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的一天,一位中年男子來到河南省漯河市周莊村,站在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門口,該男子躊躇許久,仿佛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這才敲響了門。不久,一位老者應了門。 看到是他,默默地嘆了口氣,說:“進來吧。” 這位中年男子是楊虎城將軍的長孫,而這位老者卻是與他有著血海深仇的仇人——楊欽典。在經過一番長談后,中年男子不免心生感慨,握著老者的手。 微微笑著說:“過去的事情大家都沒有辦法,請不要放在心上,有空我還會來看您,祝您活到110歲。” 寒門虎子 楊虎城將軍是民國陜軍將領,晚清時期出生在陜西的一個小山村中,楊虎城自小家境貧寒,早年間讀過兩年私塾。由于親眼目睹父親被清政府的官員迫害,內心極為仇視清政府。 1911年,楊虎城跟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在孫中山先生身邊,楊虎城學到很多,對孫中山先生更是極為擁護。1924年,楊虎稱加入國民黨,很是擁護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懷有家國大義的將軍結局卻不能得以善終。在被蔣介石囚禁十多年后,被其殘忍地殺害,原因無他,只因楊虎城將軍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對蔣介石實行了兵諫。 自古以來,日本一直對我國的領土和各項資源虎視眈眈,從明朝時期開始,我國東南沿海就一直飽受倭寇的騷擾和侵害,我國的抗倭行動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倭寇就像是浪花一般。 趕走了一波,又來一波,后來,我國甚至是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抵擋了倭寇的侵擾,未曾想后面卻招來了更為致命的禍患。 英國人用鴉片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后,中國就一直被外國列強侵略,就算是在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后,狀況仍沒有得到改善。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日本的參與。 日本對中國的覬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時刻都在找借口挑起與中國的戰爭,為自己的侵略行徑找借口。終于,在1931年9月18日的一天夜里,日本在關東向我軍進行挑釁。 當時,駐守在東北的將領是張學良,他立即就向蔣介石報告了這件事,哪知,卻得到蔣介石不抵抗的命令,軍令如山,就算張學良有其他的想法,也只能遵從上級的命令。 結果,東北就此淪陷,一些有良知的國民黨留守在東北繼續與日軍進行戰斗,共產黨也積極北上抗日,可結果總是令人悲憤。山河破碎,國家凋敝,共產黨在資金和裝備上遠不如國民黨。 于是,國內“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呼聲漸漸高漲,甚至是一些頗具家國情懷的國民黨也支持這樣的主張。面對全國上下的情況和呼聲,蔣介石卻不為所動、固執己見。 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堅持內戰,駐扎在西安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終于決定“起義”,他們先是用商量戰局的借口將蔣介石騙到西安,隨即就將蔣介石扣押在西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 幾經商量未果后,事情陷入僵局,我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派周總理前往西安解決這件事。 在周總理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蔣介石最終同意停止內戰,與共產黨聯合抗日。 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后,抗日仍然艱難,與此同時,雙十二事變并沒有徹底結束,蔣介石是一位心胸狹窄的人,凡事必是睚眥必報,對于自己在西安受到如此大的屈辱,蔣介石必然會想辦法報仇。 楊虎城被監禁 蔣介石其人是遠近聞名的小肚雞腸,對于西安事變,蔣介石一直懷恨在心,但是蔣介石也明白,如果立即“處置”楊虎城,指揮惹來非議,蔣介石因為拒不抗日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引起了巨大反響。 短時間內,蔣介石不會令不利于自己的言論如同冬天的雪花一般漫天飛舞,他只能采取一個比較迂回的辦法對付楊虎城。蔣介石先是逼迫楊虎城辭去現有的職務,令其出國訪問。 說是出國訪問,實則就是“流放”,只是人身自由沒有被限制。就這樣,楊虎城被迫背井離鄉,本以為在國外能過上沒有政治斗爭的安心的清閑日子,一個震驚中外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地。 日本在中國境內制造了慘無人道的“七七事變”,此事件一出,也就意味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聽到這個震驚中外的消息之后,懷有一腔愛國熱血的楊虎城不顧自身的安危,第一時間回到國內。 楊虎城是被蔣介石逼迫出國的,他這次回國也就相當于給了蔣介石除掉他的理由。果然,剛一聽聞楊虎城回國的消息之后,蔣介石立即派軍統的首腦戴笠前往南昌布置押解楊虎城的計劃。 楊虎城將軍抵達香港時,上海“八一三”戰役已經發生,國民黨紛紛向武漢逃離,蔣介石便假借此次戰役,稱要在南昌接見楊虎城,以便共同商量抗日事宜,楊虎城不疑有他。 哪知剛一到南昌,便被扣押在百花洲的別墅中,楊虎城這才后知后覺中了蔣介石的計,頓時憤恨不已。任楊虎城再如何憤恨,也為時已晚,這間別墅是一個獨棟。 而且蔣介石早有準備,派了大量的警衛在別墅外圍監視,二十四小時嚴防死守,楊虎稱絕無逃脫之可能。一九三八年春季,南京徹底淪陷,蔣介石離開南昌之前,吩咐戴笠將楊虎城的家人轉移到后方。 就這樣,一位愛國將領為了救國家和人民于水火中,不顧個人安危從國外回到國內,迎接他的卻只有對其永無休止的監禁。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蔣介石每每給楊虎城換一個監禁的地點,原來駐守的特務就會被殺害。相傳,楊虎城每每聽到那些特務的慘叫聲總是夜不能寐。 最開始,楊虎城認為那些人是奉了蔣介石的命,來“除掉”他的。一九三九年夏,戴笠前往囚禁楊虎城的息烽考察過后,認為該地點離馬路太近,楊虎城可能會借助地形逃跑。 經過對周圍的“考察”后,戴笠將楊虎城及其家人轉移到距離息烽縣城十多公里的玄天洞。玄天洞是一個天然的大石洞,有十多丈高,里面有一間道士觀,卻只有一個洞口可供出入。 這可謂是天然的監牢,特務們將道士趕出,楊虎城及其家人就被關到了玄天洞中。洞內常年不見陽光,里面非常陰暗潮濕,楊虎城和家人們住在里面很不習慣。 再加上常年監禁心情也不好,被囚禁的楊虎城和家人們經常生病,漸漸的,楊虎城也不再抱希望蔣介石能放他出去,于是楊虎城便收買了看管他的特務頭子,自己出錢在洞外修建房子居住。 讓以為能借此重見天日的楊虎城失望的是,這個特務頭子也不是什么好人,幫楊虎城傳話完全是因為有油水可以撈。楊虎城將建房子的錢給了特務頭子之后,收到的只是一間被偷工減料的房子。 楊虎城雖然生氣,但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將就住下。蔣介石對楊虎城的監禁可謂是十分嚴密,除了住房外圍有特務時時把守外,外圍還有兩層憲兵看守。 為了看守嚴密不出紕漏,憲兵之間的聯系也很是緊密,憲兵的連部設在后山高低,可以直接控制后山高地和楊虎城的住宅,特務隊則設在前面上山的路口,二者可以相互看見。 也就是說,稍有異動,二者就可以相互支援,這是在白天,到了晚上,他們就縮小巡邏的范圍,采取聽聲辨位的方式相互確認對方那里是否相安無事。 這些特務們用類似一個古代打更的竹梆子,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敲一下,若是有哪里沒敲響就證明是出了問題,楊虎城每天晚上都能聽見“邦邦”的聲音。 楊虎城不僅生活上受到嚴密的監視,生活上也很是拮據,西安事變后,張學良也被蔣介石監禁,但是生活上比楊虎城要滋潤得多,張學良雖然也是犯了大忌,卻因為人圓滑,忠于蔣介石得到了一定的優待。 而楊虎城因為性格比較直率,之前就得罪了不少人,這下更是虎落平陽被犬欺,戴笠偶爾會派人送生活用品和一些吃的東西,無一例外的,都會被看守的特務和憲兵克扣。 這樣的日子楊虎城一過就是八年,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的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同時也傳到了楊虎城這里,楊虎城喜不自勝,以為自己的囚禁終于要隨著抗戰的勝利而解除。 令楊虎城失望的是,蔣介石將其押往重慶,繼續監禁,至此,楊虎城對自己被釋放一事不再抱任何希望,終日與看守他的特務們飲酒作樂,蔣介石聽到后露出了得意的笑。 楊虎城被謀殺 一九四九年,解放戰爭獲得全線勝利,蔣介石見大勢已去,竟然想要殺害一批被關押的犯人再逃跑,楊虎城就是其中之一。蔣介石命自己最信任的殺手——周養浩前去執行這個任務。 周養浩素有“玉面殺手”之稱,長得一表人才,卻是個人面獸心的殺手,為蔣介石除掉了不少的眼中釘,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周養浩假借要將楊虎城送往臺灣之名贏得了楊虎城的信任。 時至當時,楊虎城竟然還對蔣介石周圍人的話深信不疑,實在是令人費解,周養浩先是將楊虎城和他的一兒一女帶到戴笠的住處,謊稱蔣介石要在臨走之前見他一面。 彼時,楊虎城將軍的妻子已經在天長日久的折磨中含恨離去,楊虎城將軍的兒子楊拯中抱著母親的骨灰跟在父親身后走進內室,只聽楊拯中一聲慘叫,接著又是楊虎城將軍的一聲慘叫。 二人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就連不滿十歲的小女兒也沒能躲過毒手,就這樣,堂堂愛國將領,在被囚禁長達十幾年之后,被人殺害。不得善終,實在是令人憤慨。 楊欽典也是被派去殺害楊虎城將軍的特務之一,而且,他們當時接到的命令也不是只暗殺楊虎城將軍這么簡單,名單上還包括楊虎城將軍的秘書宋綺云及其家人。 宋綺云在楊虎城將軍被囚禁期間,一直陪伴在楊虎城左右,對楊虎城是忠心耿耿,可惜,最后也沒能善終,連家人也都跟著遭了禍。
這只是楊欽典的一面之詞,當時的具體情況也早已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塵歸塵土歸土,楊欽典雖然沒有殺害楊虎城,但是卻殺害了宋綺云的兒子。 新中國成立之后,楊欽典整日惴惴不安,終于在某天被我黨相關人員找到,楊欽典當時又接到了暗殺命令,為了減輕自己身上的罪孽,楊欽典并沒有執行這次命令,將剩下的人都放了。 楊欽典也因為該行為得到了寬大處理,在河南漯河的一個小鄉村安享晚年,直到楊虎城將軍唯一的孫子按照家中長輩留下的線索找到了楊欽典,這段塵封的往事才得以重見天日。 聽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楊瀚也很是唏噓,當時距離他的爺爺楊虎城被殺已經有57年,而生于那個戰爭紛亂的年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同為中國人,立場不同,也會變成敵人。 好在那樣的時代已經遠去,楊瀚在聽過楊欽典的故事之后也沒有對楊欽典過多苛責,而是祝福楊欽典活到110歲。畢竟有些事,只能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楊瀚也只能選擇原諒。 相信如果再給楊虎城一次機會,他還是會在那樣的時刻選擇回國,投身于救助國家的大義中去,遺憾的是,楊虎城將軍為了救國而回,終其一生也沒能為國家的獨立和解放盡自己的一份力。 |
|