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醫(yī)療器械領域,80%大型儀器設備都被西方壟斷。比如核磁共振設備,頂級磁共振一臺價值3000萬,關鍵技術(shù)一直都掌握在歐美手中,我國只能依靠天價進口,每年還得支付高昂的維護費用。這也是醫(yī)院里檢查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 值得慶幸的是,國產(chǎn)3.0T高端核磁共振儀已跑步進入市場,性能與進口差別不大,但其價格卻只要290多萬,不足進口設備的零頭,而且還能節(jié)約后續(xù)高昂的維護成本。未來,磁共振檢查費用有可能會大幅度降低。 關于磁共振成像,今天科普一下幾個病人和家屬容易誤解的問題。 ![]() 以前磁共振全稱核磁共振,聽到核字,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輻射。所以,現(xiàn)在我們一般稱之為磁共振。實際上,磁共振與CT完全不同,它不使用X射線,是沒有輻射的。 磁共振成像原理是無線電射頻發(fā)生器發(fā)出射頻脈沖,使人體進入其磁場時,將人體內(nèi)的不同成分形成的不同反應進行收集,形成圖像。磁共振機器只是相當于一個巨大磁鐵。 ![]() 很多人不舒服到醫(yī)院來檢查,認為核磁共振檢查得最清楚,甚至會想當然的認為做了磁共振會把身體所有的部位都掃描到,就像探測儀一樣,全身掃一下就知道毛病在哪兒了。 其實磁共振并不是檢查神器,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骨關節(jié)、軟組織病變及肝膽胰腺病變的診斷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但對于空腔器官及運動的器官,比如食管、胃腸道、肺部并不能很好的顯影。而且由于耗時長,不適合危重病人和急診病人。 ![]() 肺部疾病檢查主要靠 CT而不是磁共振 由于肺部是含氣器官,而且會因呼吸而不斷運動,所以磁共振對于肺部疾病,特別是肺癌的診斷優(yōu)勢并不如胸部CT明顯。 磁共振主要用于肺部疾病對周圍組織特別是血管侵犯程度的判斷上,另外在判斷肺癌是否有腦轉(zhuǎn)移,可以選擇頭顱磁共振,較頭顱CT更好。 ![]() 做磁共振有很多注意事項 1)由于磁共振機器是個巨大磁鐵,吸力很強,所以進磁共振檢查室絕對不要帶任何金屬物品(首飾、鑰匙),手機,銀行卡、門禁卡等也不建議帶入檢查室。 較重病人的輪椅、推車、氧氣瓶至少遠離檢查室5米。有心臟起搏器、體內(nèi)有鋼板或者其他與磁共振不兼容的金屬植入物的患者均不能行MRI檢查。 2)一般會建議脫掉所有衣服,穿專用檢查服。由于磁共振檢查所用時間相對較長,噪聲大,檢查前護士會幫受檢者戴好一次性耳塞加隔音耳罩,以便緩解噪音不適,檢查過程中是絕對不能活動的。 3)由于空間狹小,有幽閉恐懼癥的人不建議做磁共振。磁共振檢查時會局部產(chǎn)熱,高熱病人不建議做磁共振。注意手臂不要向兩側(cè)滑落,檢查時觸碰機器內(nèi)壁可能會造成灼傷。 4)進行腹部磁共振檢查的患者,在檢查前就需要禁食和禁止喝水6小時,這樣才能夠防止水分和食物對檢查造成干擾。并且在檢查前還要提前訓練腹式呼吸,練習15秒左右的憋氣,這樣能夠更好的在進行磁共振檢查時憋氣,從而提高檢查結(jié)果的準確性。 胡洋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副主任醫(yī)師 簡介:中國康復學會呼吸病分會科普協(xié)作組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抗疫科普戰(zhàn)之隊專家組成員,頭條防疫專家團專家,字節(jié)跳動專家顧問團成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