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罐刺血療法 瘀血學說始于《黃帝內經》,奠基于仲景。中醫認為:萬病根源在于瘀,人體疼痛部位不同, 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為不同的部位被瘀血堵塞,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把這些瘀血疏通,人體各器官氣血供應正常,恢復正常功能,病痛就會隨即消失,人自然變得健康美麗。相傳,名醫華佗治療疼痛手到病除,常常采用的刺血排瘀療法。 ![]() 關于中醫竹罐療法 1800多年前,華佗結合了拔罐和刺血療法的優點,發明了中藥竹罐刺血療法,相傳華佗曾用此療法給曹操治療過頭痛病。中藥竹罐療法是在繼承歷代醫學名家的刺血療法之上,通過不斷的臨床摸索,總結出的一套獨具特色的療法。 中藥竹罐療法是集刺血,拔罐,熱療,藥療為一體的綜合療法,在中醫基本理論的指導下,辨證施治,循經選穴配穴,通過刺血拔罐藥氣熱敷以祛除邪氣而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恢復正氣的目的。它具有高效,安全,綠色,建康的特點,在治療頭痛,頸肩腰腿痛等方面往往能達到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 中藥竹罐有四個顯著的特點 ![]() 1、血黑如墨,則為久病,瘀血阻絡。 2、血中夾水,屬風濕或肝病。 3、血出如絲,提示有高血脂、高血壓。 4、血出如果凍樣粘稠物質,屬濕毒瘀積,凝滯日久。 5、血出如泡沫狀物質,屬風邪侵襲經絡。 ![]() 1、藥罐內水蒸氣冷卻成水產生的負壓要比“普通玻璃罐"大的多,但由于藥罐的口徑較小,皮膚凸入罐內較少,所以基本上沒有疼痛的感覺、不會留下難看的印記,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 ![]() ![]() ![]() 中醫竹罐刺血療法是一項徹底,安全,綠色,健康,雙向調節的純物理療法,沒有任何副作用。 竹罐排瘀泄血療法中,多采用內徑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因此俗稱“拇指罐”竹罐內的水蒸氣冷卻成水,產生的負壓大,由于罐口徑較小,皮膚凸入罐內較少,基本上沒有疼痛的感覺,還可以拔在身體上更多的部位。 經過竹罐拔罐后,竹罐內濃烈的藥氣就能通過皮膚進入體內,就起到局部給藥,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增強治療的效果。 精美設計的竹罐套裝保證了竹罐一人一套,瀉血筆使用的針和套都是一次性的,徹底杜絕交叉感染。 罐內的熱藥氣可以使毛細血管迅速擴張,在罐口周圍形成特有的紅暈,如果將竹罐沿經絡線狀排列,紅暈就連接成線,起到溫通經絡的效果,將竹罐面狀排練,紅暈就連接成面,對局部起到化淤、散寒、止痛的效果。 壯醫藥物竹罐療法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壯醫藥物竹罐療法是用煮沸的壯藥液加熱特制的竹罐,再將竹罐趁熱吸拔于治療部位上,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壯醫外治療法。在壯族民間應用廣泛,歷史悠久。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腫、通龍路、火路氣機。 適應癥:適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等科的許多疾病,對風濕痹痛,各種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痧病、頭痛、跌打損傷、骨折愈后瘀積等效果尤為顯著。此外,還可以用于預防保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