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時間 2023年6月9日——2023年6月19日 展覽地點 LAFA創意空間 主辦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教務處 協辦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 執行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傳播與管理系 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論系 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管理系 總策劃 楊波 佟曉杰 學術主持 蘇欣 總協調人 謝興偉 佟琳 策展人 馬雪 設計總監 鄭躍 戰略合作機構 星星文創 展覽前言 Preface of the exhibition 2023屆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離校之際,我受托寫幾句話,與你們道別。 與我們共同經歷的時光揮揮手,該帶走的帶走,該留下的留下。 作為老師,面對你們的畢業,與面對過往其他學生的畢業不同,老師心里除了沉重,也有幾分歉意。四年來,老師見你們幾乎都在屏幕上,你們上過的課也大都是線上課。你們所經歷的一切也沉重地壓在每個家長和老師的心底。我們的經歷相似,但你們的壓力遠遠大于我們,因為你們年輕?因為你們的承受能力還弱?因為你們還沒經歷過太多的風雨? 我們可以對以上每個問號給出肯定的答案,但這不是我要說的。老師心里的沉重所在,即使我們感同身受,即使我們充分想象,也無法真切地還原你們曾經有過的心理感受和壓力。你們的年輕增加了你們的無助,此刻,每個老師都想給你們一個擁抱:辛苦了,孩子。 “文心化美”,來自魯迅先生對于美術的闡釋,他說“美術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謂”。你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用四年的時光去考證、探究、重塑對藝術學中諸多問題的理解和思辨,以文化人、以美潤心,終究是為了追尋美好而熱切的生活。 這四年,可真是漫長的季節,今天,我們終于可以打個響指。時光穿過每個人,到底會留下怎樣的痕跡,一切未知。但是,未來,無論如何;過去,無論怎樣,衷心希望大家,勇敢面對迎面而來的機遇或挑戰,把握自己的生活,把握自己的機會。為此,在心里握緊拳頭,下定努力的決心! 祝大家好運!!! ——人文學院馮麗教授 ![]() 參展作者 Participating authors ![]() (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美術史論: 付蕾、何昕、金萍、李寧成、李神生、 劉子豪、馬盈盈、孟令慧、孫浩然、王晨旭、 王晨陽、王嘉慧、王世豪、修銘景、徐奧、于智名、 于卓凡、張嘉希、周貰淳、朱欣雨 文化傳播與管理: 安靜美、柴晶、常樂、陳卓、高順姿、 郭霖芝、華錦軒、李婷、馬千千、喬詩涵、 汪娜、王雅瀾、衛云倩、魏琮昂、吳虹靛、 向晨怡、許瑜、楊越超、張書豪、張雪涵、張瀅 參展作品 Exhibition works ![]() 美術史論 On the History of Fine Arts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傳播與管理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魯藝韶華·文心化美 2023.06.09~2023.06.19 希望你繼續興致盎然地與世界交手 一直行走在開滿鮮花的路上! 策展團隊 Curatorial Team ![]() 策展人 馬雪 策展助理 劉申 主持人 房園 展品管理 王逸騰、毛鍇燃、史振宏、王天傲、崔子一 設計組 孫伊楠、于沛鑫 布展組 董津每、韓乙鍶、賈曉鵬、劉昱汝、柳馨茹、呂金航、孫天嬌、王彥燁、王璐、魏楠、謝君、楊傲珺、張晴羽、張亞抒、張笑淳、周淑敏、朱明霞、 周婉琦、張昊 活動策劃 柴樂蕓、董樸瑤、赫子慧、劉予煊、王燁、王禹琦、閻卓璐、趙怡雯 宣傳推廣 吳佳璇、曾廈寒 攝影攝像 田苗、李以寧、王楚涵 財務管理 劉申 文字 | 吳佳璇 曾廈寒 編輯 | 吳佳璇 曾廈寒 初審初校 | 馬雪 復審復校 | 謝興偉 終審終校 | 佟曉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