,唯所供法器不同。可茲比較。 

    Lot 2521 
    清乾隆 御制掐絲琺瑯寶相花紋鳳耳爐
    H 27 cm

    此爐造型取法商周青銅鼎,下承三鎏金飛龍形足,氣韻高貴,端莊穩(wěn)重。肩部兩側(cè)置鎏金立鳳耳,其形象生動,動感十足,盡顯皇家氣派。爐身外壁通體天藍色琺瑯釉地,上以諸色琺瑯釉飾寶相紋及夔龍紋,釉色艷麗純正,色彩搭配講究畫理,精美華麗而不失古樸莊重,藝術(shù)感染力極強。爐蓋掐絲琺瑯飾蝠紋,四周鎏金鏤雕纏枝蓮花圖案,以便香煙流入空氣之中。蓋頂裝飾仰覆蓮鈕座,上承鏤空纏枝蓮紋提鈕,細節(jié)均刻劃細致入微。 

    本爐造型敦實挺拔,鎏金璀璨,掐絲繁密而不繁亂,琺瑯料用色眾多,炫目異常,并兼用鏨花、鏤雕等手法,表現(xiàn)了清乾隆掐絲琺瑯工藝多種技法相結(jié)合的發(fā)展趨勢,為當(dāng)時同類器物的典型代表。 

    Lot 2529 
    清乾隆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壽字朝冠耳爐
    H 36 cm 

    掐絲琺瑯熏爐為明清兩代宮廷重要陳設(shè)器,通常置于宮殿內(nèi)用作燒灰取暖或燃點檀香,傳至清中期,銅胎掐絲琺瑯工藝極其純熟,亦融入更加豐富的裝飾因素,不僅愈加美觀,也逐漸跳出實用器之范疇,兼具觀賞性。因清代宮廷宗教法事盛行,鑄爐處的日常生產(chǎn)除了文房陳設(shè)之外,還包括大量佛前供器。五供是供奉或祭祀用器,包括一對花觚、一對燭臺和一個香爐,本品當(dāng)為一組清宮御用五供之一,當(dāng)為禮佛或祭祖用器。 


    此爐精銅為胎,作朝冠耳三足式,下承三獸足,作獸首吞足式,獸首鏨刻鎏金,深目高眉,寬鼻闊口,獠牙外露,毛發(fā)堆迭,刻畫精細。肩出一對高聳朝冠耳,造型彎折有度,極具美感。爐身以掐絲琺瑯工藝裝飾,通體淺藍色琺瑯釉為地,以紅、黃、白、綠、深藍等諸色琺瑯釉飾纏枝蓮壽字紋為主題紋飾。蓮花托壽字,枝葉翻卷纏繞環(huán)繞,紋飾布局細密,對稱美觀,主題突出,設(shè)色多彩艷麗。整體造型大氣端莊,設(shè)計巧妙,工藝精湛,紋飾繁復(fù)華麗,寓意吉祥,靜謐之中賦予動態(tài)美感,靜中生威,雍容華麗,具有濃郁的宮廷氣息,實為清朝盛事掐絲琺瑯的精品之作。 

    Lot 2532 
    清乾隆 掐絲琺瑯仿古夔龍紋鼎式爐
    H 29 cm 

    清代追摹古風(fēng)到乾隆年間達到高峰,這時宮廷常將古代青銅器的造型紋飾運用到琺瑯器的制作中。雖然仿古器物多有所本,但與琺瑯結(jié)合后,創(chuàng)出另一番別樣的藝術(shù)特色,也開創(chuàng)了琺瑯器仿古器型的濫觴。此件掐絲琺瑯仿古夔龍紋鼎式爐既是乾隆時期“范銅取古型”后,結(jié)合時下之吉樣化裁而成。

    此爐形采青銅三足鼎造型,沉穩(wěn)敦厚,雄渾靜穆。器身以精銅為胎,上下分為爐蓋和爐身兩部分,均以天藍色琺瑯釉為地,其上以深藍、黃、白等琺瑯釉色裝飾,掐絲施以夔龍紋圖,紋飾繁復(fù),置構(gòu)井然。整器橫豎分明的夔龍紋與彎曲翻轉(zhuǎn)的如意云頭紋、菱花錦紋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增添幾分柔和,避免了線條呆板僵硬,又恰當(dāng)?shù)赝癸@了紋飾的硬朗、挺拔。 

    通觀此爐,造型規(guī)整,胎體厚重,鎏金耀目,釉色純正,盡顯皇家宮廷器物之華貴威,明顯屬乾隆本朝作品。根據(jù)腹部的夔龍紋,本拍品顯系模仿三代青銅器的經(jīng)典紋樣制作,當(dāng)屬乾隆仿古佳作。極可能為清代皇宮內(nèi)的重要擺設(shè),彌足珍貴。 

    Lot 2531 
    清乾隆 鏨胎琺瑯花卉蝠紋方凳
    50×50×51.5 cm
    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瑯器》,紫禁城出版社,第160頁,圖152。
    2.倫敦拍賣會,2019年11月6日,Lot 316 

    乾隆時期掐絲琺瑯工藝全面興盛,并正式達到巔峰,各式銅胎琺瑯器在裝飾和器型上都有不少突破,清乾隆朝宮廷造辦處的掐絲琺瑯器制作,大到宮廷禮器、陳設(shè),小到文房用品、生活用具。尤其廣泛制造大型器具,比起之前多為制作小件,難度大增,既要有大型窯爐配合,還要對燒造技術(shù)充分掌握,使碩大銅胎加熱后不會變形,釉料呈色也要求一致。 

    方凳精銅為胎,形制方正寬大,器形規(guī)整,厚重敦實。整器表面紋飾以鏨胎琺瑯工藝制作,以紅、黃、綠、藍、白等諸色琺瑯釉彩填飾纏枝花卉紋及蝠紋,紋飾典型的清宮制式化特征,左右對稱,風(fēng)格古樸。整器結(jié)構(gòu)精巧,顯得格外沉靜端莊,典雅高貴,且造型較為少見,值得藏家寶愛。 

    故宮博物院藏品

    清代宮廷家具的裝飾手法多種多樣,有很多其他門類的工匠參與其中,這樣既能使家具富于變化,又能滿足皇家獨特的審美情趣,但往往制作一件家具費用頗高,需調(diào)集各門類工匠的力量方能完成,盡顯皇家之奢華。 

    同類可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瑯器》,圖152清宮舊藏“清中期 掐絲琺瑯蝙蝠花卉紋方凳”與本品如出一轍,可茲比較。另一例,Peter Moores爵士舊藏有一對掐絲琺瑯瑞蝠紋方凳,曾售于倫敦拍賣會2019年11月拍賣會,編號316,(倫敦拍賣會,2019年11月6日,Lot 316),以29萬英鎊成交。可做參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精品国产二区三区| 韩国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仙踪林|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导航| 国产睡熟迷奷系列网站|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一区二区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女人十八毛片A级十八女人|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免费观看的AV毛片的网站| 欧美极品色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乱码卡二卡三卡4| 成人网站网址导航|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xxxx丰满少妇高潮|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日韩人妻一区中文字幕|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国产在线超清日本一本| 午夜国产精品福利一二|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AV纯肉无码AV电影网| 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