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通天河上游沱沱河盆地,是一處得天獨厚的蓄水寶地,下有可可西里山脈把關,出水峽口小于600米,峽口海拔4375米,在此筑壩160米,蓄水高程到4530米,最大蓄水面積378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560億方,蓄水量是青海湖的2倍。最高蓄水位在唐古拉山鎮青藏鐵路(海拔4536米)之下,不影響青藏鐵路、公路。 通天湖流域圖(由圖新LSV生成) 因沱沱河屬于通天河的一部分,又是長江的最高處,我們暫且稱作通天湖。其淹沒區環境惡劣人煙罕至,幾乎不存在拆遷成本。 可可西里峽谷模擬淹沒圖 湖區的主要河流有,君曲、莫曲(年徑流量12億方)、冬布里曲、然池曲(年徑流量1.3億方)、當曲、布曲(年徑流量46億方)、沱沱河(年徑流量9.2億方)等(部分河流年徑不明),積水流域約6萬平方公里,當前每年可入湖水量約70億方(是青海湖的2倍)。 通天湖預測景象 通天湖湖面略小于青海湖,年蒸發量最多不超過30億方,大約相當于青海湖的蒸發量。蓄滿水庫只是時間問題。截流后隨著蓄水面積擴大,湖泊效應就會越來越顯著,年溫差及日溫差都會逐漸縮小,冬春冰期也會縮短。一旦水庫形成后,通天湖每年入湖水量有望增加到100億方。 通天湖預想景象 在青藏高原河流,大半年的時間都是枯水期,到了冬、春季節完全干枯。四千米以上的水源對流域來說基本是負擔。冬春季枯水時,他是干河,夏季他有水時,又要防洪。如何利用好高原之水,是藏水北調的關鍵問題。 將成為旅游圣地 高原上生存環境惡劣,藏民多數生活在四千米以下。四千米以上無人區更適合高壩蓄水,要把更多的高原水源攔截在高處水庫內,水庫庫容要按可調水量的100%規劃,方能滿足調水需求。 通天湖愿景 青海湖是維系西北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與祁連山共同構筑了西北生態屏障。如果在三江源西側荒原之上,再造一處大型水體,就能增加一道生態屏障,巨大的湖泊效應將使三江源西部生態得到顯著改善,以湖涵養水源,確保中華水塔水源旺盛。因庫區是盆地,水汽不易散發,長期積累有可能進入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狀態。 夢幻通天湖 引通濟柴工程規劃年調水5億方,遠期也只有10億方,這對嚴重缺水的柴達木盆地來說,真杯水車薪。只能確保生活及經濟活動用水,完全無法顧及生態補水。有了通天湖的穩定水源,引通濟柴工程就有了水源保障,可以直接打通昆侖山隧道,每年調50億方水到溫泉水庫。通過長期生態補水,柴達木有望恢復生態,成為高原天府。柴達木若能恢復生態,就能把西北干濕生態線向西推移500公里。 柴達木將成為高原天府 通天湖將發揮改善氣候、涵養水源、調節季節及供水的巨大作用。后續工程無論是滋養柴達木,或是保障西線調水,都可以發揮顯著效益。對柴達木生態恢復、改善有著決定性影響。同時可以作為蓄能水庫,讓在青藏高原用新能源發電抽水蓄能兼西線調水成為可能。 作者:老杜侃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