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chuàng) 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了,并且上了熱搜。 今年的全國乙卷作文題值得大家細細咀嚼。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span>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span>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想到了太虛大師說的一句話:“利他則成自他兩利,害他則成自他兩害。” 利己的最高境界,不是為難他人,自私自利,而是成人為己,彼此成就。 人與人之間,學(xué)會互利互惠,才能實現(xiàn)雙贏。 學(xué)會搭臺,做彼此的杠桿,這才是人生頂級的智慧。 你為我搭橋,我為你開路,你讓我成功,我讓你勝利,這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模式。 三國時期,袁術(shù)和袁紹兩兄弟,在群雄四起的情況下,各自占據(jù)一南一北的地盤,可謂勢力最強。 連董卓都要顧忌他們,直言:“但殺二袁,則天下自服矣。” 然而,這兩兄弟一個因為身份有別,一個因為實力懸殊,相互看對方不順眼。 就在諸侯討伐董卓的關(guān)鍵時刻,兩人內(nèi)斗,針鋒相對。 袁術(shù)處處針對袁紹,還和他的強敵公孫瓚結(jié)盟,袁紹毫不示弱,直接聯(lián)合劉表,一起對付袁術(shù)。 后來,袁術(shù)眾叛親離被曹操擊敗。袁紹全程見死不救,拒絕幫他。 袁術(shù)死后,曹操又轉(zhuǎn)頭攻打袁紹。 本能一統(tǒng)天下的二袁,最終卻讓曹操成了最大的贏家。 兄弟二人明明可以聯(lián)手贏得整個天下,卻偏偏互相拆臺,兩敗俱傷,才讓外人撿了便宜。 一味地挖坑,互踩,只會封死前進的路。 優(yōu)秀的人相輔而行,愚蠢的人互相殘殺。 為己謀利的人最終只會死路一條。 聽過一則故事,傳說中雪山上有一種命命鳥,也叫共命之鳥。 這種鳥只有一個身子,卻有兩個頭。 生則一起生,死則一起死。 有一天,它們來到林子覓食。 其中的一個頭在吃香甜的美果,另一個頭則想喝甘甜的清泉。 清泉和美果并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正吃著美果的頭一心貪戀眼前的美味,完全不顧及另一個頭的感受。 為此,想喝清泉的頭很是憤怒,它氣鼓鼓地嘀咕著:“好啊,既然你這么愛吃美果,不讓我去喝泉水,那么我就吃有毒的果子,看你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吃。” 可想而知,共命鳥最終中毒身亡,一起丟掉了性命。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因為自私自利而丟了性命。 新媒體人粥左羅說過:“但凡傷害,最終都是相互的,如果不是,那就是還沒到那一步。”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 越是目光短淺的人,越喜歡刁難他人,最后卻導(dǎo)致自己進退無路。 要知道,弱者拆臺,只會害人害己,未來的路只會舉步維艱。 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品格高的人,懂得互相成就。 曾看過這么一則故事: 一位商人到城里做買賣,他在一條街上開了家店賣布匹。 然而,他發(fā)現(xiàn)這條街的生意十分冷淡,并且店門口的一整個路面坑坑坎坎,到處是殘磚碎瓦。 商人心生疑惑,便向其他的商戶打聽情況。 其他的商戶告訴他:“就因為路爛,經(jīng)過的人和馬車才會走得慢,這樣人們走進店鋪的幾率就會增加,我們才得以把握商機。” 于此行為,商人很不贊同。 他不聽周圍人的勸阻,毅然清掉路上的碎石,并且找人將路面修平整。 自那以后,這條街交通順暢,人山人海。 而商機呢,相對于以前,可謂是接踵而至。 其他商戶紛紛迷惑不解,問他原因:“路修好了,按理說,停留下來的人會變少,可如今我們的生意卻蒸蒸日上。” 商人答道:“路不好,人們往往選擇繞道而行,結(jié)果走這里的人和車越來越少,生意怎么會好呢?” 就好像卡耐基說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以互惠為原則。” 利他就是利己,只有互利互惠,才能實現(xiàn)共贏。 戰(zhàn)國時期,梁楚兩國相鄰,兩國的士兵在各自的領(lǐng)地上種了瓜。 由于梁國的士兵精心管理,又是除草,又是施肥,長出來的瓜又大又圓;而楚國那邊敷衍懶惰,疏于管理,長出來的瓜又小又蔫。 楚國的士兵因為縣令的巡視,因?qū)Ρ攘肆簢墓隙怀庳?zé)。 他們心生不滿,便偷偷在半夜跑去梁國的領(lǐng)地,破壞梁國長勢甚好的瓜地。 梁國的士兵得知是楚國的士兵干的,想要報復(fù)回去,想把他們的瓜苗扯斷。 梁國的縣令宋就聽聞這件事后,笑著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倒不如你們每天晚上偷偷給楚國的瓜澆水施肥,想必日后長出的瓜會很好?!?/span> 梁國的士兵聽從宋就的話,日日照做。 沒多久,楚國的瓜越長越好,士兵們卻覺得奇怪。 后來,他們知道真相后,很是愧疚,便把此事稟告給楚王,楚王聽了也很感動,派人帶厚禮前往梁國。 從此,兩國結(jié)為友好鄰邦。 正如《道德經(jīng)》里的一句話:“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span> 互相幫助的同時,彼此從中受益,何樂而不為? 只有學(xué)會相互搭臺,彼此成就,才能走上康莊大道,走得更高更遠。 《幽蘭操》中有言:“合作如蘭,揚揚其香,采而佩之,共贏四方。” 這句話的意思是合作就像蘭花一樣,有著優(yōu)雅、清新的馨香。如果我們把合作當作蘭花來采摘,為己所用,運用合作精神,那我們方可實現(xiàn)多方共贏。 相互扶持,相互成就,才能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被后人稱為“國士無雙”。 他戎馬一生,戰(zhàn)無不勝,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留下汗馬功勞。 漢高祖劉邦曾評價韓信:“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最初跟了項羽,但因項羽本身軍事能力強,他多次獻策都未被采納。 未被重用的韓信,只是擔(dān)任一個小小的郎中。 他胸懷大志,卻始終不能施展才華。萬念俱灰之下,他選擇投奔劉邦,并受到重用。 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讓他在軍事上盡情發(fā)揮,韓信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旗開得勝。 劉邦也在韓信、張良、蕭何三個得力助手的幫助下從一介布衣,到成功建立大漢王朝。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不無道理。 一個人的力量遠遠比不上一群人的合作。 清代奇書《幽夢影》中有言:“云映日而成霞,泉掛巖而成瀑。所托者異,而名亦困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 有太陽的照射,云朵才會有絢爛的彩霞;有山崖的存在,泉水才會形成壯麗的瀑布。 生命的意義,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與其拆臺,不如補臺;與其害人害己,不如渡人渡己。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關(guān)系,便是同舟共濟,攜手共進。 很贊同一句老話:“互相搭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大家垮臺。” 強者總是彼此成就,交相輝映。 而弱者才會斤斤計較,兩敗俱傷。 前路漫漫,愿我們學(xué)會相互搭臺,彼此成全,化惡意為善意,化刁難為成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