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和醫學水平的進步,我們似乎隨意打開一篇健康相關的文章,都能看到運動這個詞匯。似乎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里,運動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實就像老話說的,生命的意義在于運動,人類在健康領域的不斷深入探索,越來越認為運動和健康之間就是正相關的關系。可以說,運動就是改善和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一。 而隨著我國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出臺和實施,運動促進健康理念催生出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潛能,利用運動達到養生甚至治療疾病的需求呈井噴之勢。 ![]() 而如何運動,怎樣運動才能最大效益化,使我們的機體受益,是一個新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高強度間歇訓練應運而生,試驗證明,它能夠快速消耗我們機體內的肌糖原,使得肌肉中的線粒體數量和活性增加,從而滿足能量需求,以此來促進健康和快速代謝。 因為其能夠節約時間,在健康方面又有著非凡的功效,因此快速流行起來。早期研究認為其能夠改善我們的心臟功能、降壓和降糖,還能減肥。不過今年,美國一組研究人員又在它身上發現了新的優勢,它竟然能夠直接幫助我們延壽! ![]() 一、運動真能延壽!堅持這種運動,僅一個月,年輕3.6歲這項實驗涉及到30名年齡在40~65歲的參與者,這些受驗者在過去一個月內的活動水平沒有顯著差異。研究團隊將他們隨機分配為兩個組,一組是運動組,四周內每周進行3次運動訓練,一次持續23分鐘,總運動時間大概為276分鐘;而另一組為對照組,其一個月內依舊保持平時生活中的運動水平。 結果表明,和實驗開始相比,運動組的轉錄組學年齡平均減少了接近3.6歲,而對照組的轉錄組學年齡平均增加了3.29歲。 這里的轉錄組學年齡指的是一種測序RNA,并通過基因表達的生物年齡測量模型。如果測量結果是正值,則表示受驗者衰老速度加快;而如果是負值,則說明受驗者衰老速度減慢。 ![]() 因此對比兩組參與者的轉錄組學年齡,我們不難發現,高強度間歇訓練能夠顯著影響和年齡相關的基因表達模式。研究人員表示看,這種影響體現在參與者的抑郁指數、睡眠指數、體重指數、體脂率等多方面。 雖然由于研究時間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我們還不清楚這種運動方式對轉錄組學年齡影響的機制和持久性,然而其對于延緩衰老的作用是可以通過試驗看出來的。 無獨有偶,曾經牛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也是通過試驗證明,人在每天進行3~4分鐘短暫的劇烈運動后,全因死亡風險和癌癥死亡風險都能夠降低39%左右,心血管死亡風險更是能做到降低接近一半兒。 試想癌癥和心血管疾病不就是多年來世界范圍內致死率最高的幾種疾病之二? 也就是說,短暫的劇烈運動能夠幫助我們降低這些疾病的死亡風險,不就是能夠做到幫助我們延壽嗎? ![]() 而高強度間歇訓練非常符合上述試驗所研究的運動類型:這種運動本質是進行5秒鐘~8分鐘,強度達到個體最高心率的80%~95%,運動結束休息相同時間的運動方式。 在短時間內完成快速鍛煉的高強度間歇性運動方式,其類型包括沖刺跑、騎自行車、負重訓練等。 所以兩項研究其實都能說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于我們的好處,其收益可能是全方位的,通過減少體內脂肪含量、降低某些疾病發病率以及改善情緒來做到延長壽命的。 ![]()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房貸、車貸等亂七八糟的生活壓力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許多人身上。這也是現代人普遍缺乏運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強度間歇訓練既不用投入太多時間,又能帶來可見的回報。這對于囿于生活繁忙,時間很少的人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是我們都知道,生命的推演是雙向的,想要獲取更長的時間,單從延長壽命角度可能不夠,延緩衰老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多年來,人們在該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資源,就是以其能夠發現衰老的終極奧妙。不過巧合的是,在人們已經發現有潛力延緩衰老的諸多機制和因素里,又有運動這個字眼。 ![]() 二、Aging Cell:想長壽,多運動!研究發現運動可延緩表觀遺傳衰老生物衰老的一項重要標志就是和年齡相關,在DNA甲基化模式發生的變化,我們將這種變化稱之為表觀遺傳衰老,也是多種疾病發生的主要決定因素。 過往其實多項研究表明,運動能夠介導并使機體主動發生一些生理方面的有益變化,這其中就包含運動影響機體內基因的甲基化狀態,從而改變表觀遺傳衰老的進程。 然而直到目前為止,人類對運動延緩年齡相關的衰老機制就像一張大片空白寫了寥寥幾語的紙一樣,知之甚少。 不過近來,來自德國的一組研究成員,通過試驗發現:機體在規律運動后,可以通過直接增強T細胞和NK細胞等數種免疫細胞功能來延緩免疫系統的衰老情況以及降低心血管風險來減緩表觀遺傳衰老。 ![]() 這項研究涉及到3567名平均年齡在55.5歲的參與者,其運動水平普遍較高,而且整體看來,年輕人的運動水平較老年人更高一些。 這里我們首先要引入一個概念,即GrimAge時鐘。它指的是預測死亡率和預期壽命的甲基化時鐘,算是表達表觀遺傳衰老的一項指標。 我們可以粗略的認為,任何能夠縮短壽命的行為都能夠增加GrimAge,反之,能夠延緩衰老和增加預期壽命的行為方式也能減少GrimAge。 研究人員以GrimAge時鐘為標準,并且投入所有人的運動數據發現:每天平均步數和能量消耗比較高的人和GrimAge加速度遲緩有關,并且運動強度越大,加速度越遲緩;此外,較長的久坐時間則能夠加快GrimAge加速度。 ![]()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隨著運動中等強度以上運動花費時間越多,能量消耗越大,GrimAge的指標就會越慢,可能就意味著表觀遺傳衰老就越慢。并且不管是哪種強度和水平的運動,都能夠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處,不過中等強度到劇烈強度的運動帶來的益處更大。 深一步研究發現,運動能夠直接增強數種免疫細胞的能力,從而增強免疫功能并且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從而延緩表觀遺傳衰老。然而運動通過何種機制來改變細胞的能力,這還需要繼續探索。 不過鑒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我國又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國家。因此中高強度運動的鍛煉方案可以被我們重點考慮,有希望成為有效又廉價的預防干預以心血管問題為核心的衰老機制。 當然,我們上文說過,生命的推演勢必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這其中病理因素占據很大一部分。所以單單通過抑制抗擊心血管疾病來延長壽命可能是不夠的,癌癥同樣是一大健康問題。 ![]() 三、運動才是“抗癌天花板”!20年隨訪數據表明,“這樣運動”能使患癌風險降低73%!據我國新一期癌癥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新增患者量高達四百萬,新增死亡病例高達240萬。經過換算,我國平均每分鐘有七人確診癌癥,考慮到癌癥的難治性和一旦進入晚期基本不能挽救的特殊病理特征,抗癌已經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國科學院就做過相關統計,一年之內新增的癌癥患者,其接近1/50都是和缺乏體力運動有關系,隨著癌癥患者不斷新增,這個指標只怕增的更多。 但這種現象也不是只發生在我國,去年美國一項研究同樣表明,他們國家一年新增患者中3%都和缺乏體育鍛煉有關。其中尤以胃癌、子宮頸癌等高發病率、高轉移率、高致死率的“大癌”為主。 ![]() 因此,數據擺在這里,缺乏體育鍛煉,增加了癌癥的患病率。那我們能不能反過來認為,增加體育鍛煉,從而降低癌癥發病率呢? 為了印證這個想法,去年年底,國外一項研究小組就展開了試驗,結果證明:足量的運動不僅能夠降低多種癌癥的發病率,更重要的是能夠大幅度降低高轉移性癌癥的發病率。 首先是小鼠實驗:和長時間靜止不運動的小鼠比,科學運動超過8周的小鼠體內發生了新陳代謝規律的改變,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謝、糖發酵降解、線粒體生物上調等。 這種過程使得小鼠體內出現了新的微環境,在這種環境下,癌癥的發病和轉移變的十分困難。 ![]() 接下來就是和人相關的實驗了:研究者提取了接近三千名參與者的20年隨訪數據,這些數據包括運動和健康。結果發現高強度運動能夠使高轉移性癌癥的發病率降低73%,這種強度指的是心率情況在75%左右。 而研究人員又通過受驗者血漿蛋白質組分析發現,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參與者體內的IGF-I通路變得更加豐富。這種物質的作用就是將數種葡萄糖轉運體轉移到細胞膜,以此來促進葡萄糖的攝取。 所以學者表示,規律高強度運動的參與者,隨著強度的增加,自身的葡萄糖利用率也顯著上升,從而誘導體內發生系統性變化,這能夠達到防止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轉移的目的。 因此,高強度運動不僅能夠預防癌癥發生,還能預防高轉移性癌癥發生,也能阻止癌癥在體內的轉移,而高強度間歇訓練又完美符合高強度運動的指標! ![]() 寫在最后總而言之,延壽、延緩衰老是無數人期盼也是科學界一直在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它能夠代表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克服多種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的愿望。然而人是很復雜的生物,復雜到我們自己都對自己體內發生的許多機制不甚了解,甚至一無所知。這就使得我們在延壽這條路上,或許還要走很遠。 不過既有的研究已經能夠充分說明,運動特別是高強度間歇訓練為代表的中高強度運動,能夠多方面為我們的身體帶來益處,其中就包括抗擊心血管疾病和癌癥兩種瘟神。對于我們來說,這樣的運動幾乎無成本,又能夠輕易完成,還能帶來這么多好處,簡直一舉多得。 因此,動起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