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困惑的時候,我去了趟寺廟

     淡墨書香日子長 2023-06-10 發布于湖北

    在當下,“佛”是一種很復雜的存在。它被視為一種歷史遺存,像博物館里保護和收藏的壁畫、佛像,成為一種古老文明的符號;另一方面,“佛系”“我佛了”,又是一種很流行的用語。但“佛教”本身到底意味著什么?反倒讓人霧里看花了。

    最近,我們與佛學研究者、《人生解憂:佛學入門40講》主講人成慶進行了一場對話。這次對話緣起于看理想一位編輯的經歷,在看過一些佛像、石窟、寺院之后,一下就被它們的美感深深地吸引了。

    圖片

    安岳塔坡造像

    可在試圖深入了解佛學之后,卻發現這些佛像反而是外在的“相”,與真正的佛學關聯不大,一下就陷入到了深深的困惑與不解之中。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向成慶進行了求索。這場對話也許有些漫長,但希望與你分享。

    因為禪宗說,一切經典不過是外在的、附加的媒介物,現時的、活生生的人生核心,才是“禪”所要把握與探尋的目標。其實,佛學是很實際、很日常的,同時也可以是很活潑的。 


    圖片
     

    01.

    佛教,不只是作為一種符號

    看理想最近看了很多佛像和寺院,也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了很多佛教的名詞,但接觸得越多,卻感覺越復雜,不得其門而入。應該怎么辦呢?

    成慶其實你的這個感受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文明里,佛教還是一種很深厚的文化傳統,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接觸到的都是一些佛教的符號,都只是作為一種文化的佛教,而不是真正能解決人生問題的佛教。

    但這也說明了佛教生命力的長久,一種宗教思想或者說一種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續一兩千年最后沒有消失,一定有某種核心理由。

    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佛教文化深入中國民間,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佛教的核心思想始終都扣緊著人生問題,一代一代的人,都需要面對自己的生命問題,自然就有這樣(對佛教)的需求。

    我在節目里一直講“人生之苦”,這是一個佛教關注的核心問題,佛教會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但這個苦跟一般理解的苦與樂有稍許差別。從本質上講,如果不改變你的認知,無論怎么做,我們的人生都是不自由、不圓滿的,因此佛教才會通過覺悟來解決人生之苦的問題。

    佛教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就在于認識“萬法皆空”,或者是大家更容易理解的“不二”的思想,通俗的解釋就是非二元論。我們一般人其實都在用二元論的思維來去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

    比如我們始終帶著一種以我為中心的角度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和他人,我之后也會在節目里反復提到這點。其實這是因為想要滿足“我”這個主體,但是佛教會認為,這個主體的建構是虛假的,是意識的騙局。

    當然某種程度上,許多民俗性的舉動也能夠帶來安慰作用,比如遇到人生之苦時,在菩薩佛像前恭敬地祈求、傾訴自己的苦難,也是有一定的療愈作用的,就像我們有時候也會找一個對象傾訴。但佛教的核心,并不在于給予你一種短暫的安慰。

    圖片

    安岳茗山寺

    佛教的核心是,你自己本來是自由的,但因為沒有覺悟,所以會反復地在一個苦與樂的蹺蹺板上來回擺動,我們的生命的狀態于是起起伏伏,在任何的環境下都沒辦法獲得一種全然的精神自由與安寧的狀態。

    而在今天,我們可能不只是依靠傳統的佛教文化符號去接觸佛學本身了,而是要從當代核心的生命問題出發,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正在經受的、苦苦找尋的人生危機角度,去重新理解佛學。

    因為現代消費社會給的一個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通過積累財富,是去滿足消費的、感官的欲望。但現在證明,這個解決方案是有問題的。這些年,不管是什么階層、什么背景的人,其實大家都已經開始對此產生了普遍的懷疑。

    這樣,我們就回到佛陀當時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人生的苦難和解決的方法。

    看理想您講到佛教能解決人生的苦難,我發現您的節目《人生解憂:佛學入門40講》里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引用和解釋了許多很現實的事例。不管是“躺平”“佛系”的心態,還是最近的普遍孤獨,一下就讓人感到佛學離我們并不遙遠。

    成慶我認為佛教的核心,是解決人的認知問題,既然關涉到認知問題,它就不會被時代和各種各樣的、特殊的人生處境與環境所束縛。如果一個思想是有效的,它一定能解釋當下的問題。

    所以我給大家介紹佛教的時候,不會講佛教有多偉大,在歷史傳統中它曾多么有影響力、多么高深,甚至過去的皇帝有多重視它。

    我會更關注那些在當下遇到的具體問題,用佛學的角度來解釋有沒有道理?如果能的話,它的價值就不言而喻。這樣的話,我們都是在解決當下的生命問題,而不是把佛教只當作一種傳統的文明去褒揚或是貶低。

    很多時候,對于一種文明,一些研究視角會沉浸在它過去的榮光和歷史價值上,但我認為一種思想之所以有價值、有意義,它一定會對當下的社會有啟發,甚至有解答。因為古代人也是看到了這些思想中有價值的部分,因此才會學習、信奉和傳承。

    為什么我要反復強調當下?因為假如從歷史角度來理解佛學,這對現代人來說繞的彎太大了,如果我們都一定要具備相應的歷史背景和佛學知識,這豈不是舍近求遠?

    02.

    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看理想佛教的很多理念或者名句其實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比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但為什么總覺得,“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成慶佛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緣起”?,F代社會中有很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但這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有時候我們過于注重個人的主體性,而忽視了跟社會跟他人的連接。

    佛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個人跟眾生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在看理想的《人生解憂:佛學入門40講》這個課程大綱,第一章叫《悉達多》,講述的是悉達多太子的生平,第二章叫《觀自我》,第三部分是《觀眾生》。

    因為佛教認為,個人其實跟社會、跟眾生是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為什么最終強調的是在智慧之外還有慈悲?因為它認為,一個人自己對人生的苦的解決是不夠的,要看到自己跟世界、宇宙、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連接,這些聯結是沒辦法否定和割裂的,這在佛教里叫做“緣起”。

    所以在生活中去實踐時,就是要慢慢地看清楚,有時候當我們個人意識太強烈,就很容易落入一個自我封鎖的狀態,所以現代社會里面我們普遍感受到孤獨,其實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看到人與人是相連接的。

    圖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佛教認為我們在生活中要看到自己與他人的連接,因為這種對待方式不僅在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在解決別人的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以前我的性格其實也蠻有種“知識分子”式的脾氣,比較清高,面對那些看不慣的事物時我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對立感。但接觸佛學以后,會自然而然感覺到我們都身處一個互相連接、互相影響和作用的關系,就慢慢會放下價值觀中那些特別自我、特別盲目的執著與固守。

    比如我現在有時候坐電梯時,會與他人攀談,有時候即使短短幾十秒,也要跟快遞員或者鄰居聊聊天,要么聽他們說說今天的辛苦或沮喪,有時候也會鼓勵他們。

    這并不是我們過去那種道德教育或說教,你要做一個有同情心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佛學告訴我的是,人跟人就是這樣的互相影響,這種聯系跟影響不是你想切斷就切斷的

    當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地重新去嘗試和理解這些聯系和連接,會帶來許多有趣的視角,比如有時候看到一些“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在不否認它是錯誤的前提下,我也會多一層同情心和理解。這些“錯誤”不只是道德層面的一個標簽,我更多看到的產生這些錯誤背后的無知,而且恰恰是這些無知,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克服的。

    看理想這讓我想到梁文道在《八分》里說過的一段小小對話。有一次活動現場偶遇,梁文道問李連杰,這么多人跟你要合影、簽名,為什么都答應?李連杰回答說,我們都是學佛的,如果一個簡單的簽名合影就能讓他人感到開心快樂,為什么不做呢?

    成慶佛學最重要的,就是這種日常生活中體現的智慧與慈悲

    就像你說的李連杰的舉動,他當然可以有很多理由拒絕這些要求。但李連杰的選擇是,如果簽名和合影能讓他們在這一刻開心一點,盡管并沒有真正解決他人的人生問題,只要這一刻能帶來安慰也很好。

    說不定這樣的安慰,未來就會對他人產生影響。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某一刻你的善意、關鍵的一句話,也許日后就能改變他人的人生。

    看理想:可常常這些善意會招致惡意和不理解,這時候就會覺得特別沮喪。

    成慶:所以,這個佛學節目的第二節叫《觀自我》,如果感覺到負反饋和受傷,其實有時候還是因為我們的自我建構太強大了。人們多少在“做好事”時,還是會有一種對他人反應的期待。

    佛學恰恰認為,你不要被外在的反應所帶著走,因為這時候,你就被外界的評判所綁住了。你想,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件出于善意的事情都能得到正面的回報,因為人與人的關系是很復雜的,你的好意在某些人眼里看來它就是一種惡意,甚至就無關緊要的事情。所以要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反饋并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做事時不要把自我的期待放到前面。

    舉個例子,在教學時,老師當然也希望得到學生的正反饋,這會讓人有成就感?,F在我面對這么多學生講課時,有的學生會聽得進去、有所收獲,有的學生完全無法接受講課內容,甚至覺得我講的是錯誤的,也會批評和反駁,還有一些學生是完全無感的。

    這都很正常,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太復雜,人世間存在太多錯綜復雜的因素與條件,不是我們能全部了解和掌控的,只能敞開接受所有的可能性

    當學會敞開以后,你會知道一件事出現負反饋是正常的,世界本來就是如此。當然,當你知道你們之間現在沒辦法形成所謂的“正反饋”的話,也可以暫時地退縮、回避一下,這都沒關系。

    佛教也講求“因緣”,緣起就會產生變化,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又會產生另外的因緣和變化,你們在這個問題上就能進行正面的交流了

    這就是人生,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夠得到正向反饋,這個世界未免也太無聊了一點吧(笑)。

    03.

    佛教,其實就是在與現實對話

    看理想:佛教里好像也有一些爭議問題,佛教進行過所謂的世俗化改革嗎?比如像從基督教到新教那樣的改革。

    成慶:像西方新教那樣的改革,我覺得是沒有的,因為新教與之前的天主教有很大的差別,是信仰模式的根本改變。在傳統天主教里,你要通過神父就是牧師階層才能與上帝溝通,到了新教,完全就是個人與上帝的直接面對。

    而佛教,還沒有這樣的本質上的信仰方式的斷裂和轉變。當然,佛教也有不同流派,或者一些僧侶集團與政教關系十分密切。但從真正的理解來說,佛教里有一種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每個人本身就是圓滿的,只是認知有問題,所以才會顯現不出圓滿的那一面。

    其實任何一種學說或者組織內部,它都會呈現出多重的矛盾跟差異。我并不認為談一種思想和一種宗教組織文化,一定就能完全劃上等號。就像我們談一種美好理想的實踐時,即使初衷和動機都是好的,你也會發現因為人的性格差異也會引發許多矛盾,這都是不同層面的人心的反應。

    有時候談到佛教傳播歷史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與爭議,比如佛教在中國古代社會里與皇權、儒家意識形態的博弈。這都是一種歷史過程,一種思想或文明,它得自我詮釋以及要生存下去,面對現實壓力時會做出很多舉動,因為這種種復雜的狀況,在傳播過程中會出現壓迫性的問題,這都是存在的,也可以去辨析、批判。我想對于任何一種思想來講,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圖片

    安岳茗山寺

    有些流派和領域因為與我太過遙遠,我不是一個在場者與觀察者,也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我可能沒辦法具體地回答或者篤定地批判這些現象。但在我研究的漢傳佛教的領域,我也會寫文批評和指出一些當下的問題,比如說過度的祈福“迷信”。

    但我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還是放在這些被壓抑和扭曲的現象背后,我自己覺得的佛學的最有價值的部分,我想讓大家認識到佛學要最終關心的問題所在,然后重新讓佛教的所謂真實的一面被知曉。其實不完美的狀況總是存在的,當時佛陀本人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只是他始終認為,每個人生來是平等的,都有圓滿的覺性,最終也都能夠成佛。

    當然在佛教內部,也有隨著時代不斷演化的,傳播或是解釋佛教的形式上的差異。

    比如鈴木大拙把日本禪宗帶到歐美社會時,他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佛教介紹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鈴木大拙做的一個很主要的工作,是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向西方人介紹禪宗和佛教。(關于這段歷史,請延伸閱讀《待到鐵樹開花時-鈴木大拙與禪》

    但不管怎樣的方式,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沒有改變,你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不同修行方式或者認知途徑,認知到人本來就該是圓滿的。

    看理想:不管是您講過的鈴木大拙的傳播禪學的故事,還是您在節目中經常也會提到的別的學科或思想。您是不是也認為佛教是很開放的,可以與現代學說進行結合,再做一些詮釋?

    成慶:當然沒問題,因為佛教是講的人的認知問題,經濟學、社會學、哲學等等,也都是講的人的認知問題。比如說現代經濟學的建立,以及后來的奧地利學派要研究的也是人的認知問題,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講“個人是自私的”,才構建出后面的市場理論。

    現在的金融市場跟經濟體系下,隱藏著一種意識形態建構,意味著把人當作一種“利益的動物”,好像人是自利的,只會通過用各種方式來最大化獲取自己的利益。但經濟學也沒有解釋為什么人常常也有讓渡利益的另一面,也會有強烈的、自發的、完全利他的行為模式。

    佛教也一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同樣是一種解決認知問題的方式,當然也就可以去解釋這些經濟學、社會學(的問題)。通過佛教的視野,我們能看到不同理論中的盲點,甚至可以去解釋和檢討現有的理論體系的不完備之處。

    當然,我個人不太喜歡去介入和評判別的具體學科,因為現代學術分科體系里的學科壁壘很高,貿然評價顯然有一定的風險。

    但我也會適當引用一些學者的觀點來討論一些問題,就如同我引用過鮑曼(《消費社會》)的理論來分析現代人被消費主義主宰的問題,這是因為我想嘗試用佛學與各個學科進行對話因為佛學并不是獨立存在在真空狀態下,似乎是一朵純潔的、不受環境污染的蓮花,其實并沒有,它是一種思想,當然可以解釋不同的人類思想行為和實踐模式。

    圖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所以我覺得,如果真的比較客觀地認識佛學之后,你就會去客觀地看待任何一種思想,比如它在當下的優點,未來會遇到的問題等等,其實這可以幫我們避免很多某種單一意識形態的主導。

    就像剛剛說的,過去我們相信賺錢就能獲得幸福,但如果你對佛學有所了解,你會知道這背后的危機一定會到來,就會提前就會去思考自己可以如何盡力避免這場危機,其實從一個蹺蹺板又翹到另外一個蹺蹺板的運作模式,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常態。

    雖然作為人類整體來講,我們很難去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文明的問題,但是如果有一些人能夠提前提早地感受到危機,具備更高一點的認知,也就是佛教說的“智慧”,至少我們能夠盡力通過自己的方式去緩解這種危機。

    當然,佛教常常講,佛陀其實也無法徹底改變世界,他改變世界的方法,是改變你的認知。也許通過佛教改變認知智慧,你未來還能再啟發另外一些人的認知。當人們能夠多一些智慧去看待這樣的發展的話,也許至少可以讓社會變得不那么壞。

    沒有這種思維在社會里面傳播,當社會變化來臨時,很可能就會產生一種激烈的、起伏的,一下從波峰就到波谷的斷崖式的轉變。我現在就感覺到,經過這三年之后,許多人的心理經歷了斷崖式的反轉,一方面是強烈的絕望與虛無感,在絕望與虛無感中又想拼命地抓住各種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也有人會陷入到極度的消費主義里,也有人的狀態變得非常虛無主義,甚至開始自我放棄。

    04.

    一餐一飯,也是禪

    看理想:回到今天疑問的起點,您平時也會去佛窟寺廟嗎?

    成慶:我前段時間去了天臺山,對我個人來說,因為修行天臺宗,天臺山作為開宗門庭,當然有著特殊的意義。以前來天臺山的時候我其實還是挺激動的,覺得有朝圣的感覺,但這次來我就挺平靜的了。

    用一句大家引用的《維摩詰經》里話來說,“心凈則佛土凈”,當認知轉變以后,哪里都是你的凈土。面對一些“圣地”我們經常會有種朝圣的心態,那個地方是我的心靈歸屬。但其實,這都是一種向外求的認知模式。

    現在對我而言,過去那些不管是讓我很興奮、或是讓我感覺特別無聊、無趣的的地方,我會覺得都還好。當然我還是會去欣賞這些殿堂和空間,但我沒有像過去那樣一定要賦予它們特別多神圣的意味。

    我覺得這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所謂的圓滿是不是外在的圓滿,而是自性的圓滿。大家喜歡的很多石窟寺院其實在建立最初有很多的目的,比如大同的云岡石窟,最早的時候是就是由北魏的皇家所建立,也是為了彰顯皇權。對于今天的人而言,這些寺廟其實具備多重的意義,一是歷史遺產意義,二是對佛教徒來說的能夠寄托信仰。

    可在佛教思想里,既然這些石窟能夠代表佛教,那么我們的日常生活,一餐一飯也能代表佛教,這正是禪宗的精神。挑水、擔柴都是禪,也都是佛法?;氐饺粘I?,才是佛教的核心,但我們常常把眼光投向了那些傳統的、有代表性的佛教符號。

    圖片

    安岳千佛崖

    看理想:今天聽您講完,我好像對于看佛像、看古建都有了全新的想法。比如之前遇到的“圓覺”“不二”這樣的詞,不再感到遙遠和陌生,而是能與具體的思想對應起來。我當然還是喜歡那些佛像的慈悲和美感,但慢慢地好像能找到關聯與對應,若有所思,也感覺自己能找到自己的理解方式。

    成慶這些年,喜歡看古建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也會專門去山西看那些古建寺院。但在看到這些很好的寺廟和佛造像時,除了文化享受之外,如果可以更進一步地去解決我們的心靈問題,能夠通過佛像去進一步地了解佛教所關心的核心問題的話,它會對你的生命產生真正的改變,而不只停留在表面。

    這就回應了你前面提到的那個問題,為什么經常我們知道很多卻沒辦法活得更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有關文化的內容,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改變自我的認知。

    有時候雖然你也看了很多東西,但其實認知并沒有發生改變。我發現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他自己本身就有一種強烈的價值觀與認知思維模式,往往看再多的內容也很難改變他固有的根本認知模式。

    但當你深入佛教的核心,知道了這種過去不了解的認知模式,才會真正理解那些你看到的佛教文化現象背后的真實意涵。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深夜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毛|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无广告|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淮北|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把女人弄爽大黄A大片片|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爽|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章草在线毛片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色一色综合久久网|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乱码中字在线观看一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毛片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爽| 无码欧亚熟妇人妻AV在线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