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成熟的人,不是看你的年紀有多大,而是有沒有認清這個社會的真相。 2、如果你在學校、家里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那么畢業以后,社會也會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3、如果講道理、講道德有用的話,社會上就沒有窮人了。 4、任何時候,都要和領導的司機和秘書搞好關系。這個點領悟不了,你注定要多走十年彎路。 5、如果你的認知堅持了很多年,生活依然沒有改變,說明你的認知一定錯了! 6、人只是一種穿上衣服的動物,人與人的互動本質上是在試探對方的實力和底線,從而決定自己的應對策略。 7、人性就是人性,別指望人性會因你的善良而有所改變。 8、你可以不讀書,但你不可以不學習。你可以不識字,但你不可以識人。 9、不要考驗人性,尤其是利益足夠大的時候,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真正的高手,不會讓自己愛的人在道德和利益之間做選擇。 10、一切關系的破裂,本質就是因為利益的破裂。 11、不要指望身邊人會因為你改變,他們只會因為你的口袋而自動改變。 12、你沒有絕對的價值,你對別人再好,那只是癩皮狗。你具有絕對的價值,再對別人好,那是施恩。 13、社交行為就是利用我們可以控制的“資源”,來交換別人的價值,所以資源就成為人們參與社會博弈的籌碼。 14、人際關系本質上,就是資源交換關系,所以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于你在他心中的資源形象。 15、不要說人際關系沒用,而是自己沒有資源優勢。 16、人際交往中的價值交換,其實就是用自己的資源,交換別人的資源,這種交換未必等價,也未必公平。 17、因為交換都是被動的,所以交換的手段,都是“威逼”或者“利誘”。 18、無論哪一種手段,都必然建立在別人需求的基礎上,你擁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想要什么。 19、所以和諧穩定的人際關系,一定是建立在穩定的供需基礎上,一旦供需失衡,關系也會自然破裂。 20、人際交往就會形成人脈網,人們手握資源進行博弈,這個博弈的關系網就是人脈網。 21、在人際關系中,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信息和資源在節點之間流動,因此才會形成信息資源的不對稱。 22、在不對稱的人脈圈子中,都存在兩種運行規則,一種是明規則,一種是潛規則。 23、明規則決定著圈子如何運行,潛規則決定利益如何分配,想要融入更高級的人脈圈子,就必須熟知潛規則,把自己捆綁到利益鏈條上。 24、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人為什么需要價值交換,因為人是追求欲望的動物。 25、對于能滿足欲望的東西,都將其稱為“價值”,獲取價值的合法手段,稱為“價值交換”。 26、再好的朋友,交往的分寸感還是要有的。他不愿意說,就不要問來問去。如果他想告訴你,不用你開口。 27、嘴上說著這個人離不開我的,其實多半都是自己離不開對方。 28、苦口婆心的大道理別說太多,點到為止。即便ta知道你是一番好意,說的可能是對的,但在沒吃到苦頭之前,ta還是存著僥幸的心堅持己見。 29、不要指望任何人,即便是至親至愛至友也不行。誰都沒辦法一輩子跟在你身邊照顧你。 30、能在一定位置上的人,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不管你多么討厭他。 31、朋友同事之間,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當作理所當然。 32、不要輕易把心底深處不愿示人的部分坦露出來,靠同情輕易獲得的朋友,內心不一定看得起你。 33、人生苦短,你要把善意、耐心、尊重、寬容用在那些值得你這樣對待的人身上,有些人,不值得。 34、當你輝煌時,身邊總是不缺朋友,而當你窘迫時,朋友卻都散開了。 35、別對一個人太好,因為你終會發現,這樣時間久了,那個人是會習慣的,然后把你做的一切看作是理所應當。 36、現實總是讓人寒了心。其實你明明知道,最卑賤不過感情,最涼不過是人心。 37、社會很現實: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 |
|
來自: 傳揚國學 > 《雜文(修悟道與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