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AB)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在2000多年前生活在蒙古阿爾泰地區的古代斯基泰勇士的遺骸中,發現了歐洲人和亞洲人之間基因混合的第一個科學證據。 與迄今為止的看法相反,發表在《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論文結論表明,這種混合不是由于歐洲人的東移,而是由于中亞當地人口的人口擴張,這要歸功于斯基泰文化帶來的技術改進。 ![]() 阿爾泰山脈是中亞的一條山脈,西邊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領土,東邊是蒙古和中國的領土。歷史上,中亞大草原一直是亞洲和歐洲人口的走廊,造成了今天該地區人口的巨大多樣性。然而,在古代,位于大草原中間的阿爾泰山是生活在兩邊的人口共存和混合的重要障礙。 因此,他們在幾千年的時間里過著孤立的生活:歐洲人在西邊,亞洲人在東邊。 ![]() 在蒙古阿爾泰地區發現的斯基泰戰士墓 由UAB、加泰羅尼亞古生物研究所(Institut Català de Paleontologia Miquel Crusafont)和進化生物學研究所(UPF-CSIC)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為這種歐亞基因混合的發生時間和方式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UAB古遺傳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分析了從蒙古阿爾泰山的青銅時代(公元前7至10世紀)和鐵器時代(公元前2至7世紀)的19具骨骼和牙齒中提取的線粒體DNA(遺傳自母親,它使我們能夠追蹤我們的祖先)。這些遺骸是從七年前發現的墳墓中提取的,在這些墳墓中發現了斯基泰戰士的骨架,這代表了東亞地區這種文化的第一個科學證據。 獲得的結果表明,鐵器時代的人口,相當于斯基泰文化居住在阿爾泰山的時間,具有歐洲和亞洲線粒體DNA線系或序列的完美混合(50%)。 ![]() 考慮到以前的人口沒有顯示出血統混合的跡象,這一發現是有意義的:在位于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墳墓中分析的DNA屬于歐洲血統,而來自東部的蒙古的DNA則包含亞洲血統。 這些結果為今天在中亞大草原發現的種群多樣性是如何以及何時出現的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他們指出,“這可能發生在2000多年前的阿爾泰山脈兩側。發生在當地種群之間,與來自西方的斯基泰人文化的擴張相吻合。”,UAB生物人類學教授兼研究協調員AssumpcióMalgosa解釋道。 迄今為止,對阿爾泰地區古代DNA樣本進行的研究已經表明,斯基泰人是第一個混合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大型群體。早期研究的種群是歐亞大草原西部的種群,證明了這種混合是由于斯基泰人從歐洲向東部遷移。 目前的研究首次為阿爾泰山東側的這種人口混合提供了科學證據,并表明歐洲和亞洲血統之間的接觸發生在鐵器時代之前,當時山的兩邊都有充足的人口數量。該研究表明,亞洲人口采用了在技術和社會方面更先進的斯基泰文化,這使他們在人口方面得到了改善,有利于他們的擴張和與歐洲人接觸。 這個想法對今天中亞人口多樣性的起源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并使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所發生的人口過程。 ![]() 冰凍的斯基泰勇士墓穴 從2005年到2007年,UAB的研究人員與法國和蒙古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了一個歐洲項目,對蒙古阿爾泰山的斯基泰人墓葬進行發掘。在進行的三次發掘活動中,共發掘了20多座墓葬。其中許多是冰凍的,里面有戰士的木乃伊遺體和他們的財產和馬匹一起被埋葬。 這是第一次在蒙古國發現斯基泰戰士的墳墓,因為以前發現的所有其他墳墓都位于阿爾泰的西側。斯堪的納維亞人是一個致力于游牧業和養馬的印歐民族。 他們從里海穿越歐亞大草原,直到公元前2-7世紀到達阿爾泰山。人們對斯基泰人的了解主要來自于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古代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